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沙尖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沙尖1,Sillago sihama (Forsskål, 1775),俗名沙钻鱼(防城港)、沙尖鱼、沙钻仔、沙肠仔、起士、沙梭,隶属:鲈形目、蟢科、鳍属。分布在南方沿海。

基本信息【俗名】沙钻鱼(防城港)、沙尖鱼、沙钻仔、沙肠仔、起士、沙梭

【英文名】Sand borer, sand smelt, silver whiting, Indian whiting, kisu fish

【学名】Sillago sihama, Forsskal

【产地】南方沿海。

【产期】周年,四至七月较多。

【特征】本种通常潜入沙中生活,故俗称沙钻仔。第一背鳍有十至十一 棘,第二背鳍有一棘及十七至二十二软条,胸鳍十五至十六软条, 一纵列鳞数约七十个。全长通常为二十公分以下,背呈淡土黄色, 腹部色淡。

【习性】常出没于浅水沙地,水流相对缓慢的近海处,急流的地方也有,通常在水底。

【垂钓方式】4-5号勾,沉底,喜虾肉,拖拉/快速收放等钓法易得鱼。

简介多鳞蟢Sillago sihama( Forskal)别名:沙头,沙钻,沙梳,沙尖。体长123~235mm,体细长,略呈圆柱状,微侧扁。为暖水性浅海底层鱼类,有时也进入沿海的河口区域。肉质细嫩,味美,可鲜食,亦宜腌制和晒干。2

形态体略呈圆柱状,微侧扁。背腹面皆纯圆。体高以第一背鳍起点处为最高,尾柄短而侧扁。头长,腹面宽于背面,吻长而钝尖,眼中等大,侧位而高。一背鳍尖端有一褐色斑,第二背鳍具细斑点。体背部浅灰色,腹部白色,全体表具银白色光泽。生态、生物学属浅海底层鱼类。1

分布一般分布于水深2~8m,喜择水质清新的沙质或礁石海区觅食或栖息,有时亦进入沿海河口区域,性喜散游不集群。每年3-4月为亲鱼产卵期,一般产卵在浅水泥沙底质处。体长一般125~196mm。渔业、经济价值以刺网作业为主渔获,亦使用钓捕,产量不大。个体虽不大,但肉质细嫩,味美,属上等经济鱼类品种。分布我国南海、东海、黄海和渤海均有分布。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赵磊 - 副教授 - 中国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