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爬行动物是原始的陆生脊椎动物,第一种呼吸空气的陆生脊椎动物,由化石可以推断它们出现在三亿六千万年前的泥盆纪後期。直接由鱼类演化而来,这些动物的出现代表了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期。两栖动物生命的初期有鳃,当成长为成虫时逐渐演变为肺。两栖类可以同时生活在陆上和水中,既有适应陆地生活的新的性状,又有从鱼类祖先继承下来的适应水生生活的性状。另有同名书籍。
简介县境两栖爬行动物种类较多。以茶坪、高川两乡山地分布最多。其次为雎水沸水、晓坝、桑枣、安昌、永安等山前地带,以及广大的丘陵地区,均有分布。已查明15科,25属,41种约占全省154种的三分之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的有中华大鲵。亦称“娃娃鱼”,两栖纲、隐鳃鲵科,背棕裾色,有大黑斑,腹面色淡。栖息山谷清澈的溪流中,以鱼、蛙虾为食。分布于茶坪河、安昌河、秀水河、塔水河等汉沟中先后发现的有棘皮湍蛙和四川龙蜥。棘皮湍蛙:两栖纲蛀科。体细长约50毫米,背面为紫褐色,雄蛙背面有许多小白刺,雌蛙的小刺相对的少些。头上及背面上有少数绿色斑点体侧绿色,腹面及四肢腹面为乳白色,生活于山溪边的泉水洞中。分布于海拔1400米的高川乡韦子坪民国38年成都华西协和大学刘承钊教授和朱承琯首先在该地发现,安县为棘皮湍蛙世界模式标本的产地四川龙蜥:爬行纲、鬣蜥科。体长124毫米,整体背面黑褐色。杂以浅黄绿色斑块,其中以背中部两侧的黄绿色斑块为最大,略成方形。尾背黑褐与土棕相间呈环纹腹面浅褐色或黑色。栖息于海拔900米左右的树林附近或树干上,以昆虫为食。分布于茶坪乡的双电村、小河子等地1。
两栖动物 (Amphibian) 第一种呼吸空气的陆生脊椎动物,由化石可以推断它们两栖动物「amphibian」的字源来自希腊文的「两种amphi」和「生命bios」。这是因为两栖类可以同时生活在陆上和水中。
特点两栖动物是最原始的陆生脊椎动物,既有适应陆地生活的新的性状,又有从鱼类祖先继承下来的适应水生生活的性状。多数两栖动物需要在水中产卵,发育过程中有变态,幼体(蝌蚪)接近于鱼类,而成体可以在陆地生活,但是有些两栖动物进行胎生或卵胎生,不需要产卵,有些从卵中孵化出来几乎就已经完成了变态,还有些终生保持幼体的形态。
两栖动物最初出现于古生代的泥盆纪晚期,最早的两栖动物牙齿有迷路,被称为迷齿类,在石炭纪还出现了牙齿没有迷路的壳椎类,这两类两栖动物在石炭纪和二叠纪非常繁盛,这个时代也被称为两栖动物时代。在二叠纪结束时,壳椎类全部灭绝,迷齿类也只有少数在中生代继续存活了一段时间。进入中生代以后,出现了现代类型的两栖动物,其皮肤裸露而光滑,被称为滑体两栖类。
现代的两栖动物种类并不少,超过4000种,分布也比较广泛,但其多样性远不如其它的陆生脊椎动物,只有3个目,其中只有无尾目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每个目的成员也大体有着类似的生活方式,从食性上来说,除了一些无尾目的蝌蚪食植物性食物外,均食动物性食物。两栖动物虽然也能适应多种生活环境,但是其适应力远不如更高等的其它陆生脊椎动物,既不能适应海洋的生活环境,也不能生活在极端干旱的环境中,在寒冷和酷热的季节则需要冬眠或者夏蜇。
历史作为第一批登陆的脊椎动物,两栖动物有着最长的发展历史,但是关于两栖动物起源和演化的历史,人们依旧没有定论。
两栖动物的祖先是肉鳍鱼类,但是到底是起源于哪类肉鳍鱼尚不明确。过去一般认为以泥盆纪的真掌鳍鱼Eusthenopteron为代表的总鳍鱼中的扇骨鱼类是两栖动物比较理想的祖先,但是新近的研究否认了这种说法,因此两栖动物的祖先到底是肉鳍鱼类中的扇骨鱼类、空棘鱼类或者肺鱼类尚待研究发现。
最早的两栖动物是出现于古生代泥盆纪晚期的鱼石螈和棘鱼石螈,它们拥有较多鱼类的特征,如尚保留有尾鳍,并且未能很好的适应陆地的生活。鱼石螈和棘鱼石螈代表鱼类和两栖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但是新近的研究表明它们只是两栖动物早期进化的一个旁支,不是其它两栖动物的祖先类型,真正最原始的两栖动物尚待发现。进入石炭纪后,两栖动物迅速分化,并在古生代的最后两个纪石炭纪和二叠纪达到极盛,这个时代也因此称为两栖动物时代。这个时期的两栖动物多种多样,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有些相当适应陆地生活,有些则又回到了水中,有些大型的种类如石炭纪的Eogyrinus可以长到4~8米长,习性颇似现代的鳄鱼,还有不少相貌奇特的种类。鳞甲。在古生代结束后,大多数原始两栖动物灭绝,只有少数延续了下来,而新型的两栖动物则开始出现。
鱼石螈和棘鱼石螈的牙齿有类似总鳍鱼的迷路,被归入两栖动物纲的迷齿亚纲。鱼石螈和棘鱼石螈组成了迷齿亚纲的鱼石螈目,鱼石螈目自泥盆纪晚期出现后延续到了石炭纪早期,而在石炭纪早期迷齿亚纲的另外两个目也已经出现。迷齿亚纲的这两个目分别代表两栖动物的主干类型和两栖动物中向着爬行动物进化的类型。离片椎目是两栖动物的主干类型,在石炭纪和二叠纪时遍布世界各地,而在古生代结束时离片椎目的一些成员仍然繁盛了一段时间,是原始两栖动物中延续到中生代的代表,有些甚至到中生代后期才灭绝,这些中生代的迷齿类分布广泛,体型巨大,如三叠纪的乳齿螈Mastodonsaurus,头骨长度就超过一米,主要生活在水中。向着爬行动物进化的类型是石炭螈目,主要发现于欧洲和北美,一直不很繁盛。石炭螈目中最著名的当属二叠纪的蜥螈Seymouria,蜥螈同时具有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特征,对于其到底是两栖动物还是爬行动物曾经有争议,直到发现了蜥螈的蝌蚪才确认其是两栖动物。因为蜥螈生活的时代要晚于最早的爬行动物,所以不可能是爬行动物的祖先,而爬行动物的祖先尚待发现。另一类与爬行动物非常相似的两栖动物是阔齿龙类Diadaectes,它们曾经被置于爬行动物的杯龙类,后来发现实际上是两栖动物3。
在石炭纪和二叠纪还曾经生存着一类牙齿没有迷路的原始两栖动物,被归为壳椎亚纲。壳椎类多体型较小,非常特化,其中包括一些相貌奇特的成员,如石炭纪的Dolichosoma完全没有四肢,而二叠纪的笠头螈Diplocaulus有着独特的三角形的头。古生代结束时壳椎类全部灭绝, 是否留下了后代尚不明确。
进入中生代后,现代类型的两栖动物开始出现。现代类型的两栖动物身上光滑而没有鳞甲,皮肤裸露而湿润,布满粘液腺,被归入滑体亚纲。这种皮肤可以起到呼吸的作用,有些两栖动物甚至没有肺而只靠皮肤呼吸。最早的滑体两栖类是三叠纪的原蛙类,如三叠尾蛙Triadobatrachus,与现代的蛙有些类似,但是有短的尾。有尾目和无足目出现的晚些,有尾目出现于侏罗纪,而无足目到了新生代初期才有可靠的纪录,不过无足目特征比较原始,可能更早便以起源。
种类特征两栖爬行类多处于生态系统营养级的中间层,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其种类、数量和生态状况往往能反映生态系统生物量水平和食物链状况,是评价生态系统现状的重要依据。
经过相距近10年的多次调查和标本采集,内伶仃岛已发现的两栖动物有10个种或亚种,约占广东省大陆47种(或亚种)两栖动物的21%(田婉淑等,1986):其分属1目4科5属,全部为无尾目种类,其中蟾蜍科1种、蛙科5种、树蛙科1种、姬蛙科3种,当中蛙科的虎纹蛙为国家二级保护种类—
内伶仃岛爬行动物共3目10科21属26种,龟鳖目l科2种,三线闭壳龟为国家二级保护物种;蜥蜴目4科8种,堰蜒为岛上个体数量最庞大的种类;蛇目6科16种,其中蟒蛇为国家一级保护物种,白唇竹叶青为岛上分布最广的种类,几乎遍布全岛。
内伶仃岛已发现的10种两栖动物中,属于东洋界的种类有9种,占种类数的90%,广泛分布于东洋界与古北界的种类仅为1种(泽蛙),占10%。在属于东洋界的9种两栖动物中,主要分布于华南区的有2种(台北蛙、花狭口蛙亚种),占种类数20%;广泛分布于华中区和华南区的共有种类有7种(黑眶蟾蜍,沼蛙、虎纹蛙、日本林蛙亚种、斑腿树蛙、花姬蛙、饰纹蛙),r与种类数的70%:由此可见,内伶仃岛区系组成以东洋界华南区和华东区共有的种类为主要成分,其次是东洋界华南区的特有种。由于东洋界的华中区与华南区之间缺少有效的天然屏障阻隔,而且广东省山脉多呈现东北一西南走向,有利于华南区与华中区物种之间的互相渗透。因而,该省的华中、华南两区物种分布出现广泛重叠的现象。然而,由北向南华中区和华南区的共有种逐渐减少,华南区的特有种逐渐增多的趋势较为明显。在内伶仃岛两栖动物区系组成中,华南区和华中区的共有种占优势(70%),华南区的特有种也有相当的比例(20%),而没有古北界和华中区的种类。因此内伶仃岛两栖动物的区系特征与广东省的两栖动物的区系的特征是一致的,其两柄动物区系组成,不仅反映了以华南区物种为重要成分的特点,同时十分明显地表现出华中区与华南区之间的过渡性。
同时,内伶仃岛26种爬行动物中,有25种东洋界种类,占种数的96%,分布于古北界和东洋界的共有种仅1种(乌龟):分布于东洋界华南区的特有种13类,约占东洋界种数的52%;分布于华南区和华中区的共有种类12种,约占东洋界种数的46%。因此,内伶仃岛爬行动物的区系组成以东洋界华南区的种类为主体,其次是华南区和华东区的共有种类,没有分布于华中区的种类和卉北界的种类—这说明了内伶仃岛爬行动物区系组成,在显示华中区与华南区过渡性的同时,较充分地体现了东洋界华南区的特色4。
动物名录大鲵、东方蝾螈、花背蟾蜍、大蜍、无斑雨蛙、日本林蛙、泽蛙、黑斑蛙、金钱蛙、隆肛蛙、虎纹蛙、饰纹姬蛙、北方狭口蛙、乌龟、黄缘闭売龟、鳖、无蹼壁虎、蓝尾石龙子、蜒、丽斑麻蜥、山地麻蜥、北草蜥、赤链蛇、黄链蛇、双斑锦蛇、王锦蛇、玉斑锦蛇、红点锦蛇、黑眉锦蛇、锈链游蛇、鸟游蛇、草游蛇、虎斑游蛇、翠青蛇、黑头剑蛇、乌梢蛇、蝮蛇、菜花烙铁头。其中黄链蛇为河南省已发现的爬行动物新纪录5。
研究所基本信息名称:海宁市龙头阁二栖爬行动物研究所。
所长:蒋张林,
研究方向:两栖爬行动物养殖、研究和药用产品开发。
研究项目:肉龟,观赏、药用中华草龟,大鳄龟,鳄鱼龟,绿毛龟,巴西龟,黄喉水龟,三线闭壳龟,锦头龟,西部锦龟,东部锦龟,巴西龟,孔雀龟,缅甸陆龟,龟苗,花龟,地图龟,龟苗,龟卵,蟾蜍,蟾酥,蟾衣。
产品商标:“龙头阁 ”。
成立日期:2001-9
该所简介:海宁农展网2010-12-10报道: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长期致力于龟类,蟾蜍等两栖爬行动物养殖利用研究拥有养殖面积51亩,是浙江省规模较大的两栖爬行动物类养殖研究所。
该所成就:海宁农展网2010-12-10报道:该所专业技术人员著有《龟类科学养殖》、《养龟技术回答》、《肉龟、观赏龟养殖》等专业技术著作,国家级出版社发行6万余册,发表论文200余篇。2001年9月,该所培育的龟、蟾类产品,被嘉兴市人民政府评为:“嘉兴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2001年11月19日,研究所所长蒋张林发明新型专利“蟾衣采集器”(专利号:ZL01210442.6),2002年3月,该所龟、蟾等产品被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浙江省企业联合会、浙江科技报社、浙江省优秀科技产品宣传办公室共同推荐为:“浙江省优秀科技产品”。2002年4月20日承办了由《市场信息报》、中科院、南京中医药大学等主办的全国第二届“蟾蜍养殖开发交流大会”。2008年被浙江省质量与品牌技术监督调查组委会评为:“浙江省保健食品行业十佳优秀企业”。2012年被浙江省管理咨询协会认定为:“浙江省消费者公认诚信示范研究所”。开创活体蟾蜍连续蜕蟾衣先例,解决了中药采集与生态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矛盾。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赵磊 - 副教授 - 中国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