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走出对心脑血管疾病认识的误区

上官稳
卒中学会高级会员擅长脑血管疾病的诊疗科普宣教上百场。
收藏

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认识有种种误区,这些不正确的认识不仅存在于普通大众,同样也存在于医务人员中。由于认识的偏差,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态度和处理立场也不尽相同。主要不正确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误区之一:定期输一些疏通血管的药物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病。目前患者预防性输液主要是一些活血化淤、降低血黏度、抗自由基及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这些药物从理论上讲可能对防治心脑血管病有一定作用。但是一个方案的可行性需得到循证医学的验证,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要基于有证据的医学,依据患者实际病情提供最理想的治疗。目前“常规”输液预防方法尚没有得到科学、严谨、大规模的临床验证。

另外,即使最好的输液药其纯度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因此,输液预防本身易增加感染机会和输液反应,如发热、过敏反应、静脉炎、空气栓塞等。输液过程中,进入血管内的杂物可引发血液感染,造成血管内皮损伤,损伤之处可导致脂肪沉积,使动脉粥样硬化,久而久之形成新的梗塞。
合理的临床用药原则应该是:能口服治疗的就不注射给药,能少输液的就尽量少输液。
误区之二:中风不能预防。实际上中风是完全能够预防的,只要合理饮食,注意调控高危因素,采用多种有利身体健康的活动,预防中风是可以的。人们已越来越懂得如何去减少或消除中风的危险因素,如积极治疗高血压,控制血糖,防止肥胖,减少胆固醇食物的摄取,以及禁止吸烟等。控制和去除危险因素肯定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误区之三:中青年人不必担心发生脑中风。在人们的印象中,心脑血管病与老年人密切相关,而中青年不必为此担心。此种认识是极其荒诞的。如果中青年人有严重的高血压病,照样会发生脑中风。在我们的临床实践中,中青年人发生动脉瘤破裂并非绝无仅有,中青年时期如果不注意预防,同样会发生脑中风。根据临床资料表明,绝大部分中风病人是在60岁以前发病。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加快,心脑血管病的发病患者逐渐呈年轻化的趋势,三四十岁的中青年人也会有猝死的。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中青年人切不可掉以轻心、麻痹大意。

误区之四:做中风预测。社会上曾流行过中风预报,主要使用两种手段,一种是抽血化验血液流变学,然后把这些数据输入计算机,得出结论。另一种是根据指脉仪或微循环测定进行预报。发明这种仪器的人中并没有真正的脑血管病专家,这些仪器的原理过分片面强调了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而且并非主要的危险因素,因此难免误入歧途。
尽管不能用现有的技术对心脑血管疾病做出短期预报,但是可以根据危险因素知识做出长期预测。这种预测并非完全知道一个人一定会患或一定不会患脑血管病,但它可以告诉你10年内患心脑血管病的概率,当危险因素被控制和治疗后,这种危险的概率会随之下降。当你了解中风的危险因素后,你就可以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评价自己是否可能发生中风,可根据对中风危险因素的分析,给以必要的提醒。

误区之五:中风病人不可能完全恢复。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事实上只有15%的中风病人出现严重伤残,这些病人可能会永久性地失去说话能力或者偏瘫、卧床。每年发生中风的病人中,约有2/3能够存活下来,有1/3的病人可以恢复到接近发病前的正常水平。在中风病人中,大约有半数的病人在经过急性治疗后仍然有说话障碍和部分偏瘫,但许多病人坚持适当治疗仍能有所恢复。

误区之六:一个人得了中风不会再发生中风。这是不对的,得过一次中风的病人再发生第二次中风的机会很大。对于脑梗死来说,如果得病之后不注意预防,那么5年内发生第二次脑血管病的机会是1/3。但是对于大多数病人来说,通过服药和改变生活方式可以防止中风再发生。
误区之七:鼻子经常出血不得脑血管病。这种说法是毫无根据的,相反,如果经常鼻子出血的人可能凝血功能有问题,对于有凝血功能障碍的人来说,患脑出血的机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