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犯了案却若无其事,测谎仪能拆穿精湛演技吗?

星空计划
原创
星空计划运营团队账号:活动信息发布、创作者培育计划作品发布等
收藏

唐义诚

童话故事里,匹诺曹一说谎鼻子就要长一寸。虽然是童话故事,但是科学证实,人在说谎时生理上的确会发生一些变化。在刑侦中,利用测谎技术辅助查案是常见的手段。说起测谎,我们不免有很多问号。譬如:测谎技术是怎么起作用的?有人可以骗过测谎仪吗?测谎是否会冤枉好人?今天,就来一探究竟。

其实,早在公元前1000年,智慧的古人就发明了不少“土味儿”测谎术。比如印度人的嚼米法。他们观察到这样一种现象——恐惧会导致个体的唾液分泌量减少,并基于此设计出让犯罪嫌疑人咀嚼干米之后再吐出来的“谎言”测试方法。还有印度的圣猴法,传说说谎者一摸圣猴的尾巴,它就会叫;而诚实者一摸再摸,圣猴都会安安静静。实际上这是利用心理学原理让说谎者“中招”。法官审案时将尾巴上涂了碳粉的猴子置于黑屋,让嫌疑人逐一进屋摸猴子尾巴。说谎者心虚不敢摸,而诚实者坦然,照摸不误,结果手上有碳粉的人自然就没有嫌疑了。

尽管上述测谎方式有一定合理性,但在现代人的眼里总的来说都很荒唐。测谎仪的发明是谎言识别技术告别“土味儿”走向科学化的标志。你也许不知道,现代测谎仪是由漫画角色“神奇女侠”(Wonder Woman)的创作者威廉·莫尔顿·马斯顿(William Moulton Marston)发明的,看过神奇女侠的小伙伴会对“真言套索”印象深刻——当坏人被这个金色套索困住时就会把事件真相说出来。 当然,马斯顿发明的测谎仪没有漫画中那么神奇,它其实是一套监测植物神经反应的电极系统。

最常见的测谎仪包含3种生理信号的记录:一般显示在屏幕顶端的是呼吸信号,分别由胸腔绑带和腹腔绑带记录,显示在屏幕中间的是皮肤电反应的波形图,脉搏信号的波形则显示在屏幕底端。

使用测谎仪时,从前一个问题的回答结束,到下一个问题的提问开始,间隔时间的设置可以给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充分的反应时间,以便在测谎仪的屏幕上显示出更加明显的反应波形,且被检测的目标对象回答问题时只能回答“是”或“不是”。 人体处于不同情绪状态时,脉搏与呼吸都会有明显变化,一个人说谎的时候内心不可能排除的杂念就是担心自己的谎言被识破,而脉搏与呼吸的变化是重要的指标。除了脉搏和呼吸的变化,被称为“第三类接触”的皮肤电也是测谎仪的记录指标。这项指标由费利和塔察诺夫首次发现,表现的是机体受到刺激时皮肤电传导的变化。汗腺是人体汗液的产生地,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或者紧张状态时,人体温度会升高,心理活动加剧,促使汗腺分泌汗液。在汗液的作用下,皮肤导电能力会有所变化,这是皮肤电测谎的基础。举个例子,一个人说谎时,心情紧张,造成汗液增多,这时皮肤电阻减小,皮肤电流将会增加,这时皮电的幅度就会增加,这个隐秘的“小紧张”就被灵敏的测谎仪发现了。

千谎百计——测谎仪的“尴尬”

然而,随着测谎技术的普及,一些针对测谎仪的反制方法也应运而生。

以fMRI测谎技术为例,有些被试会故意通过摇头来引起fMRI信号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会导致明显的信号噪音,在接受扫描期间,如果在不同时间点做这些事情,就足以让数据失去价值。此外,乔治·加尼斯及其同事在2011年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尽管他们能非常准确地检测出受试者的出生日期,但受试者如果在看见他们生日以外的日期时运用一个简单的对策——想象一种特定的手指运动(激发相应的大脑活动),就会使准确率降低到33%。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天生说谎者”拥有对测谎仪的免疫能力,这类人被称为“精神变态”(psychopath),他们对犯罪没有任何羞愧感且对他人没有同情心,越暴力的事件越能让他们兴奋。更可怕的是,精神变态者前额叶和边缘区异常(特别是控制恐惧反应的脑区),负责预计痛苦的杏仁核不会正常地向中枢神经系统发送必要的恐惧信号,这意味着他们不会在说谎的时候产生紧张、担心等情绪,自然也就无法有可检测的生理信号。所以,虽然许多恶性犯罪是精神变态者所为,但是在刑侦中对他们的测谎尤为困难,他们性格的缺陷反倒成了对抗测谎仪的最佳武器。

无谎言的未来——实战级的谎言识别

为了突破测谎技术的瓶颈,测谎研究者发明了更多的测谎技术。譬如:审讯人员要求受测者同时做另一项任务,增加受测者的认知负荷(Imposing Cognitive Load,ICL)。一般而言,说谎者由于需要虚构情节,其认知负荷本来就会高于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增加认知负荷,容易让受测者自乱阵脚。以色列海法大学研究员吉尔·卢里亚(Gil Luria)博士和萨拉·罗森布拉姆(Sara Rosenblum)博士要求测试志愿者用带有压力传感器笔尖的电子笔在电子触屏上写两段文字,一段是真实的,一段是编造的。当志愿者书写文字的时候,研究人员对其握笔的压力大小、笔画的长短、字母的高度和宽度以及写字时提笔离开触屏的时间进行监测。结果显示,当测试者撒谎的时候,他们在电子触屏上落笔的力度要略大一些,此外笔画的长度以及字母的高度和宽度都有明显的不同。 相比于其他方法,笔迹测试不会引起受测者的防备心,更容易捕捉真实心理活动,同时,笔迹测试给出了测试过程中的各种指标标准,可以通过这些标准值进行客观判断,从而有效避免了人们主观臆断所带来的测试偏差。

尽管测谎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和科技的加持,但是依旧不存在所谓“完美”的测谎设备,谎言与测谎的斗争还将继续下去。我们有理由相信,让谎言无可遁形的技术终究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毕竟,科技本就始于人性的美好,它也本应给人类创造更好的未来,不是吗?

审核: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副教授 毛利华

文章由科普中国-星空计划(创作培育)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640.png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评论
买买提艾力马木提05
庶吉士级
尽管测谎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依旧不存在所谓“完美”的测谎设备,谎言与测谎的斗争还将继续下去。
2023-01-16
内蒙古四子王旗
大学士级
我认为,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测谎技术只能有限度的识破谎言。
2023-01-16
传承解惑
大学士级
尽管测谎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依旧不存在所谓“完美”的测谎设备,谎言与测谎的斗争还将继续下去。
2023-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