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提到我们的国宝动物大熊猫时,大家马上都会想到竹子,都知道它专门吃竹子,怎能和肉有关系呢。今天我郑重地告诉大家,大熊猫除了吃竹子,还吃水果和肉。
在野外,从大熊猫的粪便中经常能发现有未完全消化了的动物的毛发和骨头,在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有目击者曾经看到过大熊猫在啃食豹子吃剩下的毛冠鹿的遗骸。由于它的体型和行动速度的原因,它很难主动捕捉到较大的动物,所以它在身体有需要时就会选择动物尸体或其它食肉动物遗弃的食物残骸。在野外,大熊猫还能主动捕食小型两栖和爬行动物、幼鸟和鸟卵等。它最爱捕食的是一种叫竹鼠的啮齿动物,竹鼠营地下生活,主要吃竹子的根。大熊猫捕捉竹鼠非常老练,当它发现有竹子发黄、枯萎就寻找竹鼠的洞穴,它能通过灵敏的嗅觉和听觉(竹鼠啃食竹根的声音)来判断洞穴内是否有竹鼠,一旦发现洞内有竹鼠,它先把出口堵死,再用前掌拍打洞穴上方,迫使竹鼠向前掘洞逃跑,大熊猫就在前方等待,当竹鼠刨穿地面刚露头还没有来得及观察情况时,就被大熊猫强劲、锋利的前爪按住,一般它并不急于品尝美味,而是好奇地玩耍一会,待竹鼠不能动了,才开始品尝,它能一口气把2.5公斤重的竹鼠吃个精光。这个行为一举两得,既能开荤,又保护了自己的口粮竹子少受危害。
这充分说明了它还保留者其祖先吃肉的习性,要知道它在动物分类学上是属于哺乳纲食肉目,和食肉动物狮虎豹、熊、狼同属一目。至今它的形态、骨骼、生理等方面还保留着一些食肉动物的特征。如它的爪、犬齿很锋利,便于捕捉和撕咬动物;肠子也和食肉动物一样很短,只有体长的5-6倍,而一般的草食动物肠子都很长,如鹿类的肠子就是体长的25倍(牛为20倍,马为11倍,猪为15倍);大熊猫的胃也很简单,只有一个胃,又没有盲肠,与食草动物中的多胃动物牛和单胃动物马的消化系统和机能都不同,牛有四个胃,其中的瘤胃有大量帮助消化粗纤维的细菌和纤毛虫,马的盲肠很发达,里面也有帮助消化的微生物。由于大熊猫的肠胃不能消化植物纤维,只能从竹子的汁液中汲取营养,为了维持生理需要它就不得不不停地吃大量竹子,所以大熊猫的消化有“两快两多”的特点,即吃的快拉的快,吃的多拉的多。它吃的竹笋一般5小时排出,粪便团里常有3厘米长的未消化的笋节,竹秆约10小时排出。科技工作者在陕西佛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曾经观察到一只成年大熊猫48小时内采食竹子154.4公斤,排便竟达96次,粪便重达85公斤。据观察每天有12-16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在吃竹子。
大熊猫在食性上属于偏食动物,主食是竹子。全球有竹子1300多种,我国有近300种,大熊猫能吃的有20多种。最爱吃的是冷箭竹、大箭竹和华秸竹,因为这些竹子带有一种清淡的甜味。其次是拐棍竹、松花竹、木竹、金竹等,主要吃这些1-2年生的幼竹,尤其是爱吃这些竹子的竹笋,因为鲜竹笋还没有纤维化,脆嫩多汁,适口性好,营养丰富,含大量大熊猫所必需的氨基酸(蛋白质)、脂肪和糖类,还有丰富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但竹笋吃多了它会拉肚子,聪明的大熊猫会自我调节吃竹笋、竹叶和竹秆的比例,既能满足营养需求又不至于拉肚。另外大熊猫也兼吃一些植物和野果,如粮食作物、幼杉树皮、独活秆、禾本科的草类和芷刺榛、猕猴桃、聚合果、山枇杷、丝栗等。
大熊猫,是我国的特有动物,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野外只分布在四川、陕西和甘肃三省的高海拔地区,栖息在海拔2500-4000米山区。
“大熊猫”其实是近代西方人给起的名字。1869年3月法国传教士、生物学家大卫(也有译为戴维)在四川省宝兴县一个李姓山民家收购到一张黑白相间的兽皮,西方动物学家发现这是新物种,就反复研究后确定了拉丁文学名。学过英语的人都知道,熊猫在英语中叫Panda,英语中它还有一个名字叫Cat Bear,中文译为猫熊,因为它的脸像猫,体似熊。当1944年12月大熊猫首次在重庆北碚的中国西部科学博物馆里展出时,展板说明文字的标题采用横书,名为“猫熊”。但当时汉字一般采用直书,从右往左读。这样一来,前来参观的群众凭习惯将横书的“猫熊”读成了“熊猫”,于是只好随俗,将错就错了。
而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诗经》、《礼记》对于熊猫叫貔貅(píxiū)、貘(mò)、白熊等等,当地的藏族同胞叫它杜洞尕(gǎ),彝族同胞叫它峨曲。在史籍中也有很多关于它的记载。
上世纪末,由于大熊猫栖息地减少、栖息地破碎化和竹子大面积开花等原因,野生大熊猫不足千只。随着国家对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力度的加大,截至到2021年7月野外数量已增加到1800多只,到目前为止全球人工圈养的大熊猫种群数量到达673只,十年增长近一倍。我国按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对濒危等级划分标准,于2021年10月把大熊猫从濒危级降为易危级,这标志着我国大熊猫保护工作卓有成效。
(徐新杰 河南省动物学会副理事长 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