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根据消费者付费和使用的次序,电话卡可分为两大类,即电话信用卡和电话预付费卡(储值卡),即预付费电话卡。
电话信用卡(Calling Caredit Card)是用户先在电话公司开户,交纳一定保险金,取得具有特定编号和密码的电话卡,持卡人输入编号和密码便可进行各种通话,电话公司根据电脑记录按月结算,将账单寄给消费者,再由消费者通过银行划拨等方式交付费用。它的特点是先消费,后付款。卡上无印刷面值(或通话度数)。这种卡只有美国等少数国家在一定范围内使用。
预付费电话卡 (pre-paid telephone card)是用户先按面值购买话卡,然后进行消费。除了少数智能卡外,在话卡所储金额用完后,卡片的使用价值即告完结,不能重复使用。预付费卡多由不同面值、不同画面的数枚卡片组成一套一套的,内容极其广泛,包括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历史、文化、地理、科技,品种繁多,设计各异,印刷精美,因而成为收藏界的宠儿。与电话信用卡不同,预付费卡是先付款,后消费,每一卡都有固定的面值(或通话度数)。1
当用户的预付费电话卡的金额接近用尽时,用户可以通过电话利用信用卡的帐号直接对电话卡的金额进行补充,无需亲自到电信公司的营业部,利用现金补充电话卡的金额。2
分类磁卡是电话卡大家族中人丁最为兴旺的一支。据估计,目前世界上磁性卡占了电话卡总数的60%以上。磁卡的种类很多,目前国内可见到的有: 采用日本田村制作所专利生产的“田村卡”、瑞十或韩国公司生产的亚斯康卡亦称 “欧特佳”(Autelca)卡、英国GET公司生产的GPT卡、比利时的Alcatel Bell卡以及我国科研单位自己研制的太科卡 (Teccom)等。
磁卡有许多缺点 ,如它的信息存储量少,所携带的信息易于被读出、消除和篡改,也就是说具有可伪造性、可擦除性和可模拟性,使它的安全大打折扣,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IC卡IC是英文Integrated Curcuite(集成电路)的缩写,因此IC卡是由集成电路作为信息储存载体的卡片。
它的发明人罗兰德·莫莱诺(Roland Moreno)是一位法国的新闻工作者。他在1975年首先把编有程序的集成电路芯片装在塑料卡片上,使卡片具有很强的信息携带功能和保密性。他将这种卡片称为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存储器,并申请了专利。很快人们就设计出了应用IC 卡的电话机。这种话机与磁卡话机相比,具有电子集成化程度高、信息处理能力和可靠性强、机械装置简单、造价较低( 仅为磁卡机的 1/2~2/3)、使用维修方便等优点(磁卡机惟一优势是磁卡的单枚成本比IC卡略低)。
在世界各地IC卡还有许多别名,如芯片卡、晶片卡、电路卡、智能卡、灵巧卡等。现在一般根据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强弱将其分为三大类,即IC存储卡、智能卡和超级智能卡。
智能SIM卡即全球通数字移动电话(大哥大)卡,也是一种智能电话卡。它由卡基和IC 芯片组成。芯片是一个存储器,用来储存用户的有关信息和个人密码。SIM卡有两种规格。大卡的尺寸和IC电话卡相同,使用时将整个话卡插入手机内。小卡使用时只将芯片置入机内,卡基 (底卡) 则往往被使用者丢弃。
SIM卡可以在持卡人自己的手机上使用,也可以在其他任何一部规范的数字“大哥大” 上使用,通话费会自动记在SIM卡持卡人的账上。SIM卡具有很强的保密性,它采用国际统一的A级加密方式,具有多种密码、密钥及扰码措施。密码由用户自己确定和输入,因此即使手机或SIM卡丢失,别人也无法使用。无论何人连续三次输入错误的密码,芯片即自行进入关闭状态,再输入正确的密码也无法将其“激活”,只能到有关电信部门“开锁”后才能继续使用(需同时交验有关证件和本人身份证)。
SIM开通于1995年,是中国电信总局统一管制的电话卡。在卡的正面左上角印有“中国电信”字样与徽志,中间镶有芯片,右侧上方印有“全球通移动数字电话网”字样。卡的背面印有该卡发行电信部门名称及各种图案(风光、名胜、人物、广告等)。卡上的图案一般是由各省市电信部门设计后再由电总审批后印刷的。
由于SIM卡的发行数量控制比较严格,所以这类卡主要是在“大哥大”用户手中。
ID卡ID卡又称感应卡(Inductive Card),是与磁卡、光学卡、IC卡不同的另一种电话卡。它的话费金额载体是埋藏在卡片中的一个个微型线圈,每一个线圈代表一个话费度数。若拿卡在强光下观察,可在卡背面发现几组小圆形触点,即是线圈所在处。在通话时,话机内的读写器读入线圈数,每消费一个通话计费单位(亦称为 “度”),就烧掉一个线圈。这种技术是由巴西TELBRASE电信公司研制开发的。我国山西太原市于1995年12月引进了这一技术,并发行了4枚两套 “ID卡式公用电话开通纪念”电话卡。目前国际上只有巴西使用ID卡,国内只有山西用过ID卡。
光学卡为瑞士LANDIS GYR公司发明,是一种厚塑料卡,其尺寸与田村卡及 IC卡相同。正面有一条或二条2.5 ~3mm宽的白色光学金属条,用以储存余额信息。这种卡只能在红外线卡式电话机上使用,消费后在光学条上打一个黑色印迹,显示卡的余额。这种卡开始用于汽车加油站,到80年代初才开始用于通讯领域。其特色是存储信息量大于磁卡,信息载体稳定,不受磁场等干扰,不易伪造。光学卡的信息和图案都在卡的正面,反面为黑色,无任何内容,直到1995年有的国家才在反面印上图案。我国的台湾省,以及泰国、以色列、葡萄牙、瑞士等国使用光学电话卡,最兴旺时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但现在许多国家包括光学卡的发明国瑞士都已转向IC卡,光学卡的使用日益减少。
呼叫卡呼叫卡又称“远方卡” (Remote Card),在香港地区称为 “密密倾卡”,在我国因为这一服务的业务的接入码为 “200”或“300”因此被称为“200卡”或“300 卡”。它使得持卡人可以任何一部普通双音多频话机(目前多数家庭用话机均属此类)进行国内或国际长途通话。1
预付费计费模式在预付费模式中,计费系统与关守和网关进行在线通信,计费系统负责对呼叫者授权,并依据所拨号码、用户类型、余额和资费来决定最大通话时长。这种付费模式的优点是:
(1)可以处理预付费电话卡,当预付款额用尽时可以立即中断通话;
(2)用户数据库完全由计费系统进行维护;
(3)定义新用户或更新用户,并迅速生效。
在这一模式中,当呼叫建立时,关守和网关把呼叫者身份和所拨号码传递给计费系统。实时计费服务器对用户身份进行授权并返送回最大呼叫时长。当呼叫结束时,网关通知实时计费服务器,并把这次呼叫信息添加到数据库中。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