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智惠农民】堵航道、闷死鱼类的“淡紫色花冠”——水葫芦

光明三农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官方账号
收藏

目前,外来物种入侵作为全球性生态问题正在引起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国际海事组织(IMO)等国际组织的广泛关注。关于如何引进外来物种、如何预防、消除、控制外来物种入侵等各方面许多国家已下达了一系列相适应的技术指导文件,通过建立健全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各种技术准则及指南,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进行管控。据报道, 外来入侵物种严重危害我国当地物种致其减少甚至灭绝, 破坏生态系统功能, 同时给经济生产造成致命打击。因此,提高我国对外来入侵物种的防御能力及综合治理能力刻不容缓,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防治外来物种侵害。如今,国内涉及国际贸易及其他交往的外来物种入侵问题日益突出。已发现67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其中被列为世界十大恶性杂草之一的水葫芦危害性位居榜首。

什么是水葫芦?

水葫芦学名为凤眼蓝(Eichhornia crassipes),雨久花科,原产地在南美洲巴西,其花长得十分雅致,曾一度被很多国家引进,被喻为“美化世界的淡紫色花冠”。它是一种生长快速、繁殖力强、适应条件广泛的漂浮性水生植物,喜欢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的环境,适宜水温在18-23℃,可以随水漂流,广泛分布在我国长江、黄河流域以及华南各省。这种植物的高矮不一,平均高度30-60厘米,根系发达,茎极短,叶片圆形呈现明亮的绿色,花葶从叶柄基部伸出,花瓣紫蓝色,花期在7-10月。

水葫芦(图片来源网络)

水葫芦危害性有多大?

通过发达的根系吸纳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从而净化水体曾被称为“环保战士”的水葫芦,为何如今却成为臭名昭著的恶性杂草?我国于1901年作为观赏性花卉引入后,因其无性繁殖能力极强,缺乏特有的天敌,短短时间内便在华北、华东、华南、西南19个省市肆意疯长,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诸多不利影响。主要危害体现为堵断航道、限制水体流动、滋生病菌蚊蝇、增加水面蒸发、消耗溶解氧闷死鱼类等等,可见对水葫芦采取科学有效的管控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水葫芦泛滥成灾(图片来源网络)

如何对水葫芦进行有效治理?

(1)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根源治理:随着经济产量不断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极大丰富,污水的排放和有机物也在日益增加,给水葫芦的生长提供了重要的营养源。所以减少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液排放,做到处理后再排放,能从根源上限制水葫芦的生长。

废液处理装置(图片来源网络)

(2)人工/机械清除、围网阻隔,预防扩散:水葫芦蔓延初期时涉及的水域面积较小,可以采用人工打捞、机械搅碎的方法进行有效清除,也可以用围网或者漂浮物阻拦水葫芦的漂流扩散;当涉及的水域面积过大时,此方法则耗时费力投入成本过高。

人工打捞(左)机械搅碎(中)围网阻隔(右)(图片来源网络)

(3)化学防治,高效控制:面对水葫芦暴涨的情况时,除草剂对水葫芦有较好的抑制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施药时严格避开饮用水域,保障人畜鱼类的安全。

防除水葫芦除草剂(表格来源福建省泉州市植保植检站)

作者:黎思群(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在读)

科学性把关:徐乐天(湖北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