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贵州梵净山,成熟的稻田分散在墨绿色的山岭间,像是在巨幅“幔帐”上绣了一片片金色锦缎。记者来到思南县塘头镇机场坝的稻田边时,几位村民正聚在一起议论。
“好家伙,个把小时就干了几个人一天的活!”
“听说只要用手机就能控制它怎么走。”
稻田里,一台红白相间的无人收割机正来回穿梭。由东到西,自南转北,山区小小的一片田,它走得边界分明。用稻穗填饱“肚子”后,它便驶到地头,把稻谷卸到卡车上,再回到田里。
“靠什么认路?”记者问。
“那两根天线。”一旁的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罗锡文指着收割机解释,“天线能接收北斗卫星信号。只要把田地的边界数据输入控制程序,系统就能规划出作业路径,再根据车上的传感器和卫星定位信息随时调整,误差不超过5厘米。”
说话间,眼前的田地已收割完毕。罗锡文打开驾驶室里的控制屏幕,细细介绍起来:“田里用机器无人作业,在平原地区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贵州丘陵山区多,要让机器在这儿帮大家干活,就得更精细些。好在如今高标准农田越建越多,再配上精准的卫星定位,8个‘无人农场’即将在贵州‘亮相’。人不下田也收粮的梦想,就快变成现实了!”
出品: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光明日报
记者:吕慎 陈冠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