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在靠近居民点的某些铁路区间、名胜古迹、旅游地点以及城市市郊有较多客流产生的地段,为方便旅客乘降及职工通勤,可设置乘降所。3乘降所多为原有车站所在位置。近年来由于部分车站客运量过小,维护成本过高,仅保留货运或会让功能。这样的车站保留原有站台,按照客运乘降所管理。而部分已拆除并不再保留驻站人员的车站则不设站台。这样的乘降所不设行车人员,不办理行车作业,因此不起将线路划分为线段的作用。2
与车站的区别第一,乘降所不一定是车站,按照乘降所管理的货运站及会让站大部分是四等或五等站,有道岔和到发线,可以进行列车的避让和越行;而车站已拆除的乘降所则会正线停车,设置机车停车位置的标牌,不进行避让和越行。
第二,乘降所的目的是供旅客上下车,不管是何种类型的乘降所都会有客车停靠。如果该站仅办理货运业务或进行避让、越行,不办理旅客乘降业务,这样的车站仅按照货运车站或避让、越行站管理而不算作乘降所。
第三,一部分乘降所的主要利用者是铁路职工,但更多的乘降所是为了那些沿途的普通群众设立的,尤其是自然环境较差,不通公路的大山里面的乘降所,往往是山里的群众通往外界的途径。
相关模式——三集中式定义“三集中”是指为防范和消除乘降所安全风险,成都铁路局提出了——乘降所“集中区域候车”、“集中进行安检”、“集中组织乘降”的一种组织模式,使得铁路运输安全生产秩序有序可控。
组织难点1、设施设备落后。一是大部分乘降所站台有效长度短,列车首尾部车厢停靠在无站台的位置,旅客安全意识淡薄,随意钻扒车底现象严重,站车乘降组织难度较大,易造成意外伤害。二是站区封闭不严,站内闲杂人员较多,存在安全隐患。三是乘降所照明作用不良,夜间站台照明差,影响发车条件确认。四是站内引导揭挂不完善,安全警示标志不明显,致使旅客安全宣传不到位。
2、工作人员紧张。由于乘降所均没有专职客运人员,只能依靠值班干部、助理值班员、公安及联防队员、货运等人员参与组织,在取消助理值班员的小站,人员更加紧张。因此部分车站人员有抵触情绪,片面认为这不是自己的岗位职责所在,属于增加的临时工作,影响旅客服务质量,给乘降组织带来进一步的压力。
3、安检查危工作难度大。由于乘降所无条件开展安检查危工作,且列车停站密集,区段运行时间段,站车安检压力大,安全隐患多。且部分乘降所无警力配备,而在乘降所上车的旅客习惯于随意上下,安检查危意识淡薄,携带各类刀具、危险品进站乘车隐患突出,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
4、大件货物多。乘降所停靠的普快列车的旅客大部分长期携带大件货物乘车,由于大件货物无法进入车厢存放,旅客常常将货物堆放在车门口,车门堵塞,给旅客乘降和运输组织带来极大不便。
5、信息沟通联系难度大。在实行“三集中”组织模式之前,由于站、车间各自为阵,未建立起有效沟通协调机制,致使车站与列车间缺乏沟通,列车或车站发生突发情况时不能有效、及时地进行通报,制约了旅客乘降组织有效、有序地开展。
6、语言沟通不畅。例如成都铁路局管内开行的成都-西昌南5619/20次普快列车跨越大小凉山,途经线路大部分为少数民族地区,旅客成分多为彝族,语言交流困难。
实行的意义1、规范乘降组织,实现“三个固定”。一是在站台固定区域候车,弥补了乘降所人力不足这一弱点,有效防止了旅客侵入白线、随车奔跑等危险行为。二是在固定区域内进行安检,在集中排队候车的同时,集中查危宣传,查危人员对旅客和行李一一进行手检和开包检查,确保了人人过检,件件过检。三是固定车厢号集中乘降重点组织。列车到达乘降所时,车站相关人员在集中乘降的车厢重点盯控,协助做好旅客乘降组织。
2、加强站车沟通,实现“三个一致”。一是目标一致,车站和列车工作人员牢固树立“快速乘降,保证安全”的目标,通过沟通交流,各履其职,各负其责,确保旅客安全乘降。二是战略一致,站车根据实际情况,细化“三集中”组织模式方案,达到列车与车站乘降组织的结合。三是行动一致,站车将突发情况及时传递互通,针对突发情况灵活变通,制定对策方案,确保旅客乘降安全有序。
3、减少安全隐患,实现“三个降低”。一是通过集中组织旅客乘降,进一步避免了旅客在站台随意走动、随车奔跑的行为,降低了事故率和意外伤害风险。二是降低了危险品携带风险,通过集中区域进行查危宣传和安检,旅客对危险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增强了旅客的安全意识,降低了站车安全风险。三是降低了安检难度,由于旅客乘降具有集中性的特点,在进行安检查危的时候,车站具有针对性,降低了因旅客分散,车站查验的难度。
通过乘降所三集中组织模式的开展,乘降所的基础设施设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职工安全风险意识进一步提高,列车超站停、旅客随意上下、钻扒车底等现象有了明显改善,乘降所的安全风险因素得到了有效的防范和卡控。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