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生物航煤:废物利用,飞上蓝天

科普中国-绿色双碳
聚焦绿色低碳技术理念 科普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收藏

我国有这样一套生物航煤工业装置,它每年能能“吞”掉大约10万吨沟油”,再“吐"出4万吨至5万吨清澈的生物航空煤油。

生物航煤是指以可再生资源作为生产原料的航空煤油,原料的主要来源包括餐饮废油、动植物油脂、农林废弃物等。与石油基航煤等传统化石燃料制造的航煤相比,生物航煤燃烧虽然也会排放二氧化碳,但是其生产原材料在生长过程中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在生产过程中除了精炼环节外,几乎不额外耗能,与石油基航煤等传统化石燃料制造的航煤相比,生物航煤燃烧虽然也会排放二氧化碳,但是其生产原材料在生长过程中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在生产过程中除了精炼环节外,几乎不额外耗能,全周期中可以减少约5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且这样生产出来的生物航煤不需要对现有的飞机发动机进行改造,节省人力物力。我国从2006年就开始进行生物航煤的研发探索,以实现节能减排等战略。

菜籽油、棉籽油、棕榈油,以及酸化废油、俗称“地沟油”的餐饮废油等都可作为生产生物航煤的原料。每年我国至少会消耗几千万吨食用油,如果能把餐饮废油充分利用起来,不仅节能减碳,也更大程度上确保了餐饮行业的卫生质量,可以有效避免地沟油的二次餐饮使用。

生物航煤与石油基航煤比较来看氧元素的含量差异很大,石油主要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含氧量低于0.1%;而“地沟油”等生物油脂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且含氧量高达10%—15%。氧分子直接影响炼化装置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我国创新研发出了专用于高氧原材料的催化剂和工艺,使得催化剂的脱氧活性、选择性和氢耗可调,整体反应可控。

2011年12月,生物航煤产品“1号航煤”问世。2013年4月24日凌晨,第一架使用生物航煤的飞机在上海虹桥机场试飞成功。2014年我国取得了第一张生物航煤适航证,随后2015年进行了国内航线从上海至北京的首次商业飞行,2017年更是一举尝试了跨洋飞行。自此,我国成为了亚洲第一个、世界第四个拥有自主研发生物航煤技术的国家。而2020年8月,中国首套生物航煤大型工业化装置在镇海炼化建成,2022年6月,我国生物航煤首次实现规模化工业试生产。

在“双碳”目标下,生物航煤的前景光明。研发并推广使用生物航煤,既是国家战略,也是国际趋势。不仅使能源的供给更加多样、更加安全,也会让蓝天更洁净。

中国科协科普部

新华网

联合出品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