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网络技术、物联网、虚拟现实、信息化、智慧制造等高新技术方面,我国的技术创新中不乏让世人惊艳的亮点。这些技术创新不断打造着面向未来的新经济,并推动我国在新一轮技术变革与生产转型过程中实现弯道超车。回望日新月异的中国高科技创新之路,从模仿到创新,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我们推出的《从模仿到创新,中国高科技如何走向世界》系列,正是一部意在回望历史、展望未来的作品。在该系列策划中,相信您将能体会到从筚路蓝缕到独步桥头的中国高科技发展历程。
第一节“两弹一星”的辉煌
我国“两弹一星”的伟大事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这一系列成就意义非凡,是中华民族全体取得的伟大进步,更像丰碑一样永远矗立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每当我们回顾这一段历史,就会有人提出疑问:当年的中国百废待兴,为什么要在这种时候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发展“两弹一星”呢?当时科技极度欠发达的中国,是如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掌握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呢?研制“两弹一星”究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20世纪50、60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1945年,美国向日本广岛投掷的核武器,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进程,也揭开了全球核竞赛的历史序幕。
当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压在中国人民头顶上的“三座大山”被彻底推翻,民族独立和自主建国的伟业得以实现。然而此时的形势却是国内百废待兴、国外强敌环伺,刚刚站起来的中国人民仍然步履蹒跚。在那个时期,以美国为主的敌对势力,勾结其他敌对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反共政权,凭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出来的军事、经济力量,对刚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全方位的封锁,企图将新中国扼杀于摇篮之上。于是,新中国刚建立,战火便烧到了鸭绿江边。
后面的历史大家应该也有所耳闻,中国人民志愿军凭借着高度的军事素质和顽强的意志品质,没有让美国人在朝鲜讨到便宜,更为新生的共和国赢来了全世界的尊重。但中国人民建设家园的美好愿望,却始终受到来自外部势力的侵扰和干涉。中国需要和平,但和平不是乞求来的,需要盾牌来保卫。国际环境的险恶、民族自强的需要、建设国家的愿望,都逼着我们不得不向“两弹一星”这样当时世界上最顶尖的科技成果发起冲击。面临着严酷的政治环境、暴力胁迫和核讹诈,以毛泽东同志为中心的中国第一个中央领导集团,毅然做出了独立自主发展“两弹一星”的重大战略决定。
1956年春,中国坚定地踏上了研制导弹、原子弹的漫漫征途。面对我们从未涉足的空白领域,科研人员最初的计划是借助同阵营苏联的导弹技术,从仿制起步。1957年10月15日,中苏双方达成技术合作的协议,确定了由苏方向我方提供苏联原子弹的设计样品和技术图纸材料,同时提供给中国导弹的试验样本和技术设计数据材料等。合同签署后,党中央成立了以钱学森为主要领导的国家导弹与核武器研究所,包括任新民、屠守锷等在内的一大批科研人员都汇集到国家导弹研究所,开始进行导弹与核武器的研发设计、测试与制造、勘测靶场以及建设国家特种试验部队等工作。并经过仿制苏联所使用的教学与研究弹P-1和P-2,终于产生了后来的中国第一枚导弹——“东风-1号”。
疾风知劲草。成千上万的解放军、高校研究生、工厂职工和科技人员,先后赶赴戈壁滩安营扎寨,在沙碛上支起了大帐、搭起锅架,冒着酷暑严冬,顶着扑面的沙尘暴,打响了这场科技求生之战。历经两年多的艰苦奋斗,在浩如烟海的戈壁滩中,矗立起了星罗棋布的工厂大楼,飞机场、射击战场、技术室、工厂、铁道、公路、医院、礼堂、通讯设备,甚至还有广阔的军事活动区。国家导弹实验基地终于奇迹般地建立起来了。
1960年7月,正在各项任务按计划地紧张展开,且导弹也运抵发射场时,苏联政府突然撤去了在导弹研究所工作的所有人员,而且带走了由他们掌握的所有技术材料。
失去了最有力的援助,让我们不得不调整原有的研究计划。可即便如此,我国建设“两弹一星”的决心没有变,脚步没有停。对于中华民族而言,“两弹一星”的研制之路是一条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奋斗之路。苏联专家撤离后的半个月,利用国产液体燃料的苏制导弹就在我国西北顺利完成发射。1960年11月5日,我们又顺利地发射了第一枚导弹。这一系列成就,标志着我们初步掌握了导弹技术,可这对于中国而言,还远不到能够停下来歇歇脚的程度。
苏联撤离专家后,党中央更加下定决心,一定要自力更生攻克核能技术难关。许多专家学者和技术骨干,从全国各地奔向核武器研究与实验的最前沿。正像钱三强先生所说的:曾经以为是重重困难的最后关头,竟成了我国人民干得最欢、最津津有味、最舒坦的黄金阶段。
核武器技术比导弹更为复杂。1958年9月底,用于进行核科学实验的重水反应堆与回旋加速器建成运行。虽然它们的顺利投入使用与苏联援华专家密不可分,中国总算也有了属于自己的综合性核科学研发基地。根据中苏协定,苏联方面许诺向我们提供核武器的基础科研产物,例如教学模型和部分科技资源。苏联很清楚它们正是中国的急需,然而在1959年6月下旬,援助没来,反而是暂缓援助的通告让中苏的核技术合作就此终结。为了让大家牢记这段历史和1959年6月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我国第一个核武器工程的内部代号也便因此而被命名为“596”工程。
核弹爆轰试验中,关于理论计算方法的问题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在国外严格限制的前提下,我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没有实物、没有图纸、没有数据、没有经验,邓稼先和他手下仅有的十几个人,完成了大量的计算。他们夜以继日,用一双双手演算出中国原子弹的各项参数。爆炸力学、中子输运、热核反应、原子核物理,随着这些科技难关都被一项项地攻破,中国核试验工程逐步走向正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全球第五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就此诞生。在不到三年后的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也成功进行了空中爆炸试验。两弹的先后成功,标志着我国从此跨入有核国家行列,帝国主义对我们进行核讹诈的日子,即将一去不复返。
在中国尖端项目研制“缩短战线”政策调整中,国家为了集中力量搞两弹,将人造卫星研制工作暂时放到了一旁。当两弹事业告一段落后,人造卫星研究再次提到了议事日程。1969年底,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首次升空虽然遇到了挫折,但很快就在1970年1月30日再次升空。好事成双,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也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成功。从此,全球第五个拥有人造卫星及其载具技术的国家登上历史舞台,中国人从此开启了和平利用宇宙、探寻宇宙秘密的新篇章。
从两弹一星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我国尖端科技事业的发展路子不同于美、苏等国,从开采、冶金、机械加工以及最原始的理论研究,几乎都是在简陋条件下完成的。中国的科研人员,最大程度地利用手中极端有限的资源,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完成了从学习模仿再到吸收创造的转化,进而摘取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两弹一星”工程的辉煌伟业可以说是这其中最典型的一个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