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该年度的“富士综合火力演习”拉开了序幕。作为令和时代的第一次大规模军事演习,这次“富士综合火力演习”与以往略有不同,是在滂沱大雨中开始的。日本自卫队做出了精彩的表现,也给摄影师贡献了大量美图,因为雨中的军演毕竟较为罕见,阴雨气氛和钢铁装甲浑然一体,冰冷雨水与炽热炮口焰的碰撞也别有一番风味。
在这次演习中,观众的视野中还出现了长久以来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新装备——19式轮式155毫米自行火炮(19式装輪155mm自走りゅう弾砲)。
▲ 参加“富士综合火力演习”的19式车载炮
19式,其实是一种155毫米口径的车载炮。它的研制消息最早于2012年被外界得知。日本陆上自卫队认为,自己的装备长期以来落后于世界最高水平,政府的军费安排明显偏科。于是日本官方开始逐步对陆军装备进行更新换代,19式轮式自行火炮、16式轮式反坦克炮等,都是这批更新换代的成员。在整个研制过程中,日本官方不断公布研究进展照片,以此来对外展示陆军装备更新的进度和决心。2018年6月,日本军工企业正式交付了首批5辆19式,它们的高清大图也由日本防卫省正式公布了出来。
初步印象 可不咋地
在19年的“富士火力综合演习”中,19式进行了转场和发射准备、发射状态转行军状态的演示,也给了外界大量的直观机会来一睹芳容。
结构布局简单 从现场图片与视频来看,19式采用了相对主流的8×8布局的重型越野卡车底盘,平头式驾驶室结构。驾驶室内搭载3人,驾驶室外部搭载2人。为了防止炮口爆风的破坏,驾驶室顶部使用装甲结构进行加固,可以清晰地看到突出的装甲顶棚。
发动机位于驾驶舱后下部,再往后设置了弹药储存仓和两个单人开放式座舱,用来安置五人炮组的另外两名成员。这两个座舱其实只是个帆布棚子,前边就是发动机,顶上是尾气排气管,既不能防尘也不能挡雨更没有空调,在作战环境中乘坐舒适度极差,不易保存体力。
▲ 右侧油箱上方,就是一个单人开放式座舱
车体后方设置了炮座,其上装有日本制钢所生产的52倍口径155毫米加农榴弹炮。尾部是驻锄和火炮操作平台一体式结构,装有液压收放装置,在射击时放下为火炮提供支撑,放下后由炮手手动展开折叠着的操作平台。
52倍口径的155毫米加榴炮使用半自动装填方式。每次发射前,炮手需要手动将弹丸和发射药搬运到炮尾的装弹托盘上,由炮组成员将弹药对正炮膛,再由装弹机推弹入膛。炮闩使用外部动力自动开启。
射速射程尚可 19式车载炮的自动化程度相对较高,在作战时,四名炮组成员下车进行展开与装弹作业,一名炮手在驾驶舱内对火炮进行遥控,射击诸元的调整完全可以在车内进行,还可以多车统一遥控指挥。
19式采用单臂半自动装弹机。法国第二代“凯撒”是双装弹臂轮流装填,瑞典“弓箭手”是全自动装填,因此19式的射速和它们没法比。“弓箭手”的猝发射速高达3发/12秒,弹仓内装有20发弹药,只需要2.5分钟就可全部打完,平均最大射速能到9发/分钟。与这种数据相比,19式的射速只能是轮式自行火炮里的中等水平,这是由机械结构决定的。
此前研制99式自行火炮时,日本技术人员基本掌握了155毫米火炮的制造方法。因此按照“先研制自行火炮再根据自行火炮改装其它型号”的国际惯例,19式上装备的火炮,大概率是99式自行火炮的改进型。而且根据炮口制退器的外形,整个火炮的口径倍径,日本军工企业也没有什么别的选择。该炮发射普通榴弹时,最大射程30千米左右,使用增程弹可以达到40千米以上。
由“富士综合火力演习”的视频估算,19式拥有较好的战术机动性,在野外地形上行驶平稳,轮胎的行程较大。从停车到打出第一发炮弹大概需要1分30秒,从作战状态转变为行军状态大概需要1分钟。与牵引式火炮相比,这还算是一个不错的速度。在日本陆上自卫队“信太山驻地祭”演示中,他们装备的FH-70型自走炮由自走状态变为开火状态,转换时间为2分钟,如果是牵引状态的话时间更长;由开火状态转为行军状态为1分30秒左右。这里需要阐明一个概念:火炮所谓的“转移”,并不单单是开火状态转为行军状态,还需要加上驶出对方火力报复区的时间,因为火力报复是一种区域性的打击。
目前世界上自动化程度最高的车载炮就是瑞典的“弓箭手”。炮组只需要3人,极端情况下2人就可以作战;展开时间仅需30秒,撤收时间25秒;甚至连车顶的自卫机枪都是自动化武器站。但这也带来造价高昂的问题。与“弓箭手”相比,目前世界主流车载炮大多使用的是半自动装填,自动化程度也没有那么高,这是出于成本和技术等多重考虑。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19式轮式自行火炮也属于技术和成本综合考虑的一种装备。
整体设计有待改进 从整体上来看,19式外部零零碎碎的部件很多,设计也有些地方不够人性化。比如炮口在升起后就处于驾驶舱的正上方,发射时的炮口超压会让驾驶舱内的炮手感觉像是坐在大钟内,外边有人在大力敲击。如果能够适当缩小轴距,炮口就能更加前伸,炮口风暴就不会直接影响到驾驶舱中的人,并且越野性能也会有进一步提升。
造成这一缺憾的原因,在于底盘。
在2012年日本研制车载炮的消息刚传出来时,人们猜测日本会使用本国厂商的卡车底盘作为火炮平台,例如三菱重工的重型轮式牵引车底盘,因为它已经被广泛应用于12式岸舰导弹发射车系统、03式中程地空导弹系统。而且它的各项数据也基本满足车载炮的需求。可是当日本防卫省防卫装备厅官网上在2018年6月正式发布交付消息和样车照片后,令外界大跌眼镜——这款车载炮居然采用了德国MAN公司生产的HX系列8×8重型越野卡车底盘。
▲ 德国HX系列8×8重型越野卡车
德国MAN卡车底盘是一个通用型号,并不是专用于车载炮或进行过相应改装的。如果该底盘能针对车载炮的使用特性,做些修改,19式可以更紧凑、更优秀。比如加大驾驶舱,使得在外边的两名炮手也能坐到驾驶舱中;适当缩小轴距、减少车长。19式的总车长接近11.5米,相比之下性能更优秀的“凯撒”只有10米长,因此改进空间还很大。
▲ 上面是19式,下面是“凯撒”,后者明显地更加简洁紧凑
按常理而言,作为汽车大国的日本不会找不到适合车载炮的国产底盘,因此这次使用德国底盘,更多的可能是出于成本和性能的考虑。作为一款成熟的车型,HX系列重型卡车皮实耐用,在各国军队广泛装备。目前19式仅仅交付了个位数,还有试验车的性质,这也是日本第一次装备车载炮这种类型的武器,需要一个使用经验和研究数据的积累过程。亮相本届“富士综合火力演习”,也更多的是作为新装备不到一年使用成果的一次检验,因此也只是进行了机动、展开和收起作业,并没有射击展示。在之后的改进和大规模装备中,不排除19式改为使用日本国产重型越野卡车底盘的可能性。
配套装备不全 本次演习没有展示19式轮式自行火炮的其它配套装置,比如弹药车、维修车、指挥车等。但如果将来日本打算成体系装备19式,这些配套装备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