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化动物是体色异常呈白色的个体,对于自然界中的物种来说,同一个物种的成员彼此的形态结构都十分相似。但在高等动物中,偶尔出现有异于同种动物的个体,特别在毛色等体色上与同种动物的其他所有个体有着明显的差别。
白化动物在其体内结构与各种脏器上与同种的其他个体并无差异,也具有繁殖后代的能力。据说湖北神农架一带是白化动物出现最多的地区。
简介俗话说:“天下乌鸦一般黑。”但在我国湖北西北部的神农架地区。不仅可以发现白色的乌鸦,而且还能见到白蛇、白龟、白獐等许多白色动物。
对于自然界中的物种来说,同一个物种的成员彼此的形态结构都是十分相似的,但在高等动物中,偶尔也会出现有异于同种动物的个体,特别是在羽色或毛色等体色上与同种动物的其他所有个体有着明显的差别,但在其体内结构与各种脏器上与同种的其他个体并无差异,也具有繁殖后代的能力。这种体色异常的个体一般都呈白色,所有被叫做白化动物。
在自然界中也有很多动物的毛色或羽色是白色的,如北极狐、北极熊白天鹅和白鹭等,它们并不是白化动物,其白色的体色是由显性基因的正常表达。而白化动物是一对隐性基因纯合子的产物,虹膜大多为红色,往往还同时携带着其他对其自身不利的因素,如怕光、眼球震颤、皮癌等,另外在自然界中也容易为天敌所发现而受到攻击,所以比正常个体难于存活。不过在人工饲养的动物中,白化现象却很常见,如白兔、小白鼠、大白鼠、白马和白玉鸟等,它们是在长期人工精心选育和保护下培育而成的,能够正常地繁衍后代。
白化动物大多发现在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中,其中以哺乳类中发现的种类较多,包括白蛇、白龟、白环颈雉、白乌鸦、白兔、白鼠、白猴、白狐、白狮、白虎、白骆驼、白牦牛等等,不胜枚举,人类也有这样的个体,属于白化病,俗称为“天老儿”。白化动物在我国古籍中和民间多有记载,如《史记五帝本纪》中关于白熊的记载、《魏略辑本》中关于白麋的记载和《白蛇传》等民间传说,清朝宫廷画家、意大利人郎世宁还依据宫中所藏的贡品,创作了很多有白化动物的画。据说湖北神农架一带是白化动物出现最多的地区,1987年曾发现白龟,全身为白色,只有双眼鲜红,颈部透明,很像一个雕刻的艺术品。
基因影响动物体色的途径是十分复杂的,主要是控制酶的活性,通过酶来控制体内的生化反应过程,最后决定了动物的形态。在正常动物的体内,些苯丙氨酸参与构成动物体的蛋白质,另一些苯丙氨酸则转变为酪氨酸,经过酪氨酸酶的作用最后形成黑色素。而在白化动物体内由于缺少酪氨酸酶,所以不能合成黑色素,形成了白化现象。1977年11月,在台湾中央山脉花莲县的内陆深山中,捕获了一只体色纯白的幼年白化型台湾猴雌兽,被取名为“美迪”。这种完全白化的灵长类动物在自然界是非常罕见的,西班牙人曾于1966年在赤道几内亚捉获一只白色大猩猩,后来饲养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动物园,被视为举世无双的珍奇动物;我国在广西大新县曾发现若干白色的黑叶猴,捕获到的一只,被放在柳州市的柳侯公园中展出;另外据说分布于我国的金丝猴也有白化型,有人曾在湖北西部神农架林区考察时见到过一些白色的金丝猴,但没有捕到。因此,“美迪姑娘”马上轰动了整个世界,美国、英国以及世界各国的新闻机构大多报道了这件“奇闻”。甚至连包括法国总统德斯但、英国女玉伊丽莎白二世、埃及总统萨达特、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等许许多多的人们都写信要求提供资料、照片,好一睹“美迪姑娘”的风韵。由于“美迪姑娘”已经到了“出嫁”的年龄,仍然没有合适的“白色”配偶,便在1980年7月5日由台湾各报向全世界发出了“征婚”启事,为“美迪姑娘”寻觅一位“如意郎君”作为伴侣,希望能继续繁育出纯白的后代。恰好我国云南省永胜县在1980年9月捕获一只毛色纯白的猕猴,收养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名叫“南南”,便发出了“应征”信。它们不是同一物种,但亲缘关系也非常接近,交配之后能否繁衍后代虽然并无十分把握,但这段“姻缘”如果成功,不仅可以探索许多动物学遗传学上的诸多悬而未决的学术问题,而且可以促进海峡两岸学术交流活动的广泛开展。虽然很多人都在积极地奔走,以便促成这件好事,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们这个美好的愿望终于未能实现,“南南”和“美迪”最终没有成为眷属1。
释义对于自然界中的物种来说,同一个物种的成员彼此的形态结构都是十分相似的,但在高等动物中,偶尔也会出现有异于同种动物的个体,特别是在羽色或毛色等体色上与同种动物的其他所有个体有着明显的差别,但在其体内结构与各种脏器上与同种的其他个体并无差异,也具有繁殖后代的能力。这种体色异常的个体一般都呈白色,所有被叫做白化动物。
据说湖北神农架一带是白化动物出现最多的地区,1987年曾发现白龟,全身为白色,只有双眼鲜红,颈部透明,很像一个雕刻的艺术品。
辨析在自然界中也有很多动物的毛色或羽色是白色的,如北极狐、北极熊、大天鹅和白鹭等,它们并不是白化动物,其白色的体色是由显性基因的正常表达。而白化动物是一对隐性基因纯合子的产物,虹膜大多为红色,往往还同时携带着其他对其自身不利的因素,如怕光、眼球震颤、皮癌等,另外在自然界中也容易为天敌所发现而受到攻击,所以比正常个体难于存活。不过,在人工饲养的动物中,白化现象却很常见,如白兔、小白鼠、大白鼠、白马和白玉鸟等,它们是在长期人工精心选育和保护下培育而成的,能够正常地繁衍后代。
存在范围白化动物大多发现在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中,其中以哺乳类中发现的种类较多,包括白兔、白鼠、白猴、白蛇、白猫头鹰、白鱼、白狐、白狮、白虎、白骆驼、白牦牛、白化刺猬、白化龙虾、白化考拉等等,不胜枚举。人类也有这样的个体,属于白化病,俗称为“天老儿”。
古籍记载白化动物在中国古籍中和民间多有记载,如《史记·五帝本纪》中关于白熊的记载、《魏略辑本》中关于白麋的记载和《白蛇传》等民间传说,清朝宫廷画家、意大利人郎世宁还依据宫中所藏的贡品,创作了很多有白化动物的画。
形成原因基因影响动物体色的途径是十分复杂的。主要是控制酶的活性,通过酶来控制体内的生化反应过程,最后决定了动物的形态。在正常动物的体内,一些苯丙氨酸参与构成动物体的蛋白质,另一些苯丙氨酸则转变为酪氨酸,经过酪氨酸酶的作用最后形成黑色素。而在白化动物体内由于缺少酪氨酸酶,所以不能合成黑色素,形成了白化现象。
神奇的白化动物神农架的原始森林是各种野生动物的乐园,是国内白化动物最多的地方之一。自从1956年发现第一头白化熊至今,人们已在神农架地区陆续发现了白熊、白蛇、白喜鹊、白獐、白麂、白猫头鹰、白金丝猴、白苏门羚、白皮鹭、白冠长尾雉、白乌鸦、白黄鼠狼等十多种白化动物。神农架的阴峪河,很少有阳光透射,适宜白金丝猴、白熊、白麂等动物栖息。如今,在神农架野生动物博物馆里,还存放着不少白化动物的标本。
目前在神农架,人们见到最多的还是白熊,共有近10只。提起白熊,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北极熊。北极熊遍体雪白,头小颈长,躯体庞大,成年熊体重往往达到数百公斤,悠闲自在地生活在极地的冰天雪地里,专以食肉的海生哺乳动物为食。神农白熊,毛色纯白,性情温驯,头部很大,两耳竖立,一条不满二寸的小尾巴总是夹着,貌似大熊猫,只是嘴部比较突出。它生长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原始森林和箭竹林中,以野果、竹笋、嫩叶为主要食物。神农白熊喜欢与人嬉闹,甚至主动爬到人们的怀里闭目养神。它的嗅觉灵敏,善于寻找食物,饱食后常手舞足蹈。神农白熊已被定为国家一级保护。
白獐和白麂在古代就被人们视为国宝或神物。獐、麂同属哺乳纲偶蹄目鹿科野生动物,古时统称为鹿。一般的獐、麂毛色呈黄褐色或黑褐色,而白獐和白麂通体毛色纯白,眼珠和皮呈粉红色,自古就被人们视为奇异之物。神农架的白化动物也是古已有之,在神农架板仓乡梨子园村,古时候就曾有人发现过白蛇,那时人们将它视为“蛇神”,不敢冒犯,并在山上建了一座蛇神庙祭奉“蛇神”,这架座山也因此被称作蛇神庙山。
在自然界中,有些动物原本就存在物种上的白色,如白马、白鹤、白鼠、白兔等。这些动物在我们的周围都有存在,至少能时常看到,因此不足为怪。可在神农架发现的白色动物,是正常情况下为其他颜色的动物,却偏偏长满了白色的毛发。它们为什么会长出白色的毛发?它们又为何会在神农架如此集中地出现?正是这种奇怪的现象,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动物学家来此进行研究。围绕白化动物的形成问题,不少研究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有专家认为,神农架白熊是北极熊迁移的结果。10多亿年前,神农架是一片汪洋大海,北极熊因地质运动被滞留下来,或者北极熊随第四纪冰川运动迁移到了神农架。
更多专家认为由于动物受到环境影响而基因突变导致的物种变异,是普通动物的白化现象。随着人类的发展和活动范围的扩大,很多的大面积原始森林被分割成一块一块的,从而形成了陆地上的小岛,学术上称之为“陆岛”。神农架林区有我国最为古老的地质地貌,山势陡峭,沟谷纵横,相对封闭,再加上人类造成的“陆岛”现象,使得动物种群的迁徙、交流大大减少,从而使动物近亲繁衍相对集中,结果导致个体退化,出现基因缺陷。同时,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原始的自然生态受到人为的破坏干扰也相对较少,处于金字塔顶端的食肉动物并不算多,这都是如今神农架白化动物频频被发现的原因。
也有专家认为神农架白熊可能是一种幸存古动物。因为白熊能自己搭窝,比树栖或穴居的黑熊聪明,黑熊冬眠,而白熊常在林海雪原中漫步觅食,不可能是黑熊病变产生的。但神农架白熊与北极熊也有差异,北极熊以肉食为主,神农架白熊则是杂食,极可能是一种幸存古动物,而不是今天同类动物的“白化”。专家认为既然金丝猴能够躲过第四纪冰川运动的劫难而在神农架生存,白熊等“白化动物”为什么不能呢?神农架“白化动物”的发现,丰富了神农架的物种,也进一步证明了神农架对珍稀、濒危物种的库存作用,这对研究古动物和神农架的生态具有重要价值。
可以说神农架的白化动物至今仍然是一个谜,等待着更多的专家学者前来考察研究,揭开谜底2。
发现记录白色动物王国俗话说:“天下乌鸦一般黑”,但在中国湖北西北部的神农架地区,不仅可以发现白色的乌鸦,而且还能见到白蛇、白龟、白獐、白雕、白猴、白鹿、白松鼠和白熊等许多白色动物。
神农白熊,毛色纯白,性情温驯,头部很大,两耳竖立,一条不满二寸的小尾巴总是夹着,貌似大熊猫,只是嘴部比较突出。它生长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原始森林和箭竹林中,以野果、竹笋、嫩叶为主要食物。神农白熊喜欢与人嬉闹,甚至主动爬到人们的怀里闭目养神。它的嗅觉灵敏,善于寻找食物,饱食后常手舞足蹈。神农白熊已被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獐和白麂在古代就被人们视为国宝或神物。獐、麂同属哺乳纲偶蹄目鹿科的野生动物,古时统称为鹿。一般的獐、麂毛色呈黄褐色或黑褐色,而白獐和白麂通体毛色纯白,眼珠和皮呈粉红色。
“美迪”的故事这种完全白化的灵长类动物在自然界是非常罕见的,1977年11月,在台湾中央山脉花莲县的内陆深山中,捕获了一只体色纯白的幼年白化型台湾猴雌兽,被取名为“美迪”。因此,“美迪姑娘”马上轰动了整个世界,美国、英国以及世界各国的新闻机构大多报道了这件“奇闻”。甚至连包括法国总统德斯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埃及总统萨达特、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等许许多多的人们都写信要求提供资料、照片,好一睹“美迪姑娘”的风韵。由于“美迪姑娘”已经到了“出嫁”的年龄,仍然没有合适的“白色”配偶,便在1980年7月5日由台湾各报向全世界发出了“征婚”启事,为“美迪姑娘”寻觅一位“如意郎君”作为伴侣,希望能继续繁育出纯白的后代。恰好中国云南省永胜县在1980年9月捕获一只毛色纯白的猕猴,收养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名叫“南南”,便发出了“应征”信。它们不是同一物种,但亲缘关系也非常接近,交配之后能否繁衍后代虽然并无十分把握,但这段“姻缘”如果成功,不仅可以探索许多动物学、遗传学上的诸多悬而未决的学术问题,而且可以促进海峡两岸学术交流活动的广泛开展。虽然很多人都在积极地奔走,以便促成这件好事,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们这个美好的愿望终于未能实现,“南南”和”美迪”最终没有成为眷属。
其它信息西班牙人曾于1966年在赤道几内亚捉获一只白色大猩猩,后来饲养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动物园,被视为举世无双的珍奇动物。
中国在广西大新县曾发现若干白色的黑叶猴,捕获到的一只,被放在柳州市的柳侯公园中展出。
另外据说分布于中国的金丝猴也有白化型,有人曾在湖北西部神农架林区考察时见到过一些白色的金丝猴,但没有捕到。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赵磊 - 副教授 - 中国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