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天地相应”,所以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养生原则。天有四时,春、夏、秋、冬,春暖春种,夏热夏长,秋凉秋收,冬寒冬藏。明代医学家张景岳曰:“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生,长夏应脾而养长,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 说明人体五脏的生理活动,必须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才能与外界环境保持协调平衡。
秋季的特点是由热转寒,阳消阴长。所以秋季养生保健必须遵循“养收”的原则,《黄帝内经》说:“秋冬养阴”,即指在秋冬两季应当收养阴气,以适应自然界阴气渐长的规律,并为来年阳气的生发打好基础。
秋季—衣
秋天穿衣要秋冻,秋冻因人定。当添衣时就添衣,不能骤增减。虽然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但秋冻要适当。要因人、因天变化而异。若是老人,由于其生理功能差,抵抗力弱,在进入深秋时就要注意保暖。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若是气温骤然下降,出现雨雪,就不要再“秋冻”了,应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加减衣服,衣服增减以稍做活动而不出汗为宜。
有些老人不宜秋冻:
患有脑血管疾病的老人受寒冷刺激后,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外周阻力增大,血压升高,易引发中风。因此,脑血管疾病患者不宜秋冻。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受寒冷刺激后,会使原本就有病变的心脏缺血、缺氧更加严重,从而导致心肌梗塞的发生。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宜秋冻。
患有风湿性关节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老人,在秋季易感受风寒湿邪,常会出现腿部胀痛、沉重感,或伴有肿胀、行走不便等症状。因此,关节炎患者不宜秋冻。
患有糖尿病的老人,受到秋凉刺激后,常并发血管神经病变,表现为手足麻木、疼痛等,严重者可表现为坏疽。因此,糖尿病患者不宜秋冻。
秋季—食
老年人秋季应调节饮食,老年人由于五脏衰弱,如果饮食生冷无节,饥饱无常,势必伤胃犯病。因此,秋季老年人应均衡饮食、定时定量、少食多餐、粗细搭配和形成良好饮食习惯外还要做到“三多三少”:蛋白质多些、维生素多些、纤维素多些,糖类少些、脂肪少些、食盐更少些,总之老年饮食方面应做到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适量吃鱼鸭、常吃豆类、每日饮奶、少吃肥肉等。
另外,由于秋季气候干燥,易犯津伤秋燥症,因此,在食物选择上应以甘平润燥、养肺生津之品为主。如:梨、百合、麦冬、莲子、藕等,也可适当加些滋补中药煮粥、泡酒饮用,如枸杞子粥、黄精粥、玉竹酒等,对扶正防病有积极作用。
秋季—住
秋季气候干燥,但清晨却多是天高气爽,空气清新,《黄帝内经》中的《四气调神论》中指出:“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阴。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故而老年人在秋天要早点睡觉,早点起床,早睡早起是好习惯,早晨也是一日当中最为舒适的时候,利于收敛神气,使肺不受秋燥的损害,保持充沛的活力。此外,据有关专家对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发病时间进行的调查研究发现,此类疾病在秋季发病率较高,而发病时间多在长时间睡眠的后期。秋季的适当早起,可缩短或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这对于预防脑血栓发病也是有一定意义。
秋季—行
秋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但老年人不宜像年轻人那样进行剧列运动,以免过度消耗体力,赶伤阴津,外泄阳气而违背“阴精加贮,阳气内敛”的养生法则。不论跑步、爬山、练功,都应以温和平缓的动作或中低运动量为宜,身有微热、小汗即止,只要坚持不懈,收效其佳。
秋季—情志
关键要宁神静志,心情舒畅,收敛神气,通俗讲也就是稳定情绪。
“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忧”,每逢秋季,萧瑟秋风、绵绵秋雨,万木凋零,人易触景生情,顿生愁绪,郁闷伤感,有些多愁善感之人往往会在这种秋雨中变得精神萎靡不振、忧愁消极。因此,秋季要注意保持心情宁静,以平和气血,收敛神气,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机体不良影响。应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如跳舞、唱歌、听音乐等,多和朋友聊天,多到大自然中去走一走,新鲜空气既能增强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也能对神经系统起到调节安抚作用,从而使人忘掉忧愁,变得心情舒畅,精神振奋。
秋季—经络
古代养生学家认为,秋季天高风动,地气清肃,宜经络养生,它可以有效地防治疾病,亮肤养颜。祖国医学认为,在秋冬季,人体气血趋向于里,阳气闭藏,不似春夏季气血走表、阳气易于发泄。故在秋冬季,是调补阴阳气血、畅通经络的大好时机,往往事半功倍。
秋季养生的主要经络有膀胱经、肝经、胆经;秋季养胃的穴位主要有中脘、足三里、太白;秋季除燥降火的穴位有内庭、合谷、太冲;秋季清肝明目的穴位有大墩、肝俞、太溪;缓解秋季感冒穴有凤池、列缺、迎香。
老年人秋季中医养生的意义:老年人秋季中医养生来源实践,他通过以运动、饮食、情志等相结合,以达到预防和改善已病状态,从而提高老人生活质量之目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皮特梅达沃爵士指出:“延长健康,快乐的美好生活是医学的灵魂。”中医养生是历史文化的瑰宝。祝愿每一位老年人在中医养生学正确指导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生活快乐,健康长寿!
作者简介:
张莉莉,黑龙江省老年病医院,医学硕士,擅长针灸治疗各种脑血管疾病(脑出血、脑梗死)所致的偏瘫、感觉障碍、语言功能障碍、延髓麻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