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明明不想却控制不住,这样的强迫症要尽早重视

中华医学会
原创
传播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健康素养
收藏

作者:王长虹 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审核:张志勇 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良良是某高校大一学生,从小便对自己的学习和日常生活要求严格,做事尽善尽美。进入大学后依然如此,这导致他无法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逐渐变得话少、孤僻,不愿与同学交流,课余时间多独自待在宿舍里看书。

因平时极少与人交流,良良遇事总是一个人反复思考,有时看见白色就想到黑鱼,看见筷子就想到盘子,看见苹果就会联想到苹果是什么味道的、苹果在哪里生长等问题,像这样不由自主地反复想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这使良良感到非常痛苦,经常心烦急躁,晚上睡眠时间也减少了。

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千万不要大意,因为有可能是患上了强迫障碍。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什么是强迫障碍

强迫障碍也叫强迫症,是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病症,儿童青少年群体患病率高、致残率高,且治疗困难[1]。

强迫障碍患者会出现反复的思维和行为,大部分是非自愿的,而且不受患者控制,有时会跟自己的价值观相违背,患者越抵抗就越痛苦。病情容易反复,有些患者治疗好转后,一旦有诱因,可能又会引起疾病复发或加重,从原来的单纯强迫观念转变为强迫行为。

如前面讲到的良良,发病后多次到心理门诊接受治疗,并遵医嘱坚持服药,强迫思维明显减少,焦虑情绪也得到改善。但由于疫情影响,良良通过网络和电视接收了大量与新冠肺炎相关的信息,加之无法按约定时间去心理门诊接受治疗,备在家里的药也吃完了,所以那些无法控制的想法再次出现。

更糟糕的是,良良还出现了一些强迫行为。例如:因为担心自己及家人感染病毒,开始反复地洗手;即使不出门,双手不接触任何不干净的物品,也会反复洗手,反复清洗衣服、餐具及水果,逐渐泛化到反复穿脱衣服,反复开关电源,反复询问疫情。

良良自己也觉得反复思考问题及重复动作毫无意义,并为此感到心烦气躁,但是不做的话又放心不下,心里感觉更难受。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强迫障碍的症状

强迫障碍可能与遗传因素、心理环境因素、人格特质等有一定联系,主要有两种症状表现。

一种是强迫观念。这种症状是指反复地闯入患者大脑中的意识,并持续存在的思想、观念、表象、情绪、冲动或意向。这些意识对于患者来说并没有什么意义,换句话说,并不是患者自己想要的,有些甚至违反了个人意愿,所以患者会用其他的思想或动作去抵抗,当抵抗不了、摆脱不了的时候,就会出现苦恼和焦虑。

另一种是强迫行为。这种症状经常发生在强迫观念之后。它是指强迫症患者通过反复的行为或动作,去阻止或降低强迫观念产生的的焦虑和痛苦。

行为本身一般来说都被认为是没有意义的,或者是没有什么效果的,而且反复企图去抵抗,会导致明显的焦虑。强迫行为有的是外显性的,也就是说能被看见的一些行为;有的则是比较隐避的,比如默默地计数,或者心中祈祷。

强迫行为其实与患者所担心或害怕的事情之间往往没什么联系,也并不符合逻辑。比如良良疫情期间没有出门,但在强迫行为下,不断地更换衣服,反反复复地洗手、洗衣服。

有些患者还有回避行为表现,往往通过回避诱发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的人物、地点或事情来减轻自己的焦虑情绪。

强迫障碍患者如何进行自我调节

强迫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患者可以从认知、情绪及行为等方面来进行自我调节。

1.认知调节 可以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强行停止当下的思考,或者做其他事情来转移注意力,从而改善强迫症状。多对自己比“OK”,从心底里认可自己。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2.情绪调节 可以尝试面对可能引起恐惧、焦虑的环境或物品,然后进行自我接纳,提升自信心和人际沟通能力,慢慢地克服强迫行为。

3.行为调节 比如患者有反复洗手的强迫行为,可以逐渐减少洗手频率,慢慢使自己的行为接近或达到正常状态。

强迫障碍患者通常对生活中极其常见或简单的事物和现象过分关注、反复思索,虽然知道自己的追根究底没有什么意义,却无法停止,并因此产生强烈的焦虑情绪。有时为了缓解焦虑情绪,患者又往往通过一些行为来消除自己内心的不安,也就逐渐形成强迫行为,严重者会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学习。

强迫障碍自动缓解或者痊愈的可能性比较小,但多数患者如果坚持治疗,仍然可以改善强迫障碍带来的不适症状,达到与正常人一样的生活质量。

在治疗过程中,建议患者在进行自我调节的同时,积极听从专业心理医生的建议,避免过于排斥,只有积极配合治疗,才能获得更好的预后。

参考文献

[1]刘雨薇,程亚玲,王婷婷,等.儿童青少年强迫障碍的治疗新进展.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22,22(1):58-63.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评论
飞马腾空
太师级
2022-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