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从史前刳木为舟起,经历了独木舟和木帆船时代,至19世纪末第一艘钢船问世,钢船时代开始,船舶动力也由19世纪初的依靠人力、风力等发展到使用机器动力。中国是世界上造船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传统中国木帆船的船型十分丰富,据统计,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有千种左右,仅海洋渔船的船型就有二三百种之多。众多船型的产生,与我国内河川流及绵长海疆的复杂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
中西古船大不同!
有专家指出,中国传统航海帆船以其船体外形线型尺度比例、桅杆缭索帆装舵锚属具齐全、木隔舱结构钉捻工艺、民俗内设外雕绘饰色彩等四项特征傲立于世界帆船发展前列,并被西方称为Junk(译为戎克或容克船)而有别于世界其它地区的古代帆船。
中国航海博物馆藏 中西船帆
相对而言,西方船多仿鱼为船型,中华船多仿水鸟为船型,呈现首尖且线型流体特征。就船帆而言,西式帆多为三角或方形软帆,而中式帆多为百叶帘式,且带竹、木撑条,是由麻布或竹席制成的矩形或扇形可升降和折叠的硬式帆蓬。中国航海博物馆藏有大量中式与西式船模,清晰地展示了中西方帆船的不同。
中国航海博物馆藏 遣唐使船船模
中国古船,分为哪几类?
中国古代船型的名目和种类繁多,但是大体上说,从船首形状来分,可分为尖首和方首两大类;从船底式样来分,可分为尖底和平底两大类。在历史的演变中,福船成为最著名的尖首尖底船型代表,沙船则成为最著名的方头、平底船代表。在我国古代航海木帆船的众多船型中,福船、沙船、广船是最有名的船舶类型,其中福船、广船多行南洋,沙船多行长江以北内海及内河。
福船
据刘义杰先生研究,福船主要用作海上商贸船,这种在福建建造的船舶可能源自一种福建白水郎特有的鸟船,而它又是从卢循发明的八艚舰衍生来的。尖底阔面、首尾高昂以及具有良好水密性的福建船到北宋末时就获得了“海舟以福建船为上”的赞誉,从此成为我国的代表性海船。
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福建船还被选作外交使节乘坐的官船。在明朝中叶以后,更因为倭乱的原因,被改造成了各式战船,并因此有了“福船”的专称。
中国航海博物馆藏 福船船模
广船
与福船相比,广船以船身巨坚、巨幅扇形船帆和开孔舵等为显著特征。其起源于春秋时期或更早期,唐宋时期发展成熟,并定型于元明,是优秀中式帆船船型之一。据《海防纂要》记载,广船多用铁力木制成,因此远比松、杉木所制的福船坚固。受坚硬材质影响,福船多需烧洗以避免海虫蛀蚀,广船则无此虞且经久耐用,寿命可长达60年之久。但广船船型下窄上宽,行于里海则平稳,行于外海则易动摇,且其调转不如福船便捷,因此郑和下西洋广用福船远行海外各地。
中国航海博物馆藏 广船船模
沙船
沙船作为中国古代近海运输海船中的优秀船种,由于有防沙之能,故被称为“防沙平底船”,明以后明确称之为“沙船”。作为中国“三大古船”之一的沙船在唐宋时期已经成型,由于沙船载重量大、适航性佳且航速快、船舶稳性好,非常适合北方尤其是上海周边多沙的近海环境,故而沙船在内河及沿海运输中使用极广,成为我国重要北洋航船。
中国航海博物馆藏 沙船船模
元时漕粮北上,上海附近的江苏太仓刘家港成为漕粮海运的起讫港,沙船业因此而恢弘一时,并带动了太仓及其周边地区的发展。
上海市市徽
上海开埠前后,沙船运输业已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资金雄厚、利润丰厚、影响广泛的行业,不但承担了南漕北运的繁重任务,而且在上海乃至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对上海发展的特殊意义成为其作为上海市市徽构成部分的历史缘由,上海也以“沙船之乡”称号被载入史册。
参考文献 |
席龙飞:《中国造船通史》,海洋出版社,2013年
金行德:《从刘熙看汉代之广船》,《广东造船》2015年第1期
沈毅敏:《沙船演变发展纵横谈》,《航海》2015年第3期
刘义杰:《福船源流考》,《海交史研究》2016年第2期
中国航海博物馆编:《海帆远影——中国古代航海知识读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