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围观!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品牌科普活动—科技传播与可持续发展论坛12月举办!

中启行
企业致力于科技新闻媒体及科普教育传播
收藏


报告梗概:

1. 张莉**:**随着能源体系的低碳转型,发展新能源汽车在国家战略和社会生活中愈发重要,推广新能源汽车,媒体对社会公众的科技传播不容忽视。基于框架理论,采用内容分析和语义网络分析方法,考察了2004至2021年《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共3782篇有关新能源汽车的报道,分析了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广过程中科技传播的历史变迁和发展动力。研究发现,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科技传播经历了科技环保理念下的新能源汽车(2004-2009)、产业政策激励下的新能源汽车(2010-2015)、成就与挫折并存的新能源汽车(2016-2018)和多元收益强调下的新能源汽车(2019-2021)四个阶段。而媒体对新能源汽车推广的科技传播主要受到三大动力因素的影响。第一,国家政策的驱动。政府在不同阶段出台的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对媒体报道量、新闻框架和媒体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话语产生了很大影响。第二,国家发展话语的采用。在推广新能源汽车的策略中,媒体报道被嵌入到国家发展话语中,以提高公众对新技术、新产业的认可度。第三,逐步强化的环境形象建构的需求。媒体报道也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已经从被动的“污染解决者”转变为主动的“环保行动者”,反映了中国在国际气候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的转变和“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2. 谭爽**:**环境风险沟通是环境治理的关键环节。因政府与专家主导的“单向说服模式”存在局限,建构更优且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双向沟通路径”受到学术界与实务界关注。作为零散公众“代言人”和环境保护“布道者”的社会组织在其中如何行动?能否突破“信息接收者”的被动身份,实现沟通方向倒转?本文以垃圾焚烧风险争议为观察切片,依托内容分析、文本分析、民族志等方法对九家机构及其微信公众号进行历时观察,凝练了“知识为基”的风险沟通逻辑。即社会组织在“知识协商型风险沟通”的目标牵引、“双重知识短缺”的压力驱动和“知识采纳”的正向激励中,秉持“科学公益”理念,依托“知识共同体”的组织保障,运用知识拣选、勾连、浓缩、具象、定投五种技巧整合权威、专家、实践、经验四类知识,展示风险警示、溯源、减缓、反思四项议题,进而唤起多元主体的环境风险警惕与治理行动。本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拓展风险沟通理论体系,推进其精细化与本土化;另一方面则能透视中国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组织的行动空间,把握政社关系未来走势。

3 . 贺一**:**科普传播已经进入科学媒体化阶段。其中以B站为代表的视频平台载体正逐步成为科普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本文旨在研究B站科普视频中出镜者的性别差异与传播效果之间关系。利用计算机文本挖掘的研究方法,以2019、2020、2021这三年发布的科普视频频道的精选视频栏为研究对象,筛选出115个有出镜者的科普视频,对其视频里的评论文本和弹幕文本进行情感计算以及词频统计。研究结果显示,对比计算得出的视频传播效果数值,B站科普视频中女性出镜者的视频传播效果相较于男性呈现出更好的态势。且进一步研究发现,出镜者性别差异会影响到用户对视频的关注点,出镜者为男性的视频用户更关注视频本身,而出镜者为女性的视频用户更关注出镜者本人。研究表明,出镜者的性别差异在B站平台的科普视频传播中是影响传播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4. 李明**:**面对媒体技术变革的宏观环境和环境风险事件带来的全新挑战,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出发,提出从“媒介化治理”视角妥善应对与处理环境风险事件,进而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在环境风险危机治理中,媒介具有打通信息结构性梗阻、引导化解舆论危机、平衡多元利益主体等功能与价值,媒介不再是局限于发挥舆论引导、信息传播等公共性功能,而是担负构建社会和文化生态的责任。媒介化治理以构建媒介治理网络为抓手、建立智慧舆论引导机制为路径,以创造新型公共社会对话空间,链接多元主体实现共赢共享为目标,助推实现国家和社会治理现代化。

5. 陶贤都**:**互联网浪潮的到来使得科普呈现出新样态,科普借力数字融媒体向更广泛的人群扩展。“无穷小亮”作为知名的互联网科普工作者,在微博、抖音、B站等平台表现突出,达到了科普破圈的效果。“无穷小亮”科普破圈主要体现在其多次热搜出圈以及算法机制下的传播力强。“无穷小亮”科普出圈的原因在于符合互联网文化基因的风趣幽默式科普、理性科学基础上情感等非理性因素的驱动、“去中心化”互联网语境中以用户为中心的交互式生产模式、提高识别度的个人形象构建等。“无穷小亮”科普破圈对于融媒体时代提升科普效果和扩大科普影响力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6. 杨雪**:**随着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气候传播也成为一个全球共同关注、研究和实践的领域。从上世纪末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在气候传播中先后占取了舆论有利地位,以标榜自己的立场和主张。我国气候传播起步较晚且较被动,但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呈现主动引导舆论之势。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媒体是气候传播的主要实践者,我国媒体的传播方法值得研究和探讨。本文通过分析研究《科技日报》2017年以来对第二次青藏科考的相关报道,梳理其传播气候科学知识、还原科研现场和解读气候议题内核的技巧,总结出作为一个科技类主流媒体在气候传播中用科学话语表达国家立场的叙事策略.

7. 张田田**:**本研究考察了2008-2022年关于微塑料的报纸报道和科学研究文献,比较了二者所呈现的微塑料风险的差异。研究发现,新闻报道主要以“生态危机”“健康威胁”“不确定的风险”三种框架来建构微塑料风险。微塑料风险的媒介呈现与科学发现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媒体的报道重点与科学研究的重点并不一致,科学研究中微塑料的“不确定的风险”在新闻报道中往往被转换为“实际存在的危险”。研究认为,在新闻报道常规的主导之下,媒体的报道重点偏离了科学研究的重点;新闻报道更偏向于呈现研究结果,而省略具体的研究语境与研究方法,从而将不确定的科学发现简化为明确的风险结论;此外,新闻报道与科学研究对风险概念的理解差异以及新闻对科学研究结论的误读都是导致上述差异的重要因素。

8. 葛海涛:随着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和科普事业的丰富多彩,我国科普迎来了发展新局面。然而,科普产业化、自媒体平台的兴起等因素也带来了科普问题的复杂化。科技伦理治理离不开科普领域的伦理规范性,同时,科普实践也面对切实的伦理风险。因此,应加强对科普伦理的研究,结合科技伦理、传播伦理、教育伦理等加深对科普伦理概念与内涵的理解。2020年,由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北京果壳互动科技传媒有限公司等五家单位联合发布的《科普伦理倡议书》首次提出了我国科普事业中应遵循的伦理原则。在科普伦理原则指导下才能更好地推动科普事业更高质量发展。因此需加强研究,完善学科建设与人才队伍的培养,构建好科普领域的伦理规范。以更加专业性、公平公正、友善尊重、服务人民的科普服务于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大局。

9. 高洁: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五位一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青少年,开发环境主题的教育数字资源包是传播我国环境保护成果的重要载体,但相关工作仍处在起步阶段。本文首先讨论了研发青少年环境教育数字资源包的现实意义及原则,然后分析联合国“臭氧层与环境保护”数字资源包开发与推广中的优缺点,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设计排版、宣传推广等方面提出研发策略,以期为环境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10. 林璐**:**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而企业已成为气候议题传播进程中的主要参与者、行动者。本研究对50家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进行分析,试图探索气候变化在企业传播中潜在的议程设置和话语表达。研究认为中国企业对于气候变化的现状达成了一致共识,对于“双碳”战略保持积极响应态度,但同时中国企业在社会责任话语中承担气候变化治理责任但弱化原因责任,话语表达中也少见科学知识相关话语内容,“双碳”背景下亟待气候变化国际共同体建设,企业作为重要主体应承认国际气候变化进程,响应人类气候命运共同体理念并积极参与国际共同体建设。

11. 汤欣雯**:**中国一直积极倡导“一带一路”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在生态文明思想最新成果“双碳”目标下,“绿色一带一路”与“全球气候治理”再次成为“双碳”议题国际传播的题中之意。本研究非洲媒体平台AllAfrica的新闻文本入手,采用文本挖掘与质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2010年至2022年584篇涉华气候报道文本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非洲对华气候议题关注呈积极趋势,内容可归纳为气候外交、技术举措、气候经济、气候影响、文化传播、气候数据六大主题框架,报道的态度呈现与中国形象的构建相互呼应,提及频次较高的四场缔约方大会呈现出不同的中国气候形象。最后,本文对中国气候传播议题提出坚持气候正义立场、抓准农业技术议程、下沉气候文化传播三点建议。

12. 胡明:气候变化问题是当今时代的危机,对人类危害日益增大,通过气候传播来唤醒全球民众共同应对气候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甘姆森的“诠释话语包”理论和LDA主题模型对联合国气候新闻进行分析,总结了新闻话语中的主题内容。研究发现,联合国气候新闻塑造了自身制定者、行动者、号召者三大主题形象,并通过框架表达与逻辑推理来构建话语的合法性与正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