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下午,“加油!小答人”青少年科学素质线上专项竞答活动在人大附中亦庄新城学校举办。
人类第一艘载人飞船是哪一个?国际空间站主要舱段不包括什么?航天飞机有怎样的缺点?我国第一次交会对接的目标飞行器是什么?关于航天领域的这些“烧脑”的问题,考不倒人大附中亦庄新城学校初中一年级的同学们,因为他们刚刚在学校的报告厅参与了最新一期的“加油!小答人” 青少年科学素质线上专项竞答活动,并在问答之前,聆听了科普专家对航天科学的深入介绍。
11月11日下午,“加油!小答人”青少年科学素质线上专项竞答活动在人大附中亦庄新城学校举办,活动设置了专题报告和竞答互动两个主要环节。本次活动由北京科学中心主办,北京科技报社承办,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及人大附中亦庄新城学校共同协办,学校初一年级全体师生在大屏幕前,与专家进行了线上“面对面”的科普交流。
在专题报告环节,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原副主任焦维新以“载人航天与空间站”为题,和同学们分享了载人航天器有哪些类型,微重力环境下有哪些“奇观”,以及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焦维新教授的报告中不仅有各种航天器的图片,还有神舟飞船的发射现场、返回舱成功着陆的最后时刻和微重力环境下的各种趣味实验的视频,比如气泡实验、空间站内怎样洗头发、空间站里的“比萨之夜”,以及空间站里的追逐游戏和太空跳绳……一幕幕空间站里的生活画面,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也让同学们学习了其中的科学知识。
关于中国空间站建成过程的讲解,更令遥远的航天器与同学们有了情感的连接。来自六班的李安然同学不禁感叹,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令他倍感自豪。
人大附中亦庄新城学校的付苏主任表示,虽然受困于疫情的影响,不能在线下与专家真正面对面,但能够有这么好的科教资源引入学校,同样调动起了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对航天科技发展的骄傲与自豪之情。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把科学的种子种到同学们的心中。
焦维新教授也希望同学们提高在课堂学习的效率,积极参加课外的活动,能够成长为热爱科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科技后备人才。
专题报告结束后,现场还进行了竞答环节,由人大附中亦庄新城学校翟梓淇老师组织现场学生进行竞答。在竞答中,24名学生代表自己的班级参加了答题。通过轮答和抢答两种形式的竞答过程积累本组的分值。最终获得本次竞答第一名的组员获得了北京科学中心门票、科学故事会季刊等内涵丰富的科普大礼包,其他的参与小组也分别获得了北京科学中心门票和科学故事会月刊的奖励。
“加油!小答人”青少年科学素质竞答活动,旨在向青少年传递科学家精神,在青少年群体中普及科学知识、培养科学兴趣,激发青少年创新思维,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2022年“加油!小答人”青少年科学素质竞答活动计划将全年分时段开展线上、线下活动,陆续走进北京市各区,通过参观、讲解、实践、竞答PK等多种形式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质,以“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助力“双减”。
撰文/记者 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