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希望将来在南海的珊瑚岛礁,大家下到海里,可以欣赏五彩斑斓的漂亮砗磲。这不仅能够恢复资源,还能发展出一个新产业——砗磲生态旅游。”
砗磲究竟是怎样的“佛系”生物?长期致力于砗磲这一贝类生物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喻子牛在一场公开演讲中介绍,砗磲因像“车渠”而得名,可一辈子不摄食。由于其具有较高的观赏、生态及经济价值,正遭遇灭绝危机。2016年,由喻子牛所领衔的团队在国内首次成功人工繁育砗磲,克服了近亲繁殖、变态效率低等难题。在此基础上,未来砗磲养殖将成为完全绿色的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喻子牛也呼吁,希望大家一起保护海洋,守护海洋生物。
砗磲可一生不摄食,“佛系”说法由此而来
人们熟悉陆地生物,但对海洋生物相对陌生,实际上海洋生物比陆地生物种类更为丰富,如常见的鱼类、海龟、珊瑚等。其中,海洋贝类的种类十分丰富,形状各异、多彩斑斓。砗磲作为一种贝类,在喻子牛研究看来,它色彩鲜艳、个头大,有“贝王”之称。贝壳表面有四、五道较深的沟槽,像古代马车经过泥泞道路后留下的“车痕”(“车痕”也称“车渠”),加之贝壳坚如石头,在“车渠”两边加上“石”字,“砗磲”的写法由此而来。
砗磲自身鲜艳的颜色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喻子牛在演讲中解答了其中的原因。“砗磲本身除了有色素和虫黄藻之外,它的体内还有大量的虹彩细胞。虹彩细胞有片层结构,可以对光进行衍射、反射、折射,砗磲形成像蝴蝶翅膀、甲壳虫壳、鱼鳞那样鲜艳的色彩。”
砗磲是如何进食的呢?“它要吃的海洋里面的食物是从进水孔被水流带进去,食物被留下食用,水从出水孔再流出来。”喻子牛介绍道。砗磲与虫黄藻共生,虫黄藻利用砗磲排出的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为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营养物质提供给砗磲;而砗磲则给它提供玻璃暖房式的“住所”、庇护以及光合作用原料,二者互惠互利、不离不弃。
砗磲之所以被称为“佛系”生物,是因为只依靠虫黄藻为其提供营养即可生活,一生不摄食。喻子牛说,“这就像科幻小说提到的,未来人类可能不吃食物,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就可生存。目前人类暂时做不到,但砗磲早就做到了。”
砗磲观赏、生态及经济价值高,但正处于灭绝危机
据介绍,砗磲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价值。砗磲可造礁、护礁,它的大壳可形成多个小的生态系统,为其它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繁育场所;它还可以抵抗海浪、海流对珊瑚岛礁的冲击与侵蚀,保护岛礁的安全。砗磲体内共生了上百万的虫黄藻,虫黄藻作为初级生产力,是光合作用的源头。
同时,喻子牛也介绍,砗磲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水族箱中可与小丑鱼、珊瑚等海洋生物放在一起观赏,也可像太平洋岛国利用砗磲在特定水域打造生态旅游,浮潜或潜水都可欣到赏它。由于砗磲受到市场追捧,玉化后的砗磲壳可雕刻做成工艺品,喻子牛及其团队担忧砗磲的经济价值会对相关资源产生破坏,造成其消失较快或减少较多的状况。
过去,社会上产生了对砗磲过渡捕捞和利用的情况,许多珊瑚岛礁的砗磲都被人工盗挖走,危害了整个珊瑚礁生态系统。喻子牛及其团队当前的任务就是对砗磲进行人工繁育研发,将被破坏的珊瑚岛礁及砗磲区域、种群、数量进行恢复,重现往日的辉煌。他提醒着人们,“砗磲是国家保护动物,国家法律禁止砗磲、砗磲壳及工艺品的交易行为。”
砗磲人工繁殖的现实困境——近亲繁殖、变态效率低
砗磲人工繁殖并非易事,排卵、排精时间不确定性,近亲繁殖,虫黄藻未能自然植入,变态效率低或失败等问题困扰着喻子牛及其团队。
由于砗磲是雌雄同体的生物,个体内既有精巢,又有卵巢,成熟的个体既可排放精子,也可排放卵子,繁育过程中砗磲排卵、排精的时间该如何掌握?这是喻子牛及其团队在研究砗磲人工繁殖任务时面临的第一道难题,他们经常定好闹钟,半夜等待它产卵和产精。
同时,砗磲近亲繁殖的问题也困扰着他们,砗磲个体内的精子和卵子受精,会导致后代生活力弱或者死亡。喻子牛及其团队想到了解决办法,“一个砗磲排放完精子,马上把它搬到另一个水槽里,然后再让它排放卵子,最后让来自不同个体的精卵互相结合。”
在大规模人工繁殖的过程中,砗磲并不能在自然状态下摄取虫黄藻的难题也存在。喻子牛介绍道,“如果虫黄藻不能进入幼虫或是进入幼虫的数量较少,研究就等于失败,因为比例太低。”将虫黄藻高效地植入砗磲体内亟待解决。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们观察、研究出将收集起来的虫黄藻通过浸泡逐渐进入砗磲幼虫体内的办法,同时对温度、盐度、光照进行最优控制,成功将虫黄藻植入到砗磲幼虫体内。
喻子牛还介绍,“砗磲幼体从游泳变成固定在海底的成体状态,形态变化过程称之为变态过程。”变态过程是最容易发生大规模死亡、使人工繁殖失败的环节,团队经研究发现,光线过强使砗磲变态效率低或失败,所以解决办法是通过拉上遮帘网以减少光照,再控制温度、盐度,达到比较适宜的条件,使变态效率提高。优化以后,砗磲变态率达到30%,生产力得到明显提高。
砗磲繁育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个难题,养殖系统玻璃缸水槽内有着许多丝状藻,丝状藻过多会缠绕砗磲幼贝,时间一长会导致其死亡。喻子牛及其团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通过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将适当大小、数量的马蹄螺和海兔放到培育砗磲幼贝的水槽里,二者帮助将丝状藻逐渐清理干净,既省力,又提高效率,使砗磲人工繁育达到良好的效果。
2016年国内首次成功人工繁育砗磲,将发展为绿色产业
经过几年的努力,2016年,由喻子牛所领衔的团队在国内首次成功人工繁育砗磲,解决了虫黄藻植入、附着变态率提高、稚贝培养等系列关键技术,突破了砗磲幼虫变态率极低的瓶颈,这是保护砗磲的一大进步,国外媒体对其进行关注并报道。
喻子牛表示,其团队成功繁殖后,希望人工养殖更多砗磲,进行资源恢复,扩大养殖范围。有了人工繁育的砗磲,会进行放流增殖,将它们放到原来生活的岛礁,自我生长、繁衍,还要对它们进行检查、呵护,直到能够健康成长。“实际上,砗磲养殖在未来应该是很有前途的产业,它可以像植物利用光合作用一般生存,就像海底的森林一样,利用光来生长,不消耗其它生物和饲料,不产生任何污染,是完全绿色的产业。”
“我们希望将来在南海的珊瑚岛礁,大家下到海里,可以欣赏五彩斑斓的砗磲。这不仅能够恢复资源,而且还能发展出一个新的产业——砗磲生态旅游。”喻子牛也呼吁,希望大家一起保护海洋,守护海洋生物,让海洋生物更加丰富多彩,繁衍更加兴旺。
喻子牛,主要从事海洋贝类砗磲的研究。2004年底入选中科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进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工作,任责任研究员,海洋动物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学科组长,博士生导师。现任应用海洋生物学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湛江海洋经济动物实验站站长。多年来承担和参与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包括863课题、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