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冲 北京市朝阳区第三医院
审核:钱英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副主任医师
面对状况百出的多动症孩子,家长难免会产生各种不良情绪,而帮助孩子走出困扰又离不开家长的理解和耐心陪伴。因此,家长学会处理自己的不良情绪显得十分重要。
一、家长容易出现的不良情绪
学业、生活及工作中的压力,让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只是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没有达到临床诊断的范围,这也正是大多数多动症儿童家长所处的状态。
1.焦虑 焦虑是最常见的不良情绪。家长希望孩子能尽快恢复正常,不仅到处乱求医,而且会经常烦躁不安,扩大化认识由此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2.情绪失调 由于长期的高压和困境影响,家长很容易出现情绪失调的情况,脾气相对变得比较暴躁,遇到一点小事就容易发脾气,对挫折的耐受性也会降低,情绪波动性大且变化迅速。
3.抑郁 当孩子病情相对严重、共患病多、社会功能欠佳时,家长很容易出现抑郁。他们对孩子的病情持悲观态度,经常自责无力帮助孩子解决所面对的一系列麻烦,常伴随失眠、食欲下降等问题。
作为与孩子相处时间最多的家人,家长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孩子。家长积极乐观地面对问题,孩子才能充满信心克服疾病的困扰。如果家长每天唉声叹气,家里每天阴云密布,那身处其中的孩子也就无法静下心来与疾病做抗争。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二、家长不良情绪对孩子的影响
家长的焦虑情绪会影响孩子的安全感。如果是学龄前孩子,在离开家长时会表现得特别焦虑,会抗拒上幼儿园,即使勉强送去,也会出现长时间的哭闹情况。如果是学龄期孩子,会过于担心学习成绩差、同学不跟自己玩、老师不喜欢自己等,常为一点不如意的小事就烦躁不安。大多数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性格都比较胆小敏感,在人际交往中往往都很被动。
家长情绪失调时,容易动不动就对孩子发脾气甚至动手,陪伴孩子时也会没有耐心,长此以往会影响孩子对情绪反应的自我调节能力。孩子变得没有耐心,当自己想要的东西得不到,或者等候时间长一些时,就开始满地打滚、大声喊叫,甚至与家长发生冲突。另外,在学习中遇到一点困难,孩子也很容易放弃,或者不耐烦,或者大喊大叫。
家长的悲观态度会让孩子认为走出多动症困扰是件很困难甚至无法完成的事情,于是在学习或者人际交往上遇到挫折时不会再去抗争,而失去抗争心的孩子会越来越被多动症所困扰。学龄前孩子会明显失去对外界事物探索的兴趣。学龄期孩子不仅身体会出现症状,而且心理也会出现问题,如做什么事都感觉没意思,感觉没有人能理解自己,常会在冲动之下做一些常人难以理解的事。孩子在遇到问题时,往往也很拒绝与家长沟通,导致家长很难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
家长的情绪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更不用说受到多动症困扰的孩子了。所以家长如果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就要学会处理自己的不良情绪。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三、家长如何处理自己的不良情绪
家长通常可能觉得自己之所以有不良情绪是因为受到孩子或者多动症这件事情的影响,其实是家长对孩子或多动症的认识和看法决定了自己会有什么样的情绪,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情绪ABC理论[1]。
当家长的认识和看法偏向消极时,就容易产生各种不良情绪。比如家长感到抑郁,是因为家长觉得如果孩子的症状没有什么变化,孩子就难以恢复正常,他的人生也就没有希望了。如果家长能认识到这一点,就可以从自身着手,处理好各种不良情绪。
家长处理不良情绪主要包括以下5个步骤:
1.觉察 包括发现不良情绪和接受自己有不良情绪两方面。家长发现不良情绪不难,因为不良情绪在很多时候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难的是要接受自己有不良情绪,有的家长总认为不良情绪是小事而不予以关注,却不知道不良情绪并不会因为否认、转移、回避而消失;相反,回避不良情绪可能会给孩子或家庭带来更大的伤害。
2.评估 当家长觉察到自己可能有不良情绪时,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是,根据一天大部分时间的表现对这种不良情绪进行评估,了解其严重程度,然后决定处理办法。
3.暂停 当不良情绪经过评估是轻度时,家长可以先尝试进行自我调节,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暂停,也就是离开让自己产生不良情绪的场景或事件。
4.反思 经过暂停,家长的不良情绪会慢慢消减,这时反思就变得非常关键,可以反思引发不良情绪的原因有哪些、为了暂停所做的努力有哪些、下次出现同样场景该如何快速暂停等。
5.沟通 暂停只是开始,后续还需要家长与孩子进行沟通,以免影响亲子关系。在沟通时,要确保双方都没有在强烈的情绪状态下,否则只会是无效沟通。另外,家长要尽量陈述客观事实,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要评价孩子的行为,只提出自己的需求而不要要求孩子做什么。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孩子被多动症困扰时,家长最需要做的不是督促孩子去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而是保持平静而稳定的情绪状态,尽可能地理解和支持孩子,相信孩子有走出困扰的能力。当孩子被理解和支持的时候,自然就会有勇气和信心走出多动症的困扰。
参考文献
[1]胡明瑜. 掌控情绪:别让坏脾气毁了你一生.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