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锋
中国农业大学
摘要:灾害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已成为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全面科学厘定灾害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不同灾种在不同时段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从短期和长期尺度厘清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对于综合减灾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现实价值。
“负负得正”的经典灾害经济学
灾害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始终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它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类生活福利状况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灾害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强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在中国灾害经济的理论研究始于于光远先生,他首先在国内提出灾害经济学概念,并尝试对其进行研究,将灾害经济学归于“消极经济学”或“负经济学”,把灾害经济学的经济效益叫做“负负得正”,即灾害造成的损失是一种负的经济效益,但灾害带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是一种正的经济效益。
局地性的灾害 全球性的影响
紧急灾难数据库(Emergency Events Database,EM-DAT)的数据统计表明:2000年以来,全球发生的自然灾害已经导致500万人死亡,8亿人受到影响。尽管通过工程性和非工程性的灾害管理手段降低了1980年以来的死亡人口和受影响人口,但巨灾的经济影响仍通过生产链、供应链等各种联络网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因此,产生了“局地性的灾害,全球性的影响”这一现象,且这一现状在全球贸易的快速发展和气候变化的持续加剧背景下更为凸显。
灾害对经济的正负影响
目前灾害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上存在三种观点,即长期的正面影响、长期的负面影响和无显著影响。但由于区域本底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特征,导致灾害对区域宏观经济的影响具有复杂性和差异性。灾害对宏观经济影响的核心问题,主要聚焦在灾害对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是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影响有多大、间接经济损失的预估等方面。
持“灾害对宏观经济有正面影响”的学者认为,所谓灾害对国家宏观经济危害论是不存在的,相反,灾后GDP增长率能够显著提高。基于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理论”,灾害虽然破坏了区域原有的物理的、有形的财富,但由于区域原有的基础设施、生产资料和设备等损毁,尤其是老旧设备更易受损。因此,灾后必须重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用于恢复和重建,一方面,老旧设备进行替换,会对整个经济增长及生产力发展带来长期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区域灾后的消费和投资的双重需求刺激,会在短期内极大地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复苏和超过以往速度的飞速增长。在发展中国家,飓风和地震可以促进工业增长;规模一般的洪水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甚至其它经济行业也有积极影响。
持“灾害对宏观经济有负面影响”的学者认为,1950年以来灾害发生较频繁的国家和地区,相比灾害发生相对较少的国家和国家,其经济增长率偏低。但持“灾害对宏观经济有正面影响”的学者则认为,1950年以来灾害发生频率低的国家大多是发达国家,而较不发达国家中有很多易发生灾害的国家,所以,低增长与高灾害发生相关的研究结果不具有科学性。持“灾害对宏观经济没有影响”的学者认为灾害不会对长期的经济造成显著影响,这是因为灾害的发生会同时产生负面和正面作用,而两种作用的大小近乎相等,能够相互抵消。
科学厘定灾害对经济影响的重要性及发展趋势
近年来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灾害经济案例表明,在灾害发生当年国家和区域的真实经济增长率下降,而在随后的年份中又显著上升,GDP在年度间大范围的变化可能意味着不单是直接的经济损失影响着经济增长,还有其他变量也在发生作用,例如国家大小、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国家开放程度、金融体系。一般而言灾害造成损失会随着受灾地区的经济扩张而增长。一方面,社会的抗灾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得到提高,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受损的风险也更大。自然灾害对经济增长具有短期的负面影响,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有限。灾害对宏观经济的短期影响主要研究灾害1~5年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长期影响则主要研究灾害发生5年后的影响。但无论长期还是短期影响,还是长期影响,灾害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都会因所研究的地区不同、时段不同、指标衡量不同,结果也不同。夸大或缩小灾害对国家和区域宏观经济的影响均不可取,因此,科学厘定灾害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
在灾害对宏观经济的研究方面,必须充分考虑受灾国家和地区的地理面积与国民经济、救灾的规模,也要充分考虑灾种差异与受灾时段与区域社会经济特征,更重要的是要科学考虑灾害对经济长期和短期的影响。对中国而言,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经过多次巨灾应对,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举国救灾模式。从灾害对宏观经济影响的理论和实践出发,中国需要从当前实际情况出发,基于灾害学、经济学等学科理论,分灾种、分时段讨论灾害对于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这对于促进灾害经济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同时,为减轻中国灾害风险、制定相关防灾减灾救灾政策以及建设有效的灾害管理体制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高度重视灾害对中国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中国自然灾害风险严重的地区覆盖了70%以上的城市和80%以上的人口。1990-2014年,中国自然灾害受灾人口由1990年不到3亿人增加到2014年4亿多人。每年因灾失踪死亡人口整体呈明显的下降趋势,除去2008年和2010年重大灾害年外,1997-2014年间中国因灾失踪死亡人口下降到每年3000人以下。应对能力的提升导致灾情相对降低。但风险和财富集聚效应明显,即高风险区与高人口密度区、高财富区密切重合,尤其城市群和沿海地区,一旦发生历史罕见巨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巨灾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依然严峻。2000年以来,随着社会经济中国年均受灾人口达到约3亿人次,紧急转移人口约800万人,倒塌房屋约300万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2000亿元。随着全球变化和社会经济财富的高度集聚,灾害系统都在发生急剧变化,包括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暴露度和脆弱性、孕灾环境的稳定性。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越来越成为中国学者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灾害对国家和地区宏观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决策者的重视。
化解灾害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的着力点
中国灾害风险的特征主要是小灾大害,难以预见的非传统灾害触发因素增多;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设防水平提升;预案逐渐完善,转移人口趋于减少;损失绝对量大,但比例减少;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抗灾的领域随承灾体的拓宽而有所拓展,且具有时空差异特征。在中国自然灾害对短期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为负,且经济水平高、抗灾能力强的地区会削弱这种负效应。自然灾害对长期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正,但自然灾害死亡率较高的地区长期经济增长的效果不明显。中国频发的气象水文灾害对短期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正,且教育水平、开放程度、交通状况的提升会增强这种正效应。化解重大风险形势和应急管理部成立背景下,未来中国减灾路径须依托人力资本建设,大力提升教育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提升物质资本,增强地区间开放程度,建设交通,逐步推广灾害保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