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系统参数是指与系统状态、功能和行为等有关变量,在计算机科学中,变量是指一个表示某个存在内存中的值的名称。系统参数一般是动态变化的,取决于系统当时的需求。在计算机系统中,有很多地方都有用到系统参数,如系统调用,中断处理,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参数设置。
情报系统参数即情报系统的状态变量与行为变量的定量描述。情报系统内的加工、处理、贮存、控制等数据是状态变量。环境对情报系统的输入与情报系统对环境的输出为行为变量。输入参数有:(一)输入情报总量。这是情报系统一切活动的基础依据,对系统输出产生重大影响。(二)情报输入速度。即单位时间内输入的情报数量。这一参数是调整子系统的工作量、人力组织和规模的依据。(三)输入文献情报的类型。是指情报系统输入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的结构比例。一次文献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科研成果而发表的原始创作。二次文献是将大量的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组成便于查找的文献资料,如目录、文摘、索引等。(四)输入情报的形式。情报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印刷型、缩微型、视听型、机读型,以及图书、期刊、特种文献等。输入情报形式要符合系统条件、输出功能和用户需求。(五)用户指令。如借阅、咨询、检索等。输出参数有:(一)流通量和利用率。流通量是书刊资料在单位时间内的借出量。流通量是衡量情报系统输出功能的量。流通量中的利用比例为利用率。(二)提供二次文献的种类和数量。(三)单位时间解答咨询的数量(包括计算机服务和人工服务)。(四)定题情报服务的用户数量。为科研或其它需要的课题性服务为定题情报服务。定题服务用户多少对课题文献的贮存、检索、人员培训有重要影响。(五)咨询要求的满足程度,如资料的拒借率、文献检索的查全率和查准率等。(六)情报服务的时间间隔。如文献输入后,经过加工、整理和上架到提供借阅的时间间隔;收到咨询要求与答复的时间间隔等。(七)经济消耗指标。统计情报系统参数是情报系统管理的手段,是分析情报系统的工具,对优化情报系统至关重要1。
系统调用概述由操作系统实现提供的所有系统调用所构成的集合即程序接口或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是应用程序同系统之间的接口。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为管理硬件资源和为应用程序开发人员提供良好的环境来使应用程序具有更好的兼容性,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内核提供一系列具备预定功能的多内核函数,通过一组称为系统调用(system call)的接口呈现给用户。系统调用把应用程序的请求传给内核,调用相应的的内核函数完成所需的处理,将处理结果返回给应用程序。
系统参数设置每一条系统调用都含有若干个参数,在执行系统调用时,如何设置系统调用所需的参数,即如何将这些参数传递给陷入处理机构和系统内部的子程序(过程),常用的实现方式有以下几种:
(1) 陷入指令自带方式。陷入指令除了携带一个系统调用号外,还要自带几个参数进入系统内部,由于一条陷入指令的长度是有限的,因此自带的只能是少量的、有限的参数。
(2) 直接将参数送入相应的寄存器中。MS-DOS 便是采用的这种方式,即用 MOV 指令将各个参数送入相应的寄存器中。系统程序和应用程序显然应是都可以访问这种寄存器的。这种方式的主要问题是由于这种寄存器数量有限,因而限制了所设置参数的数目。
(3) 参数表方式。将系统调用所需的参数放入一张参数表中,再将指向该参数表的指针放在某个指定的寄存器中。当前大多数的 OS 中,如 UNIX 系统和 Linux 系统,便是采用了这种方式。 该方式又可进一步分成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 在直接参数方式中,所有的参数值和参数的个数 N,都放入一张参数表中;而在间接参数方式中,则在参数表中仅存放参数个数和指向真正参数数据表的指针2。
热力系统参数的耗差分析方法热力系统的耗差分析方法有常规热平衡法、等效热降分析方法、循环函数法。
常规热平衡法热平衡法是建立在热力学第一定律基础上的能量分析方法,主要考察系统热量的平衡关系,揭示能量在数量上的转换和利用情况,从而确定系统的能量利用率或能效率(热效率)。在对电站系统进行分析计算时,采用逐级热平衡法串联求解抽汽量,从而确定系统的汽水分布,并利用功率方程及吸热量方程最终求解系统总的热经济性指标。
热平衡法是我国电厂热力系统设计与改造的理论基础,对于广大从事热力系统研究工作的学者来说,更是一块基石。但由于20世纪50年代初矩阵理论在电厂热力系统研究领域的应用尚不普遍,一些基本公式的推导都是基于简单的代数运算,使得对加热器从高压到低压逐级求解抽汽量时,其热平衡方程变得越来越复杂,并且不易发现其内在规律。尤其是最末级,电厂全部辅助系统(如轴封汽、门杆漏汽、排污回收利用、喷水减温、厂用汽等)对其热平衡方程均有影响,因此难以写出其解析式。这些都增加了对“局部热力系统变化对热经济性的影响”进行定量计算的难度。
等效焓降法等效焓降法是一种新的热工理论,由前苏联的库兹涅佐夫提出,经过近三十多年的逐步发展,不断趋于完善,目前已基本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等效热降法基于热力学的热工转换原理,考虑到设备质量、热力系统结构和参数的特点,经过严密的理论推导,导出热力分析参量抽汽等效热降Hj和抽汽效率ηj,用以研究热工转换及能量利用程度。等效焓降法的特点是:
(1)在求取各加热器的抽汽等效热降Hj时,可利用前一级计算出的Hj-1,通过给出通式得到该级的Hj,从而使Hj的计算简化。
(2)对于再热机组,可通过定热量法或变热量法分别计算出等效热降。
(3)当局部热力系统变化后,不需要进行全面计算就可方便地得出这些变化对机组热力特性的影响。在考虑辅助汽流时,可针对引入热源的形式不同,单独求出附加成分对整个系统热效率的影响。
可见,采用等效热降法实现通用计算程序的编制、进行热经济性分析是比较方便的。目前,等效热降法的理论在国内已得到较大发展,一些电厂已安装了以等效热降法理论为基础的热经济性分析软件3。
循环函数法循环函数法根据热力系统的参数,用热平衡方法列出计算热力系统经济性的基本和综合特性系数的函数式及计算方程式,用以分析和比较热力系统的方案或系统及其局部热力系统变化时所引起的热经济性变化。它的一个最基本的思想就是认为蒸汽在汽轮机中的做功过程由多个不同的热力循环组成,包括主循环(凝汽循环)及辅助循环(如轴封漏汽、给水泵汽轮机用汽等)。其特点是把汽轮机回热系统划分成若干个单元,分别求取各单元的进水系数dGi,进而求得凝汽系数αk。这样处理的好处是当某单元内的参数改变或计算失误时,只对该单元进行重新计算或修正,而不影响其他单元的运算结果。此外,该法可把各种辅助循环完全从主循环中独立出来,单独计算它们对热经济性指标的影响;在考虑了各种辅助汽、水后,该法可通过计算一系列综合特性系数(如进汽多耗系数、再热多耗系数),组成汽轮机与电厂的方程式,将全部循环中的各部分联系起来。循环函数法对回热系统主循环的分析简单易行,但对由各种附加热流组成的附加循环的处理却较为复杂。这使得该法的现场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