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虎是最常见的蜥蜴的一种,又称“守宫”。西南地区称“四脚蛇”、“巴壁虎”、“巴壁蜥”等。体背腹扁平,身上排列着粒鳞或杂有疣鳞。指、趾端扩展,其下方形成皮肤褶襞,密布腺毛,有粘附能力,可在墙壁、天花板或光滑的平面上迅速爬行。
其中壁虎属约20种,常见的有多疣壁虎、无蹼壁虎、蹼趾壁虎。在温暖的地区、丛林、沙漠都有分布,以至全世界的热带和亚热带国家地区的各家各户有檐篷小洞的地方都可以发现其踪迹,但由于壁虎是季节性动物,温度于摄氏11度或以下的环境下仍然活动的话就会死去,所以一般在亚热带地区生活的壁虎,每逢冬季就会躲起来冬眠,故此壁虎比较少见于寒带等寒冷地区。
壁虎吻斜扁,吻长约为眼径的2倍;吻鳞长方形,上缘与一对较大的鼻间鳞及其中间一片小形鳞片相联;鼻孔圆形,位于吻端,上唇鳞9~11片,由前往后逐渐变小;颏鳞五角形,前宽后窄;后颏鳞3对,外侧一对最小;耳孔小,卵圆形,内陷体背自额、顶、颞、枕部至尾基被以粒鳞,粒鳞间散以少量扁平而较大的疣鳞,个体中邵粒鳞交错成12~14纵行;腹面鳞较大,呈覆瓦状排列;尾背鳞片多少排成环状,每隔9~0排为一排整齐而略大鳞片;尾腹面有一列横向扩大的鳞片;尾基部膨大,每侧有大疣鳞3动;指趾间无蹼迹,笔1指、趾无爪,具单行趾下瓣雄性有肛前窝6~8个;体形中等,头体与尾几等长,体全长110~122毫米。
壁虎已经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近危(NT)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易危(VU)。
文章来源:中国陆栖野生动物救援网络
编辑:Pier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