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别惹我,我情绪中暑......

北京科技报社
爱科学 懂科技 有未来,北京科技报出品
收藏

审核专家:尹铁伦(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机场院区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最高气温超过37℃时,气象部门将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提示大家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时间,谨防中暑。

但聪明的你或许会发现,高温不仅会造成身体上的中暑,我们的情绪也极其容易“中暑”,变得情绪低落、提不起兴致,也难以集中注意力、高效快速地完成工作。

研究表明,正常人群中约有16%的人会在夏季发生**“情绪中暑”**,尤其当气温超过 35℃、湿度高于80%、日照时间超过12小时,“情绪中暑”的比例会急剧上升。

图片来源:pexels

我的情绪怎么了?

“情绪中暑”最常见的表现为攻击性增强:动不动就觉得心情烦躁,压不下火,“一点就着”,尤其容易在排队或交通堵塞时与人发生口角甚至肢体上的冲突。

又或是莫名其妙的情绪低落:原本活泼、积极向上的人可能突然“变蔫儿”,丧失了对事物原有的兴趣,与人沟通交流的欲望也大幅减低,做事提不起精神。

“情绪中暑”的另一个常见症状就是茶饭不思,夜不能寐:一到夏天,大家就会因为天气炎热而食欲不振,又或是白天疲倦无力却在夜晚难以入眠,对周围环境的细小噪音往往也变得更加敏感。

到底是啥原因导致的“情绪中暑”?

温度升高,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脑部能量消耗自然也有所增加

大脑是整个人体的指挥部,当脑部血运不足以支持大脑的高速油耗时,下丘脑情绪调节中枢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出现“情绪中暑”的各种表现。

电解质紊乱是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夏季高温,出汗量成倍增加,而食欲不振又使得汗液排出的水和电解质难以得到及时、足量的补充, “只出不进”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进而影响脑部神经活动,出现情绪异常。

对此网友戏称:今夏,我为自己带盐。

图片来源:pexels

真的“情绪中暑”了该咋办?

莫方,妙招在手,分分钟搞定“情绪中暑”。

1. 降低环境温度

高温是导致情绪中暑的直接原因。由此入手,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找个凉快地儿呆着,使自己更多时间处于适宜温度的环境中。

避免一天中最热的正午时分出行,如有需要,尽量选择温度相对较低的晨间或晚间外出;乘坐地铁等降温措施完备的交通工具;穿浅色、吸湿排汗效果好的衣裤,确保身体最佳散热;做好防晒,避免阳光直射造成体表温度过高。

2. 清淡饮食、规律作息

秋冬吃好要“贴膘”,夏季则要给身体减减负:清淡饮食,营养均衡,避免油腻。多喝水有助于保持体内电解质平衡,也可加入金银花、苦荞茶等进行冲泡,清热解毒。

务必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别熬夜。一时熬夜一时爽,一直熬夜火葬场。

3. 调整心理

“情绪中暑”说到底还是一种情绪紊乱。工作和生活长期处于压力状态的朋友,时不时给自己一个放松的机会,适当宣泄压力,防止日积月累下的突然爆发。

性格内向,不善沟通表达的朋友,遇到烦心事多敞开心扉,和自己亲近的人沟通,疏导负面情绪,就像天热要常吹吹风,别把自己闷坏了。

平日里情绪波动较大的朋友,多听听舒缓的音乐,睡前进行冥想和放松,有助于获得心灵的平静。

正所谓“心静自然凉”,当我们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内心状态,外部的高温自然也搞不出什么幺蛾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