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书带蕨是书带蕨科 Vittariaceae 书带蕨属 Vittaria下一物种。
姬书带蕨是书带蕨科中颇为常见的种类,主要生长在低海拔地区林下,或是多雨地区开阔地的岩生环境,偶尔也长在溪涧两旁的陡壁上。它的植株不大,一般仅10~20cm,与其他狭长带状的书带蕨科植物比较起来,显得娇小得多,所以称为“姬”书带蕨,可说名副其实。在自然状态下,叶片常呈450角下垂。孢子囊群位于线形叶的两侧。 1
形态特征根状茎细长横走,先端略斜升,密被鳞片。鳞片黄褐色,线状披针形,长约5-7毫米,下部宽约0.2-0.3毫米,先端长渐尖呈纤毛状,端部常呈腺体状,中间网眼壁较边缘网眼壁厚,呈深褐色,边缘近全缘;叶近生,多数。叶柄不明显,纤细,扁平,基部不被鳞片;叶片线形,长8-30厘米,中部较宽,宽2-4毫米,向两端渐变狭,先端短尖头或尾状;中肋纤细,在叶片上面略隆起,下面不明显。叶质较薄,干后褐色。孢子囊群线形,着生于叶缘的双唇状夹缝中;隔丝多数,下部分节,无色透明,顶端膨大,呈细长的喇叭状,长约为宽的一倍,或更长,深褐色;孢子长椭圆形,单裂缝,表面纹饰模糊。2
生长环境生长于林中岩石上或树干上。也常见于低海拔潮湿环境的岩壁上。
分布范围分布于福建(Yuen Fu Bank,Dunn 3760。新分布)、海南(万宁,钟义4151;白沙,海南东队715;昌江,刘心祈1458。新分布)、台湾(台北、基隆、乌来、宜兰、台中、南投、高雄、屏东、台东)。也分布到菲律宾和日本南部。2
相关类群唇边书带蕨
根状茎长而横走,多分叉,密被须根和鳞片;须根的根毛绒毛状,密布,形成线状的吸水结构;鳞片黑褐色,具亮光泽,钻状披针形,长4-5毫米,基部最宽,约0.5-1毫米,先端渐尖,纤毛状,端部呈腺体状,粗筛孔网眼壁增厚,黑色,边缘具较长的睫毛状齿;叶稍远生,相距约0.5毫米,通常成丛倒垂。叶柄横切面椭圆形,或长或短,基部常被较根状茎鳞片狭长的鳞片;叶片线形或带状,长可达1米以上,宽0.5-2厘米,顶端圆头或钝头,下部渐狭,全缘;中肋细,两面扁平,不甚明显,侧脉多数,形成斜升的网眼,较明显。叶近革质,干后有皱纹。孢子囊群线着生于叶缘的双唇状夹缝中,开口向外,自叶片的近基部延伸直达近顶端;隔丝多数,顶端杯状,长略大于宽。孢子狭长椭圆型,单裂缝,表面纹饰模糊。
分布于福建(永泰、宁德)、台湾(全岛分布)、海南(全岛分布)、广东(信宜、肇庆、阳春、阳江)、广西(南宁、龙州)、云南(河口、屏边、金平、勐腊、勐海、景洪、福贡、贡山)、西藏(墨脱)。附生于树上或林中岩石上,常同王冠蕨 Pseudodrynaria coronans (Wall. ex Mett.) Ching,鸟巢蕨属 Neottopteris 及铁角蕨属 Asplenium 等附生蕨类植物混生,海拔190-1350米。也分布于越南、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锡金、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日本(琉球)、澳大利亚和马达加斯加。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王建林 - 教授 - 兰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