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2022昌平区科普讲座成功举办

北京科技报社
爱科学 懂科技 有未来,北京科技报出品
收藏

近日,由北京市昌平区科学技术协会、昌平区纲要办主办的2022年昌平区科普讲座在京成功举办,200多位观众参与活动。

撰文/记者 丁林

11月15日,2022年昌平区科普讲座在京成功举办。 本次科普讲座活动由北京市昌平区科学技术协会、昌平区纲要办主办,北京科技报社承办,吸引了昌平区各街镇公民科学素质联络员和信息员、纲要办成员单位联络员、企业科协负责人、高校科协负责人、创新簇企业负责人、社会组织负责人等超过200位观众的热情参与。

在本次讲座上,中国科普研究所科学素质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高宏斌对《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解读。

高宏斌首先详细介绍了编制《纲要》的根本遵循、法律依据和上位规划依据,并解释了“公民具备科学素质”这一概念在《纲要》修订前后的变化,例如“崇尚科学精神”为何被提到了“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首要标准——“如今,人们获取知识更容易,只要手机接入移动互联网,很快就可以找到相关的知识……现在人们遇到与科技发展相关的问题,大多数不是因为知识的匮乏造成,而是科学精神的缺失造成。”他解释道。

随后他总结回顾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科学素质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对“十四五”时期五大人群素质提升行动、五项重点工程存在的挑战及未来的使命任务逐一进行了分析解读。

北京邮电大学教师、夕阳再晨公益组织发起人张佳鑫带来了主题为《数字时代的科技志愿服务》的报告。

张佳鑫首先回顾了志愿服务在中国的起源、发展历史和现状。他指出,随着我们迈入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新时代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不仅有助于推动理想信念融入生活,还是对公共服务的有效补充、是推动道德实践的有效方式,能够促进社会的共治善治,对全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他继而以“夕阳再晨”科技助老公益组织为例,具体阐述了数字时代开展助老公益的“志愿+科普”新模式,并通过“稀捍行动”“寇大姐”等近些年来不断涌现的品牌性科技服务项目,让观众更真切地了解现阶段官方与民间科技志愿服务项目的核心特色和社会价值。

最后,张佳鑫鼓励基层工作人员“用好我们的‘回天大脑’,让科技力量和大学生志愿者们更好地服务好回天,服务好昌平。”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实施的关键之年。当前,我国正处于创新驱动发展机遇期,提升社会公众的科学素质已成为增强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工程。

昌平区科协致力于提升昌平区公民科学素质,结合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的契机,组织开展2022年昌平区科普讲座,向各镇街道基层科普骨干人员提供培训课程,满足基层科普员自我提升的需求,从而在实际工作中更有理论有方法,以点带面带动全区公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升,促进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为昌平区公民科学素质工作的开展厚植沃土。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评论
胡天星
庶吉士级
点赞点赞点赞
2022-11-19
🌻九岁🌻
太师级
👍
2022-11-19
❤️闹闹❤️
太师级
👍
2022-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