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路娃航海记 第四集 天上的灯塔

中国航海学会
弘扬航海文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团结和组织航海科技工作者。
收藏

走出倶乐部,天黑透了。满天星星眨着眼睛。忽然间,一颗流星拖着耀眼的长尾巴坠在黑沉沉的海里。

“别吵。”路娃摆着手,说,“我正在寻找灯塔呢。”

婷婷见路娃全神贯注的样子,笑着说:“你真傻,这里没山没岛,哪里会有灯塔。”

“海上没有灯塔,黑咕隆咚的船咋开 呀。”提起灯塔,路娃显出权威的样子, 说:"灯塔是航船的眼睛,没有灯塔大轮 船就像瞎子摸路。”

婷婷不甘罢休:“瞧,海上没有灯塔 大轮船不是照样开吗?”

“……”路娃没词了。

恰巧这时方欣叔来找他们,给路娃解 了围。

方欣叔说:“大轮船在大洋里航行, 远离陆地和岛屿,常常几十昼夜不见陆地 的踪影。除利用现代的人造卫星导航外, 只好依靠'天上的灯塔'指路了。”

“天上的灯塔!?”婷婷打断方叔叔 的话,怀疑地说,“准又是神话故事。” 方叔叔摇摇头:神秘地指着头顶的星星说:

“喏,那一颗颗亮星就是一座座灯塔。古时候,在指南针发明前,我 们祖先航海就是用星星判别方向的。”

“对啦。”路娃不等方叔叔说完,忙说,“去年学校暑假野营,夜间行 军就是用星星指路的。老师说北极星在北方,找到北极星就有了方向。”

方欣叔告诉他们夜空的星星有很多。人们就选一些方向比较固定、位置变化小的星星 来判断方向。古时候把这些星星的位置画在“星位图”上。后来科学发达了,把这些星又 画在特殊制作的“天文图”上,像陆地的灯塔一样标明它们的位置。海员叔叔找到它们如 寻找陆地的灯塔一样。海员叔叔管这种方法叫作天文定位。

路娃和婷婷望着满天星星,它们像无数灿烂的珍珠密密麻麻地撒在漆黑的天空,有明 有暗。有的几颗排在一起,有的稀稀拉拉连成一串,有的紧紧地聚在一块。

路娃说:“海员叔叔怎样寻找'天上的灯塔'呀?”

“有办法。”方欣叔说,“你们听说过'牛郎与织女'的故事吗?”

路娃说:“听过。是个美丽的神话故事。”

婷婷接着说:“故事说天上有个仙女叫织女,私自下凡和地上的牛郎结成了夫妻。后 来被天宫里的王母娘娘拆散了。还用玉簪划了条天河,把他们给隔开了。叔叔,对吗?”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喜鹊飞来给他们搭桥,那时他们才能相见哩。”路娃补充说。

方欣叔连连点头,指着头顶一条光环说:“这是银河,就是神话里的天河。喏,天河 两边各有两颗亮星,一颗是牛郎星,一颗是织女星。”

接着方叔叔告诉他们,古时候,人们根据星星编排的形状,编了许多有趣的神话故事, 来帮助人们认识星星。还按星星连在一起构成的图案起了名字。比如有的像展翅飞翔的天 鹅,叫天鹅星座,有的像只大蝎子就叫天蝎星座。这样识别、寻找起来就方便了。

方欣叔边说边把头顶的星星指给他们看,最后指着北方上空像勺子样的星座,说:

“这是有名的北斗星座。形状像只大狗熊,学名叫作大熊星座。顺着勺口五倍距离的地方有颗星就是北极星。”

路娃和婷婷按叔叔办法找到了北极星。

婷婷兴奋地唱起来:“北极星,亮晶晶,找到北极星,骑马上北京。”

路娃也笑了:“找到北极星,大轮船就不会迷航了。”

方欣叔说,用星星导航和用陆地上的灯塔物标导航,都是比较原始和古老的航海方法, 常常受到天气和时间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线电导航已经普遍用在航海上。现 在有的远航轮船上装有人造卫星导航设备。天上的导航卫星形状远看像只靖蜒,近看像只 吊扇。连续不断地发出信号,船上接收机把这些信号收下来,荧光屏上就会出现轮船在海 上的位置了。

说话间,头顶忽然有颗闪亮的星星迅速朝东方移去。

婷婷忙问:“叔叔,瞧,那是啥星?”

“那就是人造卫星。目前天上人造卫星很多:有气象卫星,有考察卫星,也有导航卫 星。白天看不清,夜里太阳光反射到上面亮得很。现在我们国家也有了导航卫星,航海更 方便了。你们应该好好学习,为祖国科学事业多做贡献。”

路娃默默地点点头,暗暗下定决心,将来一定要为祖国航海事业多做贡献。

睡前,路娃翻开龚爷爷给的书,看着看着,眼前的字渐渐模糊起来。眼皮刚要合起来…… 忽然听见有人在唤他,“路娃,到海边看轮船赛跑去”。

路娃睁眼一看,是龚爷爷。只见龚爷爷身着灰色中山装,臂膀上戴着红袖标,写着“裁 判员”几个字。

路娃欣喜得一骨碌爬起来,穿好衣服跟龚爷爷走上甲板。这时候,“霞光”号已靠上 了码头。码头旁还停了一艘奇怪的船;船体像个流线型小汽车,上面还装了两只大风扇。

“爷爷,这是啥船?”路娃惊异地直揉眼睛,“能在陆地上跑!?”

“哈,没见过吧!这叫气垫船。能在水里航行也能在陆地上跑,是水陆两用船。”龚 爷爷见路娃直摇头,把路娃拉到船边,指着上面的大风扇,说:“开船时,大风扇把空气 压缩后向船底打去,在船底与水面或陆地间形成一个很大的空气垫子,叫作气垫。气垫撑 着船体重量使船离开水面或陆地,像架飞机跑得又稳又快。”

“真是太妙了!”路娃连连称赞说。

不一会,人到齐了。司机阿姨一撤电钮, 大风扇呼呼转起来。接着脚底一阵突突的排气 声。顷刻间,船离开了地面。路娃觉得身子朝 前一倾,船平稳地朝前驶去。

海湾比赛场里插满了五颜六色的旗帜。里 面停泊了各式各样的船:有挂帆的,有披桨的, 有带轮子的……有的像架小飞机,还有的两条 船并联在一起,像双溜冰鞋……

龚爷爷告诉路娃,今天比赛是由少年宫和有关科技单位联合举办的。参加单位有船史博物馆,有造船厂,有船舶研 究所,还有船舶进出口公司。

说话间,一群少先队员围过来,为首的朝龚爷爷行个队礼,说:“裁判 员爷爷,大轮船是钢铁造的,为啥能浮在水面上?我们大伙都说不清楚, 请爷爷解答。”

“哈,这倒是个有趣的问题。”龚爷爷笑着跟大伙盘坐在沙滩上,“这个答案还得从 古希腊著名数学家阿基米德检验纯金王冠的故事说起。”

龚爷爷说,有一次古希腊国王叫金匠给他做顶纯金的冠冕。冠冕做好后,国王怕金匠 掺杂别的金属欺骗他,便把阿基米德找去,让他进行检验。限他半月之内把结果告诉国王。阿基米德把冠冕带回家,苦思冥想得不到解决。一天他去洗澡,忽然发现身体随着入水越 深,体重越轻。入水越浅,体重越重。他狂喜地跑回家,立刻把冠冕放入水中,察看排出 的水量,有没有与同样重量纯金排出的水量一样重,来检验国王所制作的金冠冕是否掺杂 其他金属。检验结果证明金匠所制作的冠冕是纯金的。阿基米德马上把结果禀告国王,国 王听了十分满意。后来阿基米德就从这件事悟出了著名的浮力定理。

“这个定理和钢铁大轮船有啥关系?”为首的不等爷爷讲完就喊起来。

“关系大喽。”龚爷爷提高嗓门,大声说,“轮船虽然是钢铁造的,身体却很大。中 间是空的,占的地方更大了。水有一种浮力,浮力大小跟物体在水中排开的重量有关系。排开水的重量越大,受的浮力越大。轮船排开水的重量(也是轮船受的浮力)比轮船本身 重量大,所以就能漂在水面上。水的这种浮力就是阿基米德的浮力定理。是从检验纯金冠 冕中找到的。”

“原来金冠冕还立了一大功哩!”少先队员欢跃起来。说话间,“比赛报到处”的广 播喇叭响了。路娃跟爷爷来到“比赛报到处”。

“比赛报到处”周围有许许多多的船,有的停泊在岸边的码头上,有的索性躺在岸边 的沙滩上。沙滩上的船个头都很小。还有一截圆木上挖了个槽。龚爷爷说这种船叫“独木舟”,是最原始的船。路娃用步量量只有丈把长。

“哈。这也叫船。”路娃嘻嘻笑起来,“没有想到还是船的祖先哩。”

龚爷爷告诉路娃,这些船都是从全国各地邀请来的。有造船厂刚下水 的“双体船”,有船舶研究所特邀的“塑料壳原子动力船”,有从南海赶 来的气垫客船“独木舟是从历史博物馆请来的,大小共有几十种,按诞生的年龄编 成组。这样比赛起来速度不会差得太远,原始的帆船和划桨船一小时顶多跑几公里,现在 新建的船能跑几十公里甚至几百公里哩。

他们先来到老年组。

路娃指着满身披满着桨和帆的“桨帆船”对龚爷爷说:“瞧,多像全副武装的骑士。” 龚爷爷说:"别看它笨手笨脚的,它诞生在明朝。当时叫宝船,曾载着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访遍了三十多个国家,比哥伦布发现北美新大陆还早一个多世纪。” 路娃跟爷爷又来到中年组。

这里的船路娃差不多在书上都看过,只有像两只溜冰鞋并在一起的“双体船”没见过。龚爷爷说:"'双体船'个大,身体肥。装人和运货多。跑得快,行得稳。常常担任海 上钻探任务。”

说话间,嘟嘟的笛声响起来,比赛开始了。停泊在岸边的船先后离开了海湾码头。一艘浑身黝黑、像只火箭筒的船一马当先,冲在所有船前面。

龚爷爷说:“这是少年组的'塑料壳原子动力船'O是用原子能作动力的。身体轻, 马力大,现在许多国家正在试制。有的还把它制成潜水艇,连续几年在海上不用上燃料。”

接着一艘短小精悍、长着短短双翅的船低低掠过水面。迅速地追踪上去,水面犁开一 道雪白的航迹。

人们爆起热烈的掌声:“水翼船加油,水翼船加油!”

龚爷爷说:“水翼船也是少年组的,依靠双翅像飞机离开水面,跑得挺快。老家原在 外国,最近才到我们这里。每小时能跑一百多公里。一艘普通轮船从美洲到中国要航行个把月,水翼船只要几天就行了,你看快不快。”

“真快,快赶上飞机了。”路娃赞美地说。

这时路娃乘坐过的气垫船也冲过来,开船的司机阿姨从舵室里伸出 头,朝路娃直招手:“路娃快上来呀!”

路娃心里怪痒痒的,袖子一卷,鞋子一甩就朝上跳,咚一声掉在水里,拼命喊起来:“等等我呀!”

这时路娃觉得有人拽住他的胳膊,睁眼一看,是妈妈坐在身边。原来做了个有趣的梦。路娃笑了,说:“梦里各式各样的船赛跑,才有趣昵。”

妈妈说:“快睡吧,明早方欣叔不是答应带你看海上日出吗。”路娃扮了一个鬼脸嗯 了一声,被子一掀又倒头呼呼睡起来。

作者:张涛,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海洋分会副秘书长、中国远洋海运作家协会副主席、江苏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知名海员作家、航海高级工程师、《“一带一路”研究会》特聘研究员。张涛作为远洋船长,工作之余,笔耕不辍,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建设》《中国海员》《航海》《海洋大观》《中国海事》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大量文章,并出版了《我们都是无产者》《小海螺》《船长和黄金》《沧海横流》等多部反映海员生活的小说、戏剧和报告文学。《我们都是无产者》曾被评为国家优秀小说,并选入大学中文系教材。

评论
街道科普人
学士级
想象力太丰富了✌
2022-11-17
春雨631fc6a2
进士级
202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