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竹象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竹象(Cyrtotracjelus longimanus)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鞘翅目,象甲科的一种昆虫,也是竹类主要害虫之一。成虫赤褐色;头管黑色,细长如同大象的鼻子可自由转动;前足腿节和胫节有利刺,胫节镰刀状,如同螳螂;每翅具有纵纹九条。

简介竹象也叫笋子虫,是一种大型甲虫,属鞘翅目象甲科,体长可达35 mm;菱形,红褐色或褐色,光滑,无鳞片;触角位于喙基部,触角沟坑状,柄节长过索节之和;前胸盾形,前缘缢缩,后缘有窄隆线,基部和端部略呈黑色,基部中央有一不规则的黑斑。

成虫飞翔力很强,平时停于笋、竹叶或杂草上。足受震动时会假死,自高处震落,至半空中时往往飞去。竹象为竹笋重要害虫,为害毛竹、桂竹、淡竹、刚竹、红壳竹、篌竹和毛金竹。成虫咬食嫩笋补充营养,雌虫产卵前在竹笋上咬出小洞,产卵于洞中,一笋竹象在取食竹笋一卵。幼虫为害竹笋,使笋成竹后虫孔累累,竹节节间缩短,竹材僵硬,断头折梢,严重者竹材损失率在50%以上1。

竹象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南方地区。

幼虫乳白色,纺锤形。年生一代。成虫雌性翅鞘全黄,个头较小;雄性翅鞘基本为黑色且背部接近鞘翅的地方有较大的一块黑斑,个头较大;雌虫数量远多于雄虫。幼虫蛀食竹笋,成虫亦钻食竹笋,危害严重。防治方法:秋冬季节对竹林松土,可以直捣竹象土茧,不利竹象越冬。成虫产卵期间可喷洒百虫敌,挖出被害新笋,捕杀土中的蛹。可食用。广西、四川、重庆一带小孩多喜捕捉此虫。

竹象属鞘翅目象鼻虫科,分布于竹产区,是竹类的主要害虫。以幼虫蛀食竹笋,使笋枯死,还会蛀食1米多高的嫩竹,使其生长不良,节间缩短,拦腰折断,造成顶端小枝丛生以及嫩竹纵裂成沟等畸形现象,结果使嫩竹腐败。

形态特征竹象有竹大象甲、一字竹象甲和小竹象甲三种。竹大象甲成虫体长21—23毫米,体宽8.3—15毫米,雄性较小;体呈梭形,红棕色有光泽,触角及口吻均为黑色;前胸后缘中央有一大黑斑,肩部各有一个黑斑,鞘翅上各有点刻成纵横9条;卵椭圆形,长3毫米,光滑无色透明;幼虫乳黄色,长20—45毫米,头棕色,体胖多皱纹,有淡灰色背线一条;蛹白色;长约30毫米。竹一字象甲成虫体长为竹大竹象甲的1/2左右,前胸背板有一字形黑斑,鞘翅各有两个黑斑,卵长与大象甲相同,蛹长为大竹象甲的1/2左右。小竹象甲体长为大竹象甲的1/3左右。前胸背板有一字形黑斑,小背板黑色,鞘翅各有5个黑斑,卵长为大象甲的1/2左右,蛹长为大竹象甲的1/3左右。

全长椭圆形,体长3—4厘米,宽约2.53遥米。头小,圆尖,能转动,有长嘴,似象鼻,钻竹为食,两侧有触角1对,约长0.5厘米,胸部长半圆形,腹部长圆形,全体被有硬壳,体背淡黄色,光亮,有1大半圆形黑斑,鞘翅淡黄色,光亮,有翅脉6—7条。腹部乌黑色,光亮。有6足,足端有爪。能短途飞行2。

生活习性竹象一年一代,以成虫在土中越冬。次年6—7月新笋长强后,成虫出土在竹笋上取食、交尾和产卵。卵多产于笋梢部,产卵前成虫在笋梢咬孔,将卵产入其中,每孔产卵1—2粒,孔口湿或有纤维状突出物,卵经3—7天孵化。幼虫期15—19天。老熟幼虫在被害部位咬孔落地,然后钻入土内深8—10厘米深处筑土室化蛹,成虫羽化后在土中越冬。从卵至成虫历时为1个月。每年5—10月均可为害,尤其以7—8月最盛。成虫出土后,多在8—10时飞翔活动,成虫有假死性。一字竹象甲和小竹象甲成虫在5—6月出土,白天活动,以笋补充营养,将笋啄成许多小洞,头部向下啄产卵孔,然后产卵;卵3—5天孵化,幼虫在笋内蛀食,经20天左右,幼虫老熟咬破笋壳入土做茧经15天左右化蛹,蛹期15天,羽化后的成虫在土茧中越冬。

种群分布分布于陕西、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地。

防治方法1.破坏竹象越冬土窒,降低虫口

竹象以成虫在地下4-20m深土窒中越冬,秋冬两季对竹林进行劈山松土,可以直接捣毁其越冬土窒,改变成虫越冬的环境条件,使越冬成虫大量死亡,每年或隔年进行次,可逐年降低虫口,减少为害。

2.消灭成虫

竹象成虫行动迟缓,具假死性,可在成虫出土盛期,人工捕杀,或用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喷杀,效果良好。

3.杀卵

竹象成虫多于笋稍部咬孔产卵,在产卵孔下方用刀轻轻剥开笋壳,刺杀虫卵,或用毛笔蘸40%乐果3~6倍液涂刷产卵孔,由上往下涂可达杀卵目的。

4.毒杀幼虫

幼虫钻蛀于笋肉内为害,用兽医注射器将90%敌百虫或80%敌敌畏300倍液注射能有效地毒杀幼虫;或及时挖除被害笋消灭幼虫。

此外,在出笋后用50%敌敌畏或90%敌百虫100倍液,每隔七天喷一次,连续2-3次,可达到防虫护笋的目的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岩 - 副研究员 -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