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总担心自己得了新冠肺炎,这可能是心理问题

中华医学会
原创
传播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健康素养
收藏

作者:王长虹 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

审核:潘 苗 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大一男生小凡半个月前患了感冒,发烧时体温达38℃,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但胸部CT的检查结果却显示无异常。

由于学校周围有新冠肺炎的病例,这让小凡非常担心。他忍不住把自己的身体异常情况与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相比较,总觉得自己得了新冠肺炎。

根据各项指标和检查结果,医师很明确地告诉他:你没有得新冠,要放松心情,否则就会发展成疑病症。

那么,该怎样帮助像小凡这样的大学生,走出疑病症的困扰呢?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一、 疑病症及其症状

疑病症是一种疾病恐惧障碍,患者通过周围环境的变化,从心里开始紧张、恐惧;尤其是当身体出现不适症状时,就会担心自己患上了一种或者多种疾病,时间久了,就越来越坚信自己确实得了这种病。

患者向医师诉说自己身体出现的异样状况,经过反复检查,结果均显示没有问题。权威医师也给出了科学的解释,但患者自己仍然会疑虑重重,始终无法释怀。这种情况持续一段时间以后会消失,但隔一段时间又会出现,反复多次。

小凡刚离开家庭,涉世未深,遇到正常的生活节奏被突发事件打乱,就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身体过于敏感、腹泻、肌肉紧张、浑身无力、头痛、胸闷等疑病症的症状。再者,由于看到太多跟疫情相关的负面信息,产生不恰当的认知,使情绪体验更加敏感,心理暗示性会升高,常会出现恐惧、害怕、担心、焦虑等心理,以及行为应激反应。

以上这些症状,都与大学生本身心理和素质还不够成熟有关。所以像小凡这样的大学生特别容易患上疑病症。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二、大学生患上疑病症的原因分析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特别是突发事件情况,大学生常产生过大的心理压力,进而导致疑病症的发生。究其原因,常由于以下两种因素造成。

1.自身因素

大学生来到大学校园生活学习,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因此普遍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很难以成熟的姿态与水平,去面对繁杂多变的环境。尤其受疫情传播风险高、防控难度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自己对社会认知度不足,故而情绪起伏较大。担心自己、家人或者朋友被感染,从而出现过度紧张、焦虑等反应。

2.外界因素

由于疫情,大学生在校封闭或者居家期间,无法正常出入各种社交场合,导致情绪波动;如果周围一旦出现确诊病例,就会产生恐慌心理。他们每天都会关注实时的疫情动态发布,然后再去检测自己的身体指标变化情况;虽然体温正常,然而总觉得自己还有其他的问题,比如感觉呼吸道不舒服,等等,以致疑心自己是不是处于新冠肺炎的潜伏期没有发作[1]?

新冠疫情的蔓延和反复,给人们生活造成了一些不便和困扰。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原本放飞自我、青春活力的校园生活,突然因为疫情停下了脚步,影响心理及各方面。

那么,该如何面对疫情下的疑病症心理,逐步调整心态呢?

三、疑病症该如何缓解,要注意哪些方面

大学生如果出现了心理问题,总觉着自己会得新冠肺炎,那必然会影响生活和学习,建议采取自主干预方法,尝试调节情绪和压力。

1.识别和接纳自己的情绪

首先,大学生要从思想上调整自己,清楚认识新冠疫情具有传染性,会给大家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心灵创伤,因此,心里产生紧张、担心、害怕这都是正常的情绪。

面对这些情绪,要试着学会接纳,同时,要注意是否有“认为自己已经得病了”的过度反应,必要时寻求心理专业人员的帮助。

2.科学的接收信息

建议大学生们一定要从正规的媒体了解疫情发布的信息,多听从权威专家的讲解。相信通过现代科技和医疗的力量,最终一定能够战胜病魔。

同时要特别注意的是,那些片面、不真实及情绪化的信息,容易引起情绪的波动,一定要擦亮眼睛去甄别,提升自我辨识能力,多从官方渠道了解疫情的最新情况,不轻信传言。

3.积极主动交流与沟通

大学生因为疫情可能长时间居家,可能会感到孤独,这个时候更容易胡思乱想,一旦有风吹草动,就会怀疑是否跟新冠病毒有关。为此,更应该增加与家人、同学之间的网络交流,加强沟通,以获得心理上的相互支持,汲取温暖和力量。

如果是在家里,可以利用超长的假期,享受久违了的亲情,与家人一起做美食,聊天、读书、听音乐都是很好的沟通方式。如果是在学校,可以建立新的班级心理联盟,通过视频方式加强联系,增强同学之间的情谊。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4.维持稳定健康的生活方式

作为大学生,应该积极地看待生活,尽可能维持原有的规律的作息习惯。在做好防疫措施的同时,注意合理安排饮食,多喝水,保证新鲜水果、蔬菜的摄入及各类营养的均衡。

同时要加强适当的体育锻炼,每周进行有氧运动,以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自身免疫力,如在家进行原地跳、拉伸运动,做广播操等。

面对突发的新冠疫情,当代大学生用学会用清醒的头脑、理智的情绪来面对,不要被身体的一些不适症状所困扰。在了解清楚身体不舒服的症状后,做到心态平和,坦然面对。

参考文献

[1]王景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图书馆阅读疗法应急服务研究——基于后疫情时期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阅读疗法需求与应用调查.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20, 38(6): 28-36.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评论
科普科普知识的摇篮!
太师级
面对疫病症,与患者本身心理和素质不够成熟有关。要从识别和接纳自己的情绪、科学的接受信息、积极主动交流与沟通、维持稳定健康的生活方式着手,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022-11-20
热爱学习的男人!
太傅级
急性心梗患者往往病情危重,对这部分患者而言,时间就是生命。我们需要牢记“有胸痛,我要拨打120”。
2022-11-20
科普何沅金
少师级
了解了
2022-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