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椿象Tessaratoma papillosa Drury属半翅目,蝽科。又名石背、臭屁虫。成虫和若虫吸食荔枝、龙眼的嫩芽、嫩梢,花穗和幼果汁液,引致落花、落果,常造成果品减产失收。布于海南、广东、广西福建、江西、云南、贵州、台湾等省(区)。
基本信息中文别名:荔枝椿象
俗称:石背、臭屁虫
拉丁学名:Tessartomapapollosa Drury
分类属性:半翅目,蝽科
简介荔枝椿象 Tessaratoma papillosa Drury属半翅目,蝽科。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福建、江西、云南、贵州、台湾等省(区)。主要为害荔枝、龙眼,还为害无患子和栾树等无患子科植物,此外偶见为害四季桔、柚、柠檬、梅、梨桃、番木瓜、咖啡、茄、刀豆等20多种作物。成虫、若虫均能吸取荔枝、龙眼的幼芽、嫩梢、花、果等浓汁,引起落花、落果及叶片枯萎,若虫为害比成虫更为严重。受惊扰时,射出臭液自卫,臭液触及人的眼睛或皮肤,可引起辣痛;射在嫩叶、花穗及果实上,会造成焦褐色灼伤状。此外,该虫为害造成伤口,有利于荔枝霜疫霉病发生。该虫大发生时,严重影响产量,甚至造成失收1。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24~28毫米,盾形、黄褐色,胸部有腹面被白色蜡粉。触角4节,黑褐色。前胸向前下方倾斜;臭腺开口于后胸侧板近前方处。腹部背面红色,雌虫腹部第七节腹面中央有一纵缝而分成两片,应用这一特征可以鉴别雌雄。
**卵:**近圆球形,径长2.5~2.7毫米,初产时淡绿色,少数淡黄色,近孵化时紫红色,常14粒相聚成块。
若虫**:**生长阶段共分为五龄。长椭圆形,体色自红至深蓝色,腹部中央及外缘深蓝色,臭腺开口于腹部背面。2~5龄体呈长方形。第二龄体长约8毫米,橙红色;头部、触角及前胸户角、腹部背面外缘为深蓝色;腹部背面有深蓝纹两条,自末节中央分别向外斜向前方。后胸背板外缘伸长达体侧。第三龄体长10~12毫米,色泽略同第二龄,后胸外缘为中胸及腹部第一节外缘所包围。第四龄体长14~16毫米,色泽同前,中胸背板两侧翅芽明显,其长度伸达后胸后缘。第五龄体长18~20毫米,色泽略浅,中胸背面两侧翅芽伸达第三腹节中间。第一腹节甚退化。将羽化时,全体被白色蜡粉。
习性福建和广东、广西一年发生1代,以性未成熟的成虫越冬。越冬期成虫有群集性,多在寄主的避风、向阳和较稠密的树冠叶丛中越冬,也有在果园附近房屋的屋页瓦片内。翌年3月上旬气温达16%左右时,越冬成虫开始活动为害,在荔枝、龙眼枝梢或花穗上取食,待性成熟后开始交尾产卵,卵多产于叶背,此外还有少数卵产在枝梢、树干以及树体以外的其他场所。成虫产卵期自3月中旬至10月上旬,以4、5月为产卵盛期。
防治方法冬季消灭成虫,早春采摘卵块和捕杀若虫,喷敌百虫或六六六与松脂合剂的混合剂等药剂以及利用平腹小蜂(Anastatus sp.)、黑卵蜂(elenomus sp.)和荔蝽菌(Penicillium lilacinum),保护捕食性蚂蚁、螳螂和鸟类,进行综合性生物防治2。
药剂防治:3月间越冬成虫在新梢上活动交尾时喷药一次,至4、5月低龄若虫发生盛期再喷1-2次,喷射敌百虫800~1000倍液效果甚好,或用20%杀灭菊酯2000~8000倍液。一般每株喷药液量7.5-10千克,大面积连片荔枝、龙眼地区,可用飞机施药(敌百虫20倍液,每公顷30-37.5千克)。
生物防治:荔蝽天敌有寄生于卵的平腹小蜂(Anastatus sp.),荔蝽卵跳小蜂(O.encyrtuscorbetti Ferr.)、马来黄腹卵小蜂(O.malayensis Ferr.)和黄足小蜂(O.crionotoeFeff.),以及荔蝽菌、螳螂、鸟类等,都应加以保护和利用,利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在广东省已推广应用,福建省也已试验示范,在早春引入或繁殖积累足量的平腹小蜂,在荔蝽产卵初期开始放蜂,以后每隔10天放一次,共放3次,一般每次每株放500头雌蜂,当荔枝蝽密度大时,选用敌百虫液喷射,压低虫口密度后,再行放蜂。
人工捕杀:捕杀越冬成虫,采摘卵块及扑灭若虫。
第一,消灭成虫。冬季10℃以下低温时期,越冬成虫不甚活动,用带钩的竹竿猛摇树枝,使成虫堕地,集中毁除,但成虫不单在树上越冬,此法只能是辅助措施。
第二,采摘卵块。3~5月荔蝽产卵盛期采摘卵块,集中放人简易的寄生蜂保护器中,保护天敌。
第三,扑灭若虫。用竹竿扎草蘸以牛尿、人尿,或捣烂虫体的汁液,或举扎有破布球的竹竿蘸上煤油,熏落若虫,事前在树头堆砂或堆细土混草木灰,使堕落的若虫不容易上树,集中捕杀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赵磊 - 副教授 - 中国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