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脚仙茅,根状茎近圆柱状,长可达10厘米。叶线形、线状披针形,大小变化甚大,长10-45 (-90) 厘米,宽5-25毫米,顶端长渐尖,基部渐狭成短柄或近无柄。花茎甚短,大部分藏于鞘状叶柄基部之内;苞片披针形,具缘毛;总状花序多少呈伞房状,通常具4-6朵花;花黄色;雄蕊长约为花被裂片的1/2;柱头3裂,分裂部分较花柱为长;子房狭长,顶端具长喙,被疏毛。分布于印度、爪哇、菲律宾,我国南部亦有分布。
简介独脚仙茅,又名仙茅,为石蒜科植物仙茅的干燥根茎。因“其叶似茅,久服身轻”而得名1。
草本,高20~40cm。根状茎近圆柱形。叶基生,线性至披针形,长15-40cm,宽0.5-2.5cm;叶柄短或近无柄。花葶长6~7cm,藏于鞘状叶柄基部2。
形状特征根状茎近圆柱状,粗厚,直生,直径约1厘米,长可达10厘米。叶线形、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大小变化甚大,长10-45 (-90) 厘米,宽5-25毫米,顶端长渐尖,基部渐狭成短柄或近无柄,两面散生疏柔毛或无毛。花茎甚短,长6-7厘米,大部分藏于鞘状叶柄基部之内,亦被毛;苞片披针形,长2.5-5厘米,具缘毛;总状花序多少呈伞房状,通常具4-6朵花;花黄色;花梗长约2毫米;花被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长8-12毫米,宽2.5-3毫米,外轮的背面有时散生长柔毛;雄蕊长约为花被裂片的1/2,花丝长1.5-2.5毫米,花药长2-4毫米;柱头3裂,分裂部分较花柱为长;子房狭长,顶端具长喙,连喙长达7.5毫米(喙约占l/3),被疏毛。浆果近纺锤状,长1.2-1.5厘米,宽约6毫米,顶端有长喙。种子表面具纵凸纹。花果期4-9月。
生长环境生于海拔1600米以下的林中、草地或荒坡上。
分布范围产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南部、云南和贵州。也分布于东南亚各国至日本。
物种区分据印度植物志记载,本种花系杂性,即花序上部为雄花,下部为两性花,广州植物志与中药志等也作同样记载。但据我们观察,凡属幼嫩的花,花柱与柱头往往很短或甚至没有,而较老的花则柱头常高举于雄蕊之上,似为雌雄异熟现象而非杂性花。
本种在标本室中常与小金梅草 (Hypoxis aurea) 相混,可根据本种特殊的根状茎和子房与花被裂片之间的长喙加以区别,小金梅草则在花被裂片下方约6-8毫米处(即子房基部)有一钻状苞片。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岩 - 副研究员 -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