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环蛇(学名:Lycodonaulicus)是游蛇科白环蛇属的爬行动物,主要生活于平原及丘陵地区,在中国大陆的福建、广东、云南等地有分布,是濒危物种。
形态特征上唇鳞9,2-3-4式;颊鳞1,不入眶,与鼻间鳞相切甚多;眼前鳞1;眼后鳞2,个别1或3;颞鳞较小,变化较大,前颞鳞2或3,个别1,后颞鳞3;下唇鳞9,前4枚切前颔片,背鳞平滑,17-17-15行;腹鳞172~214,具明显侧棱。肛鳞两分,尾下鳞双行,56~69对。体长可达700mm左右。
体背棕色、灰棕色或紫棕色,具12~19个白色环斑(或背斑),或为细的白色或黄色网纹。枕部两边可有灰白色斑,或连接成斑纹。上唇鳞白色。腹面灰白色或淡白色1。
生态习性生活于平原及丘陵地区。可进入房屋,抽食蛙类、蜥蚂类及鼠类等1。
地理分布我国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云南。国外分布于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马尔代国、缅间、老挝、柬埔寨、越南、印度尼西亚及菲律宾1。
保护级别野外数量已经很少,应加以保护2。
该物种已被入列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近危(NT) 。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易危(VU) 。
注意:非法捕杀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将受到刑法制裁。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岩 - 副研究员 -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