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高山秃鹫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高山秃鹫(Gyps hinalayensis)大型猛禽,全长约120厘米。上体沙白色或茶褐色,具矛状条纹及淡色羽缘。头被黄白色状羽和绒羽;头侧、颏、喉为毛状羽,短而稀疏;颈细而裸露,基部具明显而宽阔的灰白色长翎羽,有淡褐色轴纹。翅和尾黑褐色。下体淡黄褐色,具淡色纵纹。嘴灰绿色或铅灰色。脚暗绿灰色。1

形态特征秃鹫体形大,是高原上体格最大的猛禽,它张开两只翅膀后翼展大约有2米多长,0.6米宽(大者可达3米以上)。成年秃鹫额至后枕被有暗褐色绒羽,后头较长而致密,羽色亦较淡,头侧、颊、耳区具稀疏的黑褐色毛状短羽,眼先被有黑褐色纤羽,后颈上部赤裸无羽,铅蓝色,颈基部具长的淡褐色至暗褐色羽簇形成的皱翎,有的皱翎缀有白色。裸露的头能非常方便地伸进尸体的腹腔;秃鹫脖子的基部长了一圈比较长的羽毛,它像人的餐巾一样,可以防止食尸时弄脏身上的羽毛。上体自背至尾上覆羽暗褐色,尾略呈楔形,暗褐色,羽轴黑色,初级飞羽黑褐色,具金属光泽,翅上覆羽和其余飞羽暗褐色。下体暗褐色,前胸密被以黑褐色毛状绒羽,两侧各具一束蓬松的矛状长羽,腹缀有淡色纵纹,肛周及尾下覆羽淡灰褐色或褐白色,覆腿羽暗褐色至黑褐色。嘴强大,由于食尸的需要,它那带钩的嘴变得十分厉害,可以轻而易举地啄破和撕开坚韧的牛皮,拖出沉重的内脏;鼻也圆形。幼鸟和成鸟基本相似,但体色较暗,头更较裸露。2

虹膜褐色,嘴端黑褐色,腊膜铝蓝色,跗跖和趾灰色,爪黑色。2

大小量度:体重♂5750-8500g,♀6000-9200g;体长♂1100-1150mm,♀1080-1160mm;嘴峰♂62-79mm,♀64-68mm;翅♂662-804mm,♀780-824mm;尾♂370-455mm,♀425-440mm;跗跖♂125-143mm,♀130-142mm。2

生活习性栖息于干燥而严寒的高山。常翱翔于6000米高空、长时间在空中寻找动物尸体或动物病残体,发现后落地撕食。1-4月份繁殖,多筑巢在悬崖边缘上,旧巢多修复后继续使用。每窝产卵1枚,白色,一般无斑点。3

迁徙留鸟,部分迁徙或进行巢后期游荡。在中国东北、华北北部、西北地区和四川西北部为留鸟。台湾、香港、长江中下游和东部与东南沿海地区为偶见冬候鸟,或许是部分留鸟不定期的冬季游荡。4

飞行在猛禽中,秃鹫的飞翔能力是比较弱的,它会一种节省能量的飞行方式-滑翔。这些大翅膀的鸟儿,在荒山野岭的上空悠闲地漫游着,用它们特有的感觉,捕捉着肉眼看不见的上升暖气流。它们依靠上升暖气流,舒舒服服地继续升高,以便向更远的地方飞去。飞翔时,两翅伸成一直线,翅很少鼓动,而是可以利用气流长时间翱翔于空中,当发现地面上的尸体时,飞至附近取食。4

习性常单独活动,偶尔也成3-5只小群,最大群可达10多只,特别在食物丰富的地方。白天活动,常在高空悠闲地翱翔和滑翔,有时也低空飞行。翱翔和滑翔时两翅平伸,初级飞羽散开成指状,翼端微向下垂。休息时多站于突出的岩石上、电线杆上或树顶枯枝上。4

秃鹫吃的大多是哺乳动物的尸体。哺乳动物在平原或草地上休息时,通常都聚集在一起。秃鹫掌握这一规律以后,就特别注意孤零零地躺在地上的动物。一旦发现目标,它便仔细观察对方的动静。如果对方纹丝不动、它就继续在空中盘旋察看。这种观察的时间很长,至少要两天左右。在这段时间里,假如动物仍然一动也不动,它就飞得低一点,从近距离察看对方的腹部是否有起伏,眼睛是否在转动。倘若还是一点动静也没有,秃鹫便开始降落到尸体附近,悄无声息地向对方走去。这时候,它犹豫不决,既迫不及待想动手,又怕上当受骗遭暗算。它张开嘴巴,伸长脖子,展开双翅随时准备起飞。秃鹫又走近了一些,它发出“咕喔”声,见对方毫无反应,就用嘴啄一下尸体,马上又跳了开去。这时,它再一次察看尸体。如果对方仍然没有动静,秃鹫便放下心来,一下子扑到尸体上狼吞虎咽起来。4

有时候,秃鹫飞得很高,未必能发现地面上的动物尸体。其他食尸动物如乌鸦、豺和鬣狗等的活动,就可以为这种猛禽提供目标。如果发现它们正在撕食尸体,秃鹫会降低飞行高度,作进一步的侦察。假如确实发现了食物,它会迅速降落。这时,周围几十千米外的秃鹫也会接踵而来,以每小时100千米以上的速度,冲向这美味佳肴。4

食性秃鹫翅膀张开足有3米。它外型上最大的特点是裸露的头部和脖子上一圈长长的羽毛。秃鹫裸露的头部能非常方便地伸进尸体的腹腔,脖子上长长的羽毛可以防止食尸时 弄脏自己的身体。 秃鹫嗜好腐食,但自然界中尸体的密度要远远低于活体,目标不容易被发现。为了解决这 一难题,它们选择“单独活动、资源共享”,这样就可以尽最大可能地扩大搜索面积,进而提 高捕食成功率。此外,秃鹫还有一些帮手,如乌鸦、豺、鬣狗等食尸动物,也可以为它们提供 线索。一旦发现食物,秃鹫们会迅速降落,然后把信号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传递出去。届时,周 围几十公里外的秃鹫们就会接踵而来,共享美味。 秃鹫食腐的习性使它成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它们出色的表现及时清除了腐烂动物的 尸体,被授予“高原清洁工”的称号。当然,必要的时候,它们也捕食一些中小型兽类。5

秃鹫在争食时,身体的颜色会发生一些有趣的变化。平时它的面部是暗褐色的、脖子是铅蓝色的。当它正在啄食动物尸体的时候,面部和脖子就会出现鲜艳的红色。这是在警告其他秃鹫:赶快跑开,千万不要靠拢。一只身强力壮的秃鹫气势汹汹地跑来争食了,它招架不住,无可奈何地败下阵来,离开了原来的位置,这时,它的面部和脖子马上从红色变成了在白色。胜利者趾高气扬地夺得了食物,它的面部和脖子也变得红艳如火了;失败者开始平静下来了,它逐渐恢复了原来的体色。根据这些体色的变化,人们便可以知道秃鹫体力的强弱了。6

分布范围国 内 分 布 的 种 鹫 类 中 最 多 见 的一种 , 为 中 国特有物种 , 分布 于天 山 、 昆仓 山 、 帕 米尔高 原、 喀喇 昆仑山 、 喜马拉 雅 山 及青藏高 原等 ,而在相 邻的 周边 国 家比较罕见。7

种群研究进展秃鹫是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作为重要的食腐动物,是生态系统重要的“清道夫”。由于食物短缺、药物中毒、人为捕杀等原因7,旧大陆鹫类的数量出现巨大的衰减,造成了一系列重大的生态、经济、社会损失,使得人们意识到鹫类在维持生态系统稳定以及保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并采取各种措施加以保护并努力恢复种群数量。深刻理解濒危动物的行为模式是保护动物的重要前提。行为时间分配作为行为模式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反映出动物个体的营养状态、生存压力等参数,是人们针对濒危物种制定保护措施的重要参照。而动物行为研究的基础则是构建行为谱,有利于动物行为的定量研究,进而为深入研究动物行为和条件。8

目前国外针对秃鹫繁殖方面的研究集中于食物组成、巢址选择、人类活动以及环境因素对于繁殖成功率的影响等,但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还是空白,仅有高峰等观察研究了笼养条件下秃鹫繁殖期的行为日节律及时间分配。8

巢区特征及繁殖周期2012年8-10月、2013年3-10月和2014年1-10月,野外考察累计获得巢内照片约11万。根据寻找到的处繁殖区(约14个巢群),发现高山兀鹫喜欢集群营巢,沿用旧巢,有相对固定的繁殖定居点,成鸟的夜栖地离巢穴非常近。根据山体结构,每个巢区繁殖对在窝之间,每个地点有巢60-110个不等。在和硕县的A区有巢山体绵延起伏长达7.3km,窝间距最近仅7m,位于海拔2400-3200m之间,多数喜欢在向阳的南坡营巢(78.6%)。和硕县的A巢区与和静县的(B)巢区距离约47km。而A巢区距离乌鲁木齐河谷的D巢区约69km。高山兀鹫每年的繁殖期从12-3月的营巢,1-4月产卵,1-5月孵化卵(至幼鸟出壳),一直到7-10月幼鸟飞出,是国内育雏期最长的鸟类,长达半年多,最长可达7个月(从3-4月破壳,至8-10月飞离),加上筑巢期、产卵期与孵化期,整个繁殖期跨度达9-11个月。7

巢穴结构高山秃鹫的巢多位于百丈难中部的凹陷处、起的巨石下、纹理缝隙中、岩石阶地、纹理断层上、熔岩洞穴里或乱石陡坡灌丛下(可避雨或防晒)。巢的结构及铺垫物不同于其他大型猛禽,较少树枝条,而是铺以细禾草(如针茅),并有少量羽毛。巢内径35-65cm,外径100-320cm,巢凹深7-15cm。巢内偶然遗留有玻璃片、兽药瓶、塑料制品(打火机)、骨片、瓷器碎片等,以大量、细小、松软的干禾草铺垫成硕大的巢穴。个别巢边有少量圆柏、云杉或锦鸡儿的枝条。通常每窝只产1卵(n=21),卵壳白色,重212-278g,卵径为68-73mm×93-103mm。测量了不同月份、不同巢穴的幼鸟生长发育数据,它们的生长显然是不同步的,出壳时间相差1-2个个月。7

育雏行为出壳期幼雏体重164g,体长约170cm。这期间亲鸟的恋巢行为强烈,当受到干扰离开的时候,归巢非常迅速,通常即返回卧下(暖雏)。雏2-3周龄时,归巢时间约为15min。之后,幼鸟开始独立,双亲或单亲在附近守护,并不卧巢或暖雏。随着幼鸟生长和夏日升温,活动节律发生变化,亲鸟的护幼强度逐渐减弱。在亲鸟归巢期间,幼鸟会发出“咕咕低沉的喉音或腹音,呼唤成鸟喂食。当幼鸟月龄时,已能够站立和走动,有时候站着理羽、打吨(睡觉)、伸腿、展翅、哈欠、晒太阳、排泄等,遇到外来天敌干扰,可以躲藏蔽处。鸟的乞食行为。与其他猛禽不同,秃鹫喂食是将嗉囊内的碎肉吐给幼鸟,嘴对嘴传输,整个过程持续5-10min。首先,幼鸟做出俯身、伸翅、呻吟、衔嘴、乞讨等动作,然后顶撞或叨啄亲鸟的嗉囊,将喙伸入亲鸟的口内,刺激成鸟吐食(类似于反哺)。一天中,幼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睡觉,每天获得食物1-2次。后期运动频率逐渐加大,喂食次数却在减少,1-2d喂食1次。7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少斌 - 副教授 - 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