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能源史话07】核聚变

星空计划
原创
星空计划运营团队账号:活动信息发布、创作者培育计划作品发布等
收藏

【能源史话07】核聚变

作者:科学边角料

# 库兹卡的妈妈

1960年联合国代表大会上,赫鲁晓夫向美国承诺,要让美国人看看“库兹卡的妈妈”,1961年10月30日,美国人看见了。

这一天,美国地震调查局发现,在芬兰岛附近,发生了一场里氏5级左右的地震。但很快,美国的一架侦察机发现,这不是什么地震,正是“库兹卡的妈妈”。

“库兹卡的妈妈”是苏联的俗语,就像中文的“给你点颜色看看”。这次,苏联人想让美国人见识的,是炸弹AN602,所以这枚炸弹在苏联就被戏称为“库兹卡的妈妈”,而在西方它被称作“沙皇炸弹”。

苏联原计划的“库兹卡的妈妈”是一枚1亿吨TNT当量的超级核弹。

但当时1亿吨级核弹的设计方案里,铀元素用量很大,可能会引发比较大的放射性污染。另外,这个量级的炸弹在投弹后,飞行员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逃离爆炸现场,基本是有去无回。所以苏联方面修改了炸弹设计,把爆炸当量削减了一半。

美国人见识到的,正是削弱版的“库兹卡妈妈”。但即便是削弱版,它也是人类历史上威力最大的炸弹,它的爆炸当量是5000万吨,是“小男孩”原子弹的3800倍,是二战里所有常规炸弹的总能量的10倍。

“库兹卡的妈妈”爆炸的时候,产生了堪比珠穆朗玛峰的大火球(直径8公里),在1000公里外都能看见核爆的闪光。爆炸产生了一朵巨型蘑菇云,高度是珠穆朗玛峰的8倍多(67公里高),蘑菇头部分宽97公里,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环绕地球3圈。

之所以有这样的威力,是因为它利用了另一种原子核内的能量,核聚变。

# 核聚变

在前面的内容里,我们提到过核裂变的概念,是一个重原子核分裂成两个轻原子核。而核聚变是倒过来,两个比较轻原子的原子核融合成一个重原子核。这个过程也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同样重量的核聚变燃料(一般是氢的同位素氘、氚)能够产生核裂变4倍的能量,比烧石油或煤炭高400万倍[1]。

但核聚变并不容易发生。

在说原子结构的时候我们提到过,原子核都是带正电的,两个原子核想要碰撞融合,必须克服斥力,让它们的原子核靠得足够近。

这就需要提供超高温、超高压,把大量原子核压在一块,增加它们融合的机会。

这种条件在宇宙里并不难找,比如太阳和其他恒星内部,巨大的压力和高温能够维持核聚变反应。但在地球上,想创造这样的条件并不容易。

# 用原子弹引发核聚变

在原子弹爆炸的时候,原子弹中心能够产生上千万度的高温,以及数十亿个大气压的压力。

所以,人们自然会想到,在原子弹的核心旁边放上核聚变材料,利用原子弹爆炸时候的能量,也许能引发核聚变。

1951年5月,一枚叫“乔治”的实验弹被推上了试验台,在原子弹核心,除了用来引发核裂变的材料之外,还有液态氘。科学家们希望通过它验证原子弹能不能引发核聚变。结果,它发出了远超过原子弹的爆炸威力,由此人们确认了,用原子弹引发核聚变是可行的。

因为早期使用的核聚变材料主要是氘和氚之类的氢同位素(后来更多地使用氘化锂),因此,核聚变武器又被称为氢弹。

虽然氢弹是利用了核聚变,但它是不受控制的核聚变,能够作为武器,但不能作为能源来使用。

想要把它用作能源,同样需要驯服这股强大的能量。

# 可控核聚变

核聚变只有在非常极端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因此想要驯服这股能量极其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利用核聚变发电的条件太苛刻了。根据费米的计算,想利用核聚变发电,等离子体的温度要被加热到大约5000万摄氏度以上[2]。可在地球的自然环境里,不存在这样的高温环境。

当然了,科学家们能够利用技术手段创造出这样的高温环境,比如通过电场、粒子束、无线电波振荡(类似微波炉的原理)、磁振荡加热等等。

但创造这样的环境,一方面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另一方面,会带来一个问题,没有任何物质能够盛放被加热后的等离子体。

目前已知的熔点最高的物质是碳化钽铪(Ta4HfC5),它的熔点是4215摄氏度。这个熔点和被加热后的等离子体相比,实在是差太多了。

# 托克马克装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最成熟的方法是用托克马克装置来约束等离子体,这也是目前最有希望成为核聚变反应堆的技术。

下图显示的就是托克马克装置的示意图。

托克马克装置原理。图片来源:Wikipedia

托克马克装置是通过磁场约束,把等离子体束缚在装置内部,成为一个不断流动的圆环。当然了,目前的技术还不足以让核聚变反应自维持,还需要有辅热系统不断加热等离子流(一般用中性粒子束加热)。

目前,我们国家在托克马克装置的开发上,处于相当领先的地位。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在2021年5月,实现了在1.2亿度下运行101秒和1.6亿度下运行20秒的记录。

在2021年12月30日,又在接近7000万摄氏度下运行了1056秒,创造了高温等离子体运行的最长时间纪录。

尽管取得了这样突破性的成就,但距离我们使用核聚变发电,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 Q值

在核聚变发电领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Q值。

一个核聚变反应堆释放的能量和消耗的外部能量比值被称为Q值。Q值等于1的时候,意味着核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等于它消耗的外部能量。

但这时候,并不意味着它能够自我维持发电了,一般认为,当Q值大于5的时候,核聚变反应堆能够自我维持(这个点又被称为点火点)。[3]

但在考虑到热能、动能、电能间的转化,国际上公认Q值要达到10以上核电站才能有收益。而如果想成为商业化的核聚变发电站,Q值还需要达到30以上[吴军,全球科技通史,中信出版集团,2019]。

那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实现的Q值最高记录为0.67,而推算的理论最高值记录是1.25(日本的JT-60,以氘-氘做实验,如果换算成氘-氚,理论值是1.25)。这个值距离核聚变反应堆的自我维持,以及用它来发电还差得很远。

但核聚变发电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它和传统能源的差别,就像恒星和行星的差别一样,只要掌握了这种恒星级别的能源,人类的文明将向前迈进一大步。

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科学家们也在积极开发这种能源。比如,全世界35个国家共同参与的ITER项目,已经开始在法国建造实验室和各种设备了。

建成后,它将是全世界最大的核聚变装置,预计在2036年开始进行全功率核聚变实验,计划能够实现5-10分钟Q值超过10的运转[3]。

人类否能在本世纪驯服这种能源,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 https://www.iaea.org/newscenter/news/what-is-nuclear-fusion

[2] McCracken, Garry; Stott, Peter (2012). Fusion: The Energy of the Universe. Academic Press. ISBN 978-0-12-384657-0.

[3] https://www.iaea.org/sites/default/files/6211011zt.pdf

文章由科普中国-星空计划(创作培育)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