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儿童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这与儿童户外活动过少和膳食维生素D摄入量严重不足有关。维生素在人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项调查显示我国0-3岁、4-5岁、6-8岁、9-11岁、12-17岁和18-23月龄婴幼儿过去1周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的比率分别为27.0%、30.1%、43.8%、38.5%、35.2%、33.4%,规律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至关重要。小编将从维生素D的来源、补充方式、注意事项等方面一一阐述。
维生素D的来源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只有很少的食物天然含有维生素D(但多脂鱼的肝脏除外),因此紫外线光照下的皮肤合成是人体最主要的维生素D来源。母乳的维生素D含量也很低。皮肤合成是维生素D的主要天然来源。阳光暴露不足的个体(尤其是婴儿)需要通过强化食品或补充剂来补充维生素D。
补充维生素D补充途径
户外活动:阳光照射为人类提供了90%以上的维生素D,建议尽早带婴儿到户外活动,逐步达到每天1-2 h,以散射光为好,裸露皮肤,无玻璃阻挡;6个月以下的婴儿应避免在阳光下直晒;儿童户外活动时要注意防晒,以防皮肤灼伤。
多晒太阳是预防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简便、有效措施。即使充分暴露在阳光下,儿童也无法在深秋、冬季和早春期间在皮肤中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因此,在这段时间内,只有通过前一个夏季积累的内源性储备或外源性补充才能维持。春夏秋季每天中午11点到下午3点去晒太阳15分钟~20分钟,一周3次~4次,尽量暴露腿、胳膊、脸。
进食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三文鱼、沙丁鱼、金枪鱼、蛋黄和奶类及其制品中均含维生素D,有条件可选择强化食品,婴儿配方奶粉会强化维生素D,市面也可见AD强化液体钙奶,橙汁也会强化维生素D。膳食摄入指导儿童多补充含钙丰富的食物,例如牛奶及奶制品、豆制品、虾皮、紫菜、海带、海产品和蔬菜等。
维生素D制剂:为预防佝偻病,建议新生儿出生后应尽早开始补充维生素D,每日400-800IU,以预防维生素D缺乏及不足,保证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针对高危因素可采取主动阳光照射、维生素D补充、食物强化等策略提高维生素D摄入量。
哪些人群尤其需要注意维生素D的补充
自出生1周开始,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多胎儿口服维生素D制剂800 IU/d,3 个月后改用口服维生素D制剂400IU/d;如果用早产儿配方奶粉者可口服维生素D制剂400 IU/d。
建议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每日应补充维生素D 400-800 IU/d,以促进疾病恢复,免疫力提高,降低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风险。
建议腹泻病程期间,儿童应补充维生D 400-800IU/d,以补充腹泻期间消耗掉的维生素D,有利于腹泻症状的恢复,降低腹泻的发生风险。
建议存在缺铁性贫血及铁缺乏高危风险的儿童,每日应补充维生素D400-800IU/d,降低铁缺乏的发生风险,提高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效果。
易罹患维生素D缺乏的风险且病情严正程度与维生素D缺乏程度呈正相关。建议每日补充维生素D400-800IU,将有助于改善患病儿童的营养状况、减少维生素D缺乏风险改善慢性病的预后。
注意:(1)巨大儿、户外活动少以及生长过快的儿童在用维生素D制剂同时,根据膳食钙摄入情况酌情补充钙剂,达到营养素推荐量要求。(2)平时若发现有以下问题,也要怀疑维生素D缺乏的可能性:常出现炎症或感染炎症后不易好;感觉抑郁,特别在冬季;总觉得累;关节疼痛,四肢无力;感觉肌肉疼。
维生素D中毒
维生素D制剂比较安全,但存在下述情况时需要警惕维生素D中毒:(1)婴幼儿每天摄入2-5万IU,连续数周或数月,可引起中毒;(2)部分患儿对维生素D敏感,每天服用维生素D 4000IU,经1-3月后也可能出现中毒症状。维生素D中毒的表现:食欲减退,甚至厌食、烦躁、哭闹,多有低热;多汗、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
越来越多的家长朋友重视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但每个宝宝的饮食结构不同,年龄不同,需要强化维生素D的量也不同,需要结合自己宝宝的情况科学补充维生素D。
参考文献
1.《中国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2.儿童与青少年的维生素D不足与缺乏。
3.维生素D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