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简介
列车旅行速度、又称列车平均速度,简称旅行速度、旅途速度或旅速等,是指列车在一定铁路区间里程范围内行驶的平均速度。一般情况下,旅行速度就表示列车在两个车站之间单向运行的平均速度,由两站之间的铁路全程除以列车从其中一个车站抵达另一车站所耗时间的计算得出结果。旅行速度能直观地反映铁路运营速度。
旅行速度不局限于铁路领域,在其它交通领域皆适用。旅行速度没有单一绝对的计算标准,可根据不同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参照事物及相应时空点。例如在一次出行中,既可以只计算车辆在高速公路上的旅行速度、也可以计算车辆在全程路段的旅行速度;既可只计算车的旅行速度,亦可计算人从起始地到目的地点到点的全程旅行速度。旅行速度是反映交通工具在较长路程内的平均速度,区别于反映交通工具在很短路程内的瞬时速度。1
影响因素最高速度在铁路和车辆(包括动车和拖车)同时作用下所能满足列车的最高运行速度会直接影响到旅行速度。列车的最高行驶速度由铁路最高设计速度和车辆最高设计速度共同决定,在这两者中以设计速度较低的作为列车的最高运行速度、即最高速度。因为最高速度是列车的运行速度上限,任何列车的平均速度都不可能超过最高速度,所以最高速度越大、列车旅行速度的上升空间就越大;反之,列车旅行速度就会受到更大限制。在广深铁路上,最高速度160km/h的列车,旅行速度约100km/h;最高速度200km/h的列车,旅行速度约140km/h。
路段限速列车并不能在所有路段上都以最高速度全速行驶,因为铁路沿线总有部分路段要适当降速行驶,比如在弯道、陡坡和道岔中以及途径特殊桥隧、车站和街区等,这些路段限速都会制约旅行速度的进一步提升。
停靠车站列车在中途站点的停靠次数和停靠时间是限制旅行速度的主要原因,停站次数或停站时间越多,旅行速度就降低得越明显。为了满足不同旅客的出行需求,很多铁路线上会分别开行多站停靠列车和全程直达列车。
其它原因不同列车在一定行驶区间范围内的互相避让和交错通行、恶劣天气干扰、上落乘客的意外延时、铁路或列车及其相关设施发生故障、线路的初期运营、临时调度指令变更等都会影响旅行速度,且通常是低于正常速度。
常见旅速常见出行交通工具及其通常旅行速度
步行:4km/h、慢跑:8km/h、自行车:16km/h、摩托车:32km/h1
城市道路:30km/h、农村道路:30km/h、低等级公路:40km/h、高等级公路:80km/h2
公共汽车:20km/h、的士自驾:30km/h、城市轨道:40km/h3
普快列车:60km/h、快速列车:80km/h、特快列车:100km/h、直达列车:120km/h4
城际动车组:120km/h、普通动车组:140km/h、高速动车组:230km/h5
相关作用旅行速度是衡量交通工具实际运输效率的重要指标,也是论证交通系统综合运输能力的直接依据之一,无论是对交通系统设计规划、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等的有关部门还是对面临多种交通出行方式选择的旅客都具有突出的研究和参考价值。交通工具旅行速度的改变波动往往会带动相应车票价格、搭载客流以及运营成本等的变化浮动。比如,针对近期大众呼吁的铁路恢复速度问题,有专家就认为这很可能将增加过多的维护成本和乘车票价,甚至会因增加制动距离反而降低列车旅行速度。又如在高铁路网发达的今天,由于转乘麻烦、票价昂贵、乘车和下车时间无法配合大众日常的用餐休息时间点或其它原因等导致部分线路的乘客更倾向选择旅行速度较慢的普速列车。所以,在力争提高各种交通工具旅行速度的同时,如何平衡其它多方面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6
近年来,随着我国迈入高速铁路时代,全国掀起了一片高快速铁路和城际铁路的建设热潮。但有些轨道线路从设计到修筑过程中存在不合理之处,导致竣工后客运列车的旅行速度远达不到预期目标,甚至出现“票价比汽车贵、速度比汽车慢”的另类怪象。7现代化交通时代,旅客更多关注的不是最高车速,而是旅行速度。
对旅客来说,旅行速度拥有较确切的现实意义,事关出行方式和交通工具的最终选择。比如在上班距离和沿途环境介于乘车和步行均能接受的范围内,上班族就会权衡步行时间和等车时间继而斟酌是否有必要搭公交车。因此,“旅行速度”这一概念打破了“最高速度即最快”的思维误区,能促进人们更科学地完善交通体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