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7日早上7点14分,已经在太空中长途奔袭308天的航天器“飞镖”(DART,双小行星改道测试航天器)顺利撞上一颗小行星。在激起大量尘埃物质的同时,也将对小行星的轨道造成一定影响,这是人类首次进行主动防御小行星的实验。
DART撞击任务艺术效果图
(图片来源:NASA)
这次任务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什么意义?请看下文对五大问题的详解。
问题一:为什么要研究主动防御?
小行星是人类航天和天文界的超级“网红”,无论是专业机构还是业余爱好者,都发现了大量的小行星。国际天文联合会IAU经常以发现者、名人和机构来命名小行星,它们也因此频繁登上新闻头条。
小行星实在太多了,按照NASA实时更新的数据,截至9月27日,人类已经追踪到了1113527颗小行星。体积较小、尚未被发现的小行星,势必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这些小行星里,有一些似乎对地球不那么“友好”,因为它们的轨道与地球轨道有交叉,这就意味着二者有可能碰撞。随着人类观测技术的提升,发现的近地小行星数量在迅速攀升,如今已经近30000颗,且超过900颗是千米级别的大家伙,足以对地球生命造成致命威胁。
被发现的近地小行星的数量也在迅速增加
(图片来源:NASA)
仅以2013年著名的“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小行星事件”为例,一颗直径仅15~17米的小行星冲进地球,就在一个人口稀少的城市造成了1491人伤亡。而一颗千米级别的小行星,撞击能量就能远超地球上所有核武器加起来的威力。更不用提生物学界讨论许久的恐龙灭绝事件,或许一颗千米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就彻底颠覆了地球历史。
所以,哪怕灾难级别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发生概率很低,人类都要做好准备。在小行星面前,人类是命运共同体。
问题二:DART的目标是什么?
世界各航天大国都把小行星研究作为核心项目之一,也出现了诸多任务。
例如,日本的“隼鸟”1号和2号实现了人类首次和第二次小行星采样返回,美国的“冥王”号也正在运送小行星样本返回地球的途中。也有不少任务兼职“飞掠”探测小行星。例如,中国的“嫦娥2号”探测器于2012年12月13日近距离(最近3.2千米)观测过“图塔蒂斯”小行星,还有“罗赛塔”“伽利略”“卡西尼”“新视野号”等探测器都有过探测小行星的历史。但这些探测器的任务普遍围绕观测和采样展开,并包含主动防御小行星。
巨大的DART会在撞击的瞬间粉身碎骨,把全部动量用以小行星变轨
(图片来源:NASA)
按照天体运动学的原理,人类的防御方案并不用直接摧毁小行星(目前也远没有这个能力),仅需施加外力将它稍微推离威胁地球的轨道,即可让万有引力带着它“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从而错过与地球的撞击。而在深空中,一旦错过,就是永别了。
因而这次DART的目标非常明确:要直接用重达610千克的航天器以超过6千米/秒的速度直接撞击小行星,最大限度改变小行星的轨道,获得整体测试效果,并评估未来人类面临小行星威胁时应该采取怎样的应对方案。
问题三:为什么选孪生小行星作为测试目标?
选择的逻辑主要有4条:
1.绝对安全。无论航天器撞击后小行星的轨道怎么变化,都不能因为这次测试把它“推向”地球。
2.小行星大小适中,表面材料合适。这样航天器就能撞出效果来,否则“蚍蜉撼树”毫无反应,就没意思了。
3.有精准轨道预报和跟踪。测试目标必须是人类熟知并长时间观测的小行星,且轨迹简单,不会受到复杂轨道摄动力影响,这样DART在深空“亿里奔袭”时能有足够高的成功把握。
4.精准观测。撞击过程必须便于地球和地球附近的航天器连续集中观测,且撞击后对轨道的影响要有参照物及时反映出来,例如轨道周期、轨道距离等。
DART的撞击可以让小行星轨道周期发生改变并被准确测量出来
(图片来源:NASA)
最终,DART选择的目标是两颗孪生小行星Didymos和Dimorphos(希腊神话孪生子/双胞胎的名字,下文用“大星”和“小星”指代),小星围绕大星稳定运动,正常情况下,小星运动的轨道周期是11.9小时,它们距离地球很近,通过大型天文望远镜可以很方便地测量它们之间的相对运动情况。
小星的个头很小,直径仅160米,飞行的引力环境纯粹,但凡它的周期出现一点变化,都可以被地球上的科学家识别出来,并用来评估撞击的影响。
因而,尽管预计DART撞击仅能把这个是自身质量1000万倍的“小”星速度改变0.4毫米/秒,但已经能让它的轨道周期变化10分钟,对科学家们而言足够了。
问题四:DART用了哪些新技术?
问题三中已经提到,选择这两颗孪生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清楚它们的“容易撞”,但这并不代表这个从地球出发飞行近1年、跨越数亿千米的“飞镖”能准确“扎上”目标,航天器也需要采用一系列新技术,确保那一瞬间的成功。不过由于航天器瞬间要被毁掉,就没必要带上太多顶级科研载荷,DART所有的新技术都是围绕让它更准来设计的。
这个“准”是指什么呢?
1.飞得准
DART使用了NASA的崭新NEXT-C离子电推进发动机,采用超高电压电离惰性气体氙,从而获得持续不断的推力。这套系统耗电惊人,需要用22平米的新一代柔性太阳能电池板供能。飞行过程中,还需要太阳和恒星敏感器获得准确姿态;
2.看得准
DART的撞击地点在距离地球1000万千米之外,光速双向通信延时超过1分钟,它必须自主完成导航和撞击,一双精准的“眼睛”必不可少。基于“新视野号”LORRI相机技术,DART所携带的DRACO技术更进一步,识别的精度、准度和清晰度更强。有了这双“眼睛”和定制的自动智能导航软件,DART能真正凭一己之力完成任务。
DART在撞击瞬间的高清画面准确传回
(动图来源:NASA)
3.传得准时
DART任务的高光时刻是撞击的瞬间,但这也是它粉身碎骨的瞬间。不同于常规任务可以把数据暂存后待机传回地球,DART必须在瞬间传回大量数据,尤其是以6千米/秒速度撞击的过程中,要快速拍摄清晰的小行星近景,“可视即可传”,直到爆炸的瞬间。因而,NASA对这次任务的直播也很简单,就是任务的主相机发回的景象。为这些超高要求保驾护航的,是一整套高增益天线系统RLSA。这是它的太空首秀,效果也显而易见。
问题五:如何观测整个撞击过程和结果?
由于精准的轨道预报和控制,DART的撞击很早就被记录在科学界的日程表中,最终有部署在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台地面望远镜参与了这次联合观测。与此同时,远在太空之中的哈勃太空望远镜,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甚至正在太空中飞行的小行星探测器“露西”,都把镜头对准了撞击地点。
但是,这些“远观”都无法真正呈现撞击的清晰画面。为此,DART早在撞击前15天就提前释放了一个小卫星LICIACube,它携带了两部高清相机。它在撞击完成后2分45秒准时飞抵现场,记录下撞击后的情况,随后滑向深空。
望远镜的观测结果、小卫星的高清相机拍摄结果及DART自己发回的撞击前实时直播,让科学家们能掌握撞击的全程情况。
“赫拉”号将会全面检测孪生小行星及撞击结果
(图片来源:ESA)
为了更进一步评估整体撞击情况,欧空局正在建造“赫拉”号航天器,它的目标是于2024年升空,随后前往这两颗孪生小行星,利用各种先进的科学仪器和小卫星对它们进行详细科学研究,尤其是评估DART撞击后对小星的影响。
正如前文所说,DART并未携带科学仪器,事实上也没有时间进行科学测量,但“赫拉”能完美补上这个缺口。有了它,一个完整的人类航天探索测试才算完全闭环。
人类航天已经走过65年,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探索宇宙的好奇心逐渐增加,航天任务也在变得越来越复杂。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我们总要探测摇篮之外的世界,航天科技,就是走出摇篮、打开宇宙之门的最好钥匙。
参考网页:
[1]NASA官网:https://solarsystem.nasa.gov/asteroids-comets-and-meteors/asteroids/in-depth/
[2]NASA官网:https://www.nasa.gov/planetarydefense/dart/dart-news/
[3]ESA官网:https://www.esa.int/Space_Safety/Hera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太空精酿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