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益母草是属于唇形科的多年生草本。根茎木质,斜行,其上密生纤细须根。茎直立。茎直立,四棱形,密生柔毛。叶柄长1~2厘米,茎下部叶圆形,长5~7厘米,叶片3裂至中部,裂片等长,边缘疏生粗齿,先端锐尖,基部楔形。产辽宁,吉林及河北北部;生于草坡及灌丛中,海拔400米以下。苏联,朝鲜,日本也有。
形态特征整体多年生草本;根茎木质,斜行,其上密生纤细须根。
茎叶茎直立,高60-120厘米,单一,不分枝或间有在上部分枝,茎、枝均钝四棱形,具槽,有贴生短而硬的倒向糙伏毛。
叶形变化很大,最下部茎叶心状圆形,长7-12厘米,宽6-9厘米,3裂,裂片上常有深缺刻,先端锐尖,基部心形,草质或坚纸质,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均疏被短硬毛,侧脉3-6对,与侧脉在上面下陷,背面明显突出,叶柄长约2厘米;茎中部叶通常卵圆形,先端锐尖;花序上的苞叶变小,卵圆形或卵圆状披针形,先端长渐尖,边缘具不等大的锯齿,或为深裂,或近于全缘。
花轮伞花序腋生,无梗,具8-12花,多数远离而组成长穗状;小苞片刺芒状,长约1厘米,被糙硬毛;花梗近于无。花萼管状钟形,长7-9毫米,外面被糙伏毛,近基部渐无毛,内面无毛,5脉,明显突出,齿5,前2齿靠合,钻状三角形,具长刺状尖头,长达1厘米,后3齿较短,长5毫米,基部三角形,先端刺尖。
花冠淡红或淡红紫色,长2.5-2.8厘米,冠筒逐渐向上增大,长约达花冠之半,外面密被短柔毛,内面近基部1/3具近水平向的鳞状毛毛环,近下唇片处具鳞状毛,冠檐二唇形,上唇直伸,长圆形,内凹,长约1.2厘米,宽0.5厘米,全缘,外面密被短柔毛,内而无毛,下唇长0.8厘米,宽0.5厘米,短于上唇片1/3,外面被短柔毛,内面无毛,3裂,中裂片大于侧裂片一倍,倒心形,先端明显微缺,边缘薄膜质,基部收缩,侧裂片卵圆形,细小。雄蕊4,均延伸至上唇片之下,平行,前对较长,花丝丝状,扁平,中部疏被微柔毛,花药卵圆形,二室。花柱丝状,略超出于雄蕊,先端相等2浅裂,裂片钻形。花盘平顶。子房褐色,无毛。
果小坚果长圆状三棱形,长2.5毫米,黑褐色,顶端截平,基部楔形。
花果期花期7-9月,果期9月。
生长环境生于草坡及灌丛中,海拔400米以下。
分布范围产辽宁,吉林及河北北部;苏联,朝鲜,日本也有。模式标本采自河北北部1。
采收药用地上部分。夏季采收,晒干2。
理化鉴别取本品粗粉1g,加乙醇10ml,超声波提取1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稀盐酸4ml溶解,加改良碘化铋钾试液2滴,发生橙色沉淀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刘敦华 - 教授 - 宁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