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状
玉溪市地处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具有种植优质烟草的自然环境条件,是国内外 知名的清香型优质烟叶的主产区,也是中式高档卷烟原料的核心基地,享有“云烟之乡” 的美誉。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家的扶持下,玉溪凭借这个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学习和 借鉴国外烟草产业发展的经验,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组织优质烟叶生产,培植 和建立了世界一流的卷烟企业,创立和开发了国内最有价值品牌的“红塔山”、“玉溪”等 名牌卷烟及其系列化产品,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以资源比较优势为基础,培植特色产业,开 发特色产品,快速发展地方经济的路子。半个世纪以来,玉溪烟草产业的发展,为玉溪市 的经济社会发展、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至2012年,玉溪市年生产总 值达1000.2亿元,烟叶及卷烟产值占41.28%;财政总收入403.7亿元,烟叶及卷烟税收占 76.56%,年上交国家财政 291.3 亿元;地方财政收入 112.4 亿元,烟叶及卷烟税收占 36.45%;烟农收入 (含政策补贴资金) 25.12亿元,按全市176万农民人口计算,人均交 烟收入1427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8.7%。 为巩固和提升烟草产业在国计民生中的战略地位,推进烟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入 新世纪后,玉溪市人民政府组建了烟草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市烟草产业办公室 在深入调查、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组织编制完成了《云南省玉溪市基本烟田建设项目规 划》和《玉溪市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规划》,划定了基本烟田保护区,拟定了中、长期发 展的战略目标,2006年至今,已组织协调项目资金23亿元投入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 夯实发展基础;为了确保烟叶的品质和风格特色,还经省技术监督局颁布了《玉溪优质烟 叶综合标准》、《玉溪有机烟叶生产技术标准》,规范了烟叶生产全过程每个环节的技术质 量要求;并相继组织完成了《玉溪烟叶》全国优质农产品地理标识的申报和认证工作。根 据国家农业部公布的资料,2012年列入国家优质农产品地理标识认证和保护的3210个品 种中,《玉溪烟叶》的综合价值相对指数为73.63,位居第53位,成为中国100个最具综合 价值的优质农产品地理标识之一。
二、问题
(一)烟叶生产的立地条件下降
优质烟叶生产不仅需要适宜的温度、热量、充足和煦的光照,全生育期还需要协调的 水份供给。为此,玉溪烟叶生产主要布局在坝区和水利条件有保证的山地上。随着市场的 拓展,新兴特色农产品的开发,云南冬早蔬菜、夏收蔬菜、花卉等市场需求量大、价格高 的农产品成为外销省外抢手的大宗农产品,烟叶生产的比较效益逐步下降。精明的烟农受 经济利益的驱动,自主调整生产结构,烟叶生产布局快速由水利条件、交通运输条件、生 产技术好的坝区向水利条件差、交通不便和生产技术差的山区、半山区旱地上转移,由优 质烟叶生产的最适宜区、适宜区向次适宜区、不适宜区转移。鉴于云南干湿季分明、雨季 来得迟、立秋后降温快的气候特点,山地烟叶生产受制于水,难以满足抗旱早栽、抗旱保 苗、以水调肥、早生快发、充分成熟落黄的需要。立地条件的变化,给玉溪烟叶的优质稳 产带来不利的影响。目前,玉溪烟叶已由过去的田烟占80%,转变为地烟占70%以上。
(二)烟叶生产的管理水平下降
烟草是技术经济作物,要求严格执行生产技术规范,才能做到优质适产高效。烟叶生 产转移到山区和半山区后,由于水利条件建设滞后,耕地分散,交通不便,劳动力不足, 为保证烟叶交售合同的完成,基层生产组织者和烟农不得不扩大种植面积以防不测,多数 地方烟草实际种植面积比计划种植面积一般都增加20-30%,以至单位面积上活劳动和物 化劳动投入不足,科技措施的到位率和实施质量下降。反映在广种薄收、粗放经营现象滋 长。最为突出、危害最大的是:移栽后盖膜代替中、后期管理,即不揭膜培土、不开沟排 渍、不薅铲除草的“以膜代管”生产方式。 为了保证有一定数量的田烟面积,玉溪采取租赁烟田给种烟大户连片经营的生产方 式,用统一机耕耙地、机械理墒、统一供苗、集中烘烤等措施,尽可能减轻种植大户的负 担,但是烟叶中后期大量的管理工作,常因劳动力价格高,大户不愿多请工,或农忙时节 难请到工而管理跟不上,技术产出水平比规范化栽培明显下降。
(三)优质烟叶品种纯度合格率低
玉溪市所产烟叶,90%是调供玉溪卷烟厂的。作为原料,烤烟品种是决定烟叶品质和 风格特色的重要因素。按照红塔集团卷烟配方要求种植需要的品种,是对红塔集团实施 “5211”品牌发展战略最具体、最基本的支持。为此,为保证清香型风格特色品种的种 植、提高烤烟品种纯度、作好规定种植品种的布局,是玉溪优质烟叶生产的中心工作之 一。生产实践中,不同的烟叶品种因其生理特性不同而有差异,有的易栽、易管、易烘 烤、外观色泽好,交售等级高,烟农喜欢种植;有的难栽、难管、难烘烤、生产技术要求 高,烟农多不愿种植。而红塔集团实施品牌差异化战略所需要的烟叶品种,恰恰是后者。 尽管生产过程中严格把“三关”,严“考核”,即把育苗关、移栽关、收购关,严格实行 “千分制考核”,但山区、尤其是边远地区烟农私自育苗、外地购苗、异地育苗,难以管 控,以至非规定品种仍然鱼目混珠收贮入库,影响了烟叶的可用性和卷烟品质特色和质 量。 - 91 - (四)山区地烟田生态环境恶化
烘烤烟叶需要大量的燃料,大致是烘烤出1千克干烟叶需要木柴 4千克或者标准煤 1.5千克。烟区向山区、半山区专转移后,由于交通不便,烤煤难以运输,煤价涨幅快, 加上烟农为降低生产成本,随意砍伐林木作燃料,林地覆盖率下降,植被破坏既影响气候 又加剧了水土流失。据调查走访,过去一段时期,有的山区“以煤代柴”比重高达 50-60%,其生态破坏的严重程度可想而知。进入山区、半山区可以看到,凡种植烟草历 史越长,生态环境破坏也最严重。
由于烟区向次适宜区、不适宜区转移,这些地区普遍采用地膜覆盖,以达到增温保水 的效果。由于长年连作,年年覆盖地膜,地膜难以分解,回收困难,土壤残留地膜愈来愈 多,土壤生态环境破坏加剧。
更为甚者,前些年为便于调控氮、磷、钾比例,烤烟生产上不准施用农家肥,只能施 用无机肥,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减少,土地生产力也随之下降。
进入新世纪以来,玉溪市针对上述问题,采取经济、技术、行政的手段,做了大量的 转化工作,收到一定的效果。但要恢复烟区原有的生态环境条件、确保烟叶生产的可持续 发展,依然任重道远,不可掉以轻心。
三、建议
(一)执行优质优价政策,让烟农有盼头,自觉自愿种烟,产好烟
玉溪的优质烟叶,不仅受到消费者与市场的欢迎,也得到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烟草专卖 局的认可,玉溪烟区成为全国烟叶收购的三个“一价区”之一。但是,目前价区之间定价 的价差很小,只有象征性的意义,难以体现优质优价的原则。在比较效益低的情况下,如 果没有行政干预,层层考核,即使过去生产条件好,交通方便的地方,能谋善断的农民不 愿意种烟,就是现今改善了生产、交通运输条件的新烟区,会算经济账的新烟农也正在转 手经营其它经济效益更好的经济作物。为此,要推进玉溪烟叶可持续发展,保护《玉溪烟 叶》的优质农产品的品牌,需要从价格政策予以引导,合理定价,真正体现优质优价,让 烟农的利益在整个烟草产业价值链中得到体现。
此外,为了满足加工企业对特需烟叶品种的需求,也要靠经济手段提高收购价格或加 大品种补贴的办法,引导烟农种植,也要实行优质优价政策。事实证明,行政干预,强迫 命令,围堵截卡收效甚微。
(二)继续完善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山地烟生产条件
山地种烟受制于“天”,受制于“水”,这是玉溪发展优质烟叶首要的制约因素。没有 完善的水利设施:育苗难以集中,不便统一管理和供苗;也难以实施早栽,不仅错过了 4-6月优异的光热条件,也避不开入秋后的低温冷害;特别是移栽抗旱保苗费工费时,劳 民伤财,也满足不了烟株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水份的需要,不利烟株稳健生长和烟叶质量 提高。
山区、半山区地块分散,高低悬殊,农田作业劳动强度大。改善以水、路为中心的生 产条件是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
(三)制订更为严格的管理措施,维护和恢复烟区的生态环境条件
一是加大烤煤补贴政策,改善服务,保证烤煤供给,禁止用柴烘烤;二是加强督促检 查,凡是不用燃煤作燃料的村寨一律不准栽烟,凡是用柴作燃料的,一经发现又不改正 的,坚决取消种烟资格;三是已划定为烤烟生产不适宜区和次适宜区的区域,不得安排种 烟计划和生产指标;四是凡是使用地膜覆盖保温保水、又拒不揭膜的区域,不得再安排烤 烟种植;五是不能划片轮作的区域,实行严格的区域间隔年种植计划,避免连作,以利地 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