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全移动性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全移动性的概念

全移动性(full mobility)是指在个人通信系统中,由于拥有唯一的个人号码和或IP地址,用户可使用任何终端完成通信或在网络可达的任何地点上网的特性。

移动性指从任何地点用户都能进入一个或多个通信网进行通信的特性。业务的移动性管理是为了支持业务的移动性而存在,它必须在用户漫游的时候支持当前会话的QoS,同时需要确保移动设备(包括手机、PDA和笔记本等)能够接人所有定制的网络业务。

无线通信用户从一个区域移动到另一区域,其通信连接亦能随之连续移动,其通信活动不受影响,这种特性称之为移动性。 移动性是指不论用户位置或技术环境如何变化,移动用户保持通信和接入业务的能力。通用移动性则是由Y.2001所定义的,即无缝的、无所不在的移动性。移动性包括业务连续性和不连续性两方面。前者表示移动物体(如手机)保持正在进行通信业务的能力,后者则反之。

传统的移动性指的就是终端移动性,也就是用户可以在移动中使用某终端,用户访问业务的接入点不是固定的,网络具有标识和定位终端的能力。

移动性管理用于移动台的位置区发生改变时,网络为保证其通信正常而进行的操作。包括移动台的注册和漫游。移动台注册是将移动台的特征如位置或状态报告给网络。移动台和网络都可以发起注册。移动台发起的注册是移动台通知服务提供者它的存在和希望得到服务。作为移动台的地理位置被注册后,网络可以给它传递呼叫。

当移动用户离开登记注册的系统服务区进入其他系统服务区时,而获得通信的能力称为漫游。如在北京的用户移动到天津,我们称之为处于漫游状态,在漫游状态下,用户的信息要从原来归属区的用户管理服务器复制到漫游区的用户管理服务器中。1

全移动性的分类终端移动性传统的移动性指的就是终端移动性,也就是用户可以在移动中使用某一终端,用户访问业务的接入点不是固定的,网络具有标识和定位终端的能力。

移动通信网主要解决的是终端移动性问题,2G/2.5G移动通信网对移动性支持主要体现在物理层和链路层上,包括位置管理、切换管理、漫游支持等。随着无线技术与Internet的发展,用户在异构的网络之间的移动性增强,对数据业务的需求增加,使得网络层更多地参与支持移动性。IP网将是未来的骨干网,所以IP移动性是网络层移动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根据移动性实现技术中移动性的主要支持方,终端移动性又可分为边缘移动性(Edge Mobility)和主机移动性(Host Mobility)。

边缘移动性是指当移动节点发生移动时,由网络负责将数据流路由至移动节点的当前网络接人点。

主机移动性则是指当移动节点发生移动时,由移动节点自己负责将数据流路由至当前位置,而不需要网络的协助。

边缘移动性与主机移动性相比,边缘移动性的支持方是网络,而主机移动性的支持方是移动节点本身。边缘移动性的优点是实现时可借助于本地状态,可以在接近移动节点时改变路由,能够实现快速切换与平滑切换,而缺点是对本网络之外的移动性无能为力。主机移动性的优点是能够实现全局范围内的不同接入技术的移动性,缺点是位置更新的信令负载大。边缘移动性采用的典型技术是蜂窝网络中的域内移动性管理和NetLMM,而主机移动性管理的典型技术是移动IPv4、移动IPv6及HIP。

边缘移动性与移动办公与管理主机移动性两者之间并非是对立关系,共同提供完整的移动性支持和良好的性能。

个人移动性个人移动性指的是用户通过个人标识可以使用任何终端访问同一业务,用户访问业务与终端无关,网络具有标识和定位用户的能力,目前已经使用的对个人移动性的支持主要是作为一种网络的业务实现的。

通用个人通信(Universal PersonalTelecommunication,UPT)就是这样一种支持个人移动性的业务,UPT用户使用一个惟一的个人通信号码,可以接人任何一个网络并能跨越多个网络发起和接受任意类型的呼叫,个人通信号码能按用户的要求,翻译成相应的通信号码并进行路由选择,将来会接到使用者所指定的任何地方。UPT实现方案一般是基于智能网的,UPT也是智能网支持

的主要业务之一。由于智能网本身的特点和缺陷,UPT功能有限,对个人移动性的支持主要体现在电话呼叫类业务上,另外电子邮件等业务实际上也是一种支持个人移动性的业务。与终端移动性中强调同一个终端因移动导致网络接人点变化不同,个人移动性中强调同一个用户使用不同终端或跨越不同网络接口时的接入点变化。同时,实现个人移动性的主要问题包含通信可达性和业务个性化两个方面。

实现通信可达性的关键是将用户,而不是终端作为通信的端点,需要为每个用户设立惟一的标识,并与通信过程中用到的、应用于特定域或特定终端的标识进行动态映射。各种个人移动性的解决方案设计均要解决这个关键问题。

会话移动性会话移动性指的是用户在使用业务过程中可以在不同终端之间悬挂恢复业务会话,用户使用业务过程中可以在终端之间移动。会话移动性其实在N—ISDN中就有所体现,作为一项补充业务实现的N—ISDN终端可携带业务允许在呼叫运行状态时,在一个给定的接入口内将一个呼叫从一个终端移动到另一个终端。当然这个会话移动性无论是功能还是适用范围也都是很有限的。

未来异构并存的网络环境及终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以下一些新的特征:

(1)在未来网络环境中,存在覆盖范围、带宽和时延等方面具有的各自不同特性的多种异构无线接入技术。例如,IEEE 802.15可形成几十米范围的无线个域网(WPAN),IEEE 802.1 1等可组成无线覆盖几百米的无线局域网(WLAN),IEEE802.16和IEEE 802.20可提供几千米到几十千米的无线城域网(WMAN)覆盖,而蜂窝移动通信网络(2G和3G)实现了广域网(WWAN)范围的无线覆盖,卫星通信网则可实现全球范围的覆盖。同时,存在大量的异构无线接入网络重叠。

(2)随着信息通信技术进步,未来越来越多的终端可能具有多个不同的接入网络接口,或者同一个用户的多个终端(如手机、PDA、笔记本电脑、打印机、传真机和传感器等)通过个域网(WPAN)技术实现互连和协同工作,使得处于网络重叠区域的用户能够同时利用多个可用接入网络所提供的网络服务。

基于上述的分析,未来移动性管理中关于会话移动性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垂直切换和连接性管理两个热点问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