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苇(学名:Phragmites japonicus Steud.)为禾本科芦苇属下的一个种。多年生,沼生或水生草本。根状茎横走和竖立,横走者长,多节;花果期8-10月。染色体2n=48。1
生于沼泽、湖泊、水泡子及周边积水湿地,河流缓流处、沟渠、水塘中也有生长。能耐低温,抗风浪性好,对底质适应性强,在有水的砾石沟谷中亦有生长。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在日本、朝鲜、俄罗斯等地亦有分布。1
日本苇及其变种均可供观赏,还是是护堤、保持水土的良好材料。1
形态特征日本苇(原变种)
多年生具地下横走根状茎和向上竖立的短根状茎;地面具发达的匍匐茎,节间伸长,鞘节被柔毛,节处生不定根,向上伸出直立茎秆;秆高约1.5米,直径4-5毫米,约有16节,最长节间长约15厘米;叶鞘与其节间等长或稍长;叶舌膜质,长约0.5毫米,边缘具长约0.1毫米的短纤毛,两侧有少许易落的缘毛;叶片长约20厘米,宽2厘米,顶端渐尖,边缘具锯齿状粗糙。圆锥花序长约20厘米,宽5-8厘米,主轴与花序以下秆的部分贴生柔毛;小穗柄长6-7毫米,散生柔毛,基部具长约2毫米之柔毛;小穗长11毫米,含3-4小花,带紫色,第一颖长5毫米,顶端尖,脊微糙;第二颖长5.5毫米,第一外稃长8毫米,第二外稃长9毫米,先端渐尖成尖头,第三外稃长8毫米,基盘下部1/3裸露,上部2/3生丝状柔毛,毛长为稃体的3/4,花药长1.5毫米。染色体2n=48(Tateoka 1953,1954.Gurzenkov 1973)。2
爬苇
秆具十分发达的地上匍匐茎,匍匐茎可长达10米,节部呈“之”字形弯曲;直立秆高1.5-2米,直径约5毫米,具18-20节,最长节间长17厘米,侧芽五边形,边缘上部具长1毫米之柔毛;鞘节毛长0.5毫米;叶鞘长于其节间,边缘紫色;叶舌短,长0.5毫米,具短纤毛,叶片长20厘米,宽13毫米,基部近圆形,顶端尖,边缘有较锐锯齿而粗糙,侧脉3-4对。圆锥花序较小,长13厘米,宽5厘米,分枝长5-10厘米,中部以下裸露,5-8枚着生于主轴各节;小穗柄长2-3毫米,无毛。小穗含5-6花,长约8毫米,紫色;第一颖长3.5-4毫米;第二颖长5毫米;第一外稃长6毫米,第二外稃长6毫米,基盘具长5-7毫米之丝状柔毛,花药紫色,长2毫米。颖果深褐色,长1.5-2毫米,宽约0.8毫米,为中等大小,千粒重约330毫克。2
产地生境**日本苇(原变种)**产黑龙江(宁安、镜泊湖)。生于水中或沼泽地,位于湖区迎风面或砾石地;辽宁(千山山沟岩边),海拔250米;吉林(抚松)海拔930米。日本、朝鲜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均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朝鲜。2
爬苇产辽宁岫岩(北纬40°),海拔350-400米。生于山区河滩沙石地、山间河岸等地下水位较高且土层较薄处。2
栽培繁殖可根据不同水景需要,选择不同的变种装饰水景,例如爬苇具有长达1 000cm左右的地上匍匐茎,节处呈“之”字形弯曲,是非常好的覆盖种类。可用根状茎、匍匐茎繁殖,亦可扦插繁殖。1
主要价值日本苇及其变种均可供观赏,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类型布置景观。爬苇既有1 000cm的匍匐茎,又有高达1 50-200cm的直立秆,有较好的景观效果;也是护堤、保持水土的良好材料。1苇秆可作造纸和人造丝、人造棉原料,也供编织席、帘等用;嫩时含大量蛋白质和糖分,为优良饲料;花序可作扫帚;花絮可填枕头;根状茎叫做芦根。3爬苇匍匐茎在地面形成网状,有护坡保土作用。2
相关类群芦苇 P. australis
卡开芦 P. karka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刘敦华 - 教授 - 宁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