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台湾白条天牛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台湾白条天牛也叫牛岛氏白条天牛。1体长47~60mm。外观近似白条天牛,但本种活体体背的斑纹仍呈现米黄色或白色,白条天牛则有浓黄色至橙黄、橙红的个体;翅鞘前段的瘤突颗粒较白条天牛稀疏,颗粒间距大于颗粒直径,白条天牛颗粒间距小于颗粒直径。

简介台湾白条天牛(牛岛氏白条天牛) Batocera ushijimai Ohbayashi,1981Batocera ushijima Ohbayashi, 1981 Ent. Rev. Jap, 3547体长55-68mm。近似密点白条天牛,较大,复眼间距较大,前胸白斑较宽并接近;鞘翅白纵纹较宽,翅基部状颗粒间隔较疏易于识别。1

生态习性成虫出现于夏季,主要生活在中海拔山区。夜晚具有趋光性。

生活史为完全变态昆虫,生活史需经卵、幼虫、蛹及成虫四个阶段。体长约47至60公釐,体色为灰黑色,翅鞘及前胸背板具有白色或乳白色斑纹,鞘翅前端具有细小颗粒状突起。成虫主要出现在夏季,生活在中海拔地区,成虫具趋光性,在夜晚灯光下偶尔可见。

形态特征白条天牛属昆虫体中型至大型,长形,宽大。体褐色至黑色,被绒毛具斑纹或者无斑纹。腹面两侧从复眼至腹部末端,各有1条相当宽的白色纵纹。触角基瘤突出,彼此分开较远。额长方形。上唇有4束簇毛位于同一横行上。复眼下叶横阔,显著长于颊。触角粗壮,雌、雄虫触角均超过鞘翅;触角具刺,基部数节粗糙具皱纹,下沿有稀疏缨毛,柄节端疤开放式;第4~10节各节依次减短,第11节稍长。前胸背板宽远大于长,两侧具刺突,前、后缘有横凹沟。小盾片宽舌形。鞘翅肩宽,肩上着生短刺,后端稍窄,端缘切斜,外端圆角、钝角或刺状,内端角尖锐成刺状,基部有颗粒。前足基节窝向后开放;足较长,腿节、胫节下沿粗糙,具许多小齿突,胫节弯曲。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赵磊 - 副教授 - 中国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