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血红肉果兰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血红肉果兰(学名:Cyrtosia septentrionalis (Rchb. f.) Garay)是兰科肉果兰属植物,较高大植物。根状茎粗壮,近横走,粗1-2厘米,疏被卵形鳞片。茎直立,红褐色,高30-170厘米,下部近无毛,上部被锈色短绒毛。分布于安徽西南部(岳西、金寨)、浙江、河南西部(栾川)、湖南和日本(包括琉球群岛)。生长于海拔1000-1300米林下。分布于浙江和安徽。本种极稀少,在浙江仅产于浙西北、遂昌九龙山和天台天台山。民间亦将其作为常用草药,采挖严重1。

简介兰科肉果兰属多年生腐生草本。属易危物种,分布于浙江、安徽、河南、湖南,日本也有。在浙江仅分布于临安、遂昌、景宁等地的高海拔山地,极为稀见2。

血红肉果兰是一种高大腐生植物。根状茎粗大,横走,具褐色鳞片。茎肉质,直立,红褐色。鳞片状叶三角形至卵状披针形。圆锥花序长,花序轴上部被短毛;花苞片披针形;花黄褐色,先端带红色;中萼片椭圆形,背面具短毛,侧萼片披针形,稍偏斜,背面被短毛;花瓣与侧萼片同形但无毛唇瓣阔卵形,直立,先端圆钝,基部稍抱合蕊柱。蒴果椭圆状圆柱形,表面疏被短毛,悬垂,成熟时红色。

形态特征较高大植物。根状茎粗壮,近横走,粗1-2厘米,疏被卵形鳞片。茎直立,红褐色,高30-170厘米,下部近无毛,上部被锈色短绒毛。花序顶生和侧生;侧生总状花序长3-7(-10)厘米,具4-9朵花;花序轴被锈色短绒毛;总状花序基部的不育苞片卵状披针形,长1.5-2.5厘米;花苞片卵形,长2-3毫米,背面被锈色毛;花梗和子房长1.5-2厘米,密被锈色短绒毛;花黄色,多少带红褐色;萼片椭圆状卵形,长达2厘米,背面密被锈色短绒毛;花瓣与萼片相似,略狭,无毛;唇瓣近宽卵形,短于萼片,边缘有不规则齿缺或呈啮蚀状,内面沿脉上有毛状乳突或偶见鸡冠状褶片;蕊柱长约7毫米。果实肉质,血红色,近长圆形,长7-13厘米,宽1.5-2.5厘米。种子周围有狭翅,连翅宽不到1毫米。花期5-7月,果期9月。

生长环境生长于海拔1000-1300米林下。

分布范围分布于安徽西南部(岳西、金寨)、浙江、河南西部(栾川)、湖南和日本(包括琉球群岛)。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刘敦华 - 教授 - 宁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