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探索内太空——从邮票看深海潜航的百年演进

桂粤科普
桂林理工大学教师,三年科普中国优秀信息员、广东科学传播达人。
收藏

法国作家凡尔纳(Jules Verne)于1870年完成《海底两万里》这部脍炙人口的科 幻小说,引领我们登上尼莫船长的「鹦鹉螺号」潜艇,遨游于深邃海洋的辽阔想象空间 。书中描述采用电力驱动的鹦鹉螺号,能够潜入一万六千公尺的大洋底部,使 用照相机与水下照明拍摄海底地貌'不可思议的预见未来深潜科技的发展趋势。1959年,率先潜航抵达北极点的美国核子潜艇「鹦鹉螺号」就是以本书为命名由,「现代科学不 过是将凡尔纳的预言付诸实现的过程而已」。

图3.世界第一艘服役的核子潜艇鹦鹉螺号(美国,1959)

深海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然而这个「内太空」的严酷环境令人望而却步,迄今 仍是充满神秘、亟待探索的一处未知领域。从早年列强争相竞逐深潜纪录,到近年深海 热泉调查、海底地形测绘,乃至水下工程及水下救援,各类型的深海载具不时成为邮票 发行的主题。这一枚枚设计精美的邮票,展现历来深海探险家的冒险事迹、深海探勘的 杰出成就、深海技术的创新突破以及海洋科学的重大发现,承载着人类探索这颗蓝色星 球的共同记忆,本文试图以此勾勒出百年来深海潜航的发展脉络。

1930 年 6 月 11 日,毕比(WilliamBeebe)与巴顿(Otis Barton)于大西洋的百慕达海域进入深海潜水球(bathysphere),这个造型独特的潜水载 具是由美国富豪巴顿设计与出资建造,并由国家地理学会赞助这趟探险远征。钢制 球体留有做为潜水人员进出的圆形孔洞,由国家地理学会赞助这趟探险远征。钢制 球体留有做为潜水人员进出的圆形孔洞,另一侧从球体伸出的三个观景窗,当厚重舱门以十枚巨大的螺帽拴紧固定后,由绞 机吊置于船身外缘,将钢缆缓缓下放至水 深440公尺处,完成人类首度潜入海洋无光带的创举(图4)。

5.[右]毕比置身于海洋无光带,观察深海 生物的习性(百慕达,1976)

毕比是著名的海洋生态学家,在他出版的探险记述中,总是以饶富诗意的文字,与 读者分享身历其境的新奇感受,强调置身海底的沉浸式体验,绝无任何其他方法可以替 代。在此之前,海洋生物调查依靠拖网采集深海鱼类,打捞上来的都是失去生命力的标 本,网中罕见体型大、活动敏捷的种类。毕比坚信,将深海观察与采集结果相比,两者 存在根本性差异,海洋物种的多样性远非拖网所能一窥全貌。往后数年,毕比持续运用 深海潜水球进行调查,一再刷新先前缔造的潜深纪录,于1934年潜至水深923公尺(图5)。

系缆式的潜水球,终究难以克服下潜深度增加所面临的设计瓶颈。潜得越深,周遭 的水压更大,球壁必须增加厚度,延伸的钢索又会增加额外的重量,绞机拖曳力必须更 强,水面上的母船就得更大。此外,潜水球无法自主移动,不管是水平或垂直方向的移 动,完全依赖水面船只操作'无法进行复杂地形或大范围的调查。依照海洋深度的划分' 巴顿的深海潜水球只来到中层带,在此之下还有深层带、深渊带以及超深渊带,若想潜 入超过六千公尺的超深渊带,深潜载具势必出现设计观念上的典范转移。

航向挑战者深渊

就在毕比展开深海探索之际,出生于瑞士的奥古斯特-皮卡尔(Auguste Piccard), 乘坐自己设计的高空氨气球FNRS-1穿越了对流层,打破热气球上升高度的纪录,成为 进入平流层的第一人(图6)。这位曾经与爱因斯坦共同研究宇宙射线的物理奇才,构想出前往海洋最深处的可行方案。他灵活地应用浮力的原理,将汽 油取代氨气来充填气囊,设计出毋须系缆就能从深海返航的「水 中热气球」,让儿子贾克-皮卡尔(Jacques Piccard)成为首批 抵达马里亚纳海沟的人类(图7)。早在1940年代,皮卡尔向比利时国家科学研究基金会(FNRS)提出建造深海潜航器(bathyscaphe)的计划,这个 构想是将承受高压的球形座舱安置于大型浮力槽之下,让海水提供的浮力与整组潜航器的重量中和抵消。由于先前设计的热气球装置取名为FNRS-1,因此将它命名为FNRS-2。浮力槽为 橄榄球形状的巨大结构体,内部注满密度小于海水的汽油,下方 留有开口让海水自由进出,以调节内外压力的均衡。若要下沉,驾驶员就让海水灌入空 气槽;若要向上移动,电磁铁将吸附成团的压舱小钢珠释放,便能够减轻重量,让海水浮力成为深海潜航器返回海面的推动力。

1948年,船只拖着FNRS-2驶离非洲进入大西洋,在没有搭载人员的测试阶段,这具无须系缆的潜航器抵达1372公尺,成功超越当时的深潜纪录。然而海况转趋恶劣,满载汽油的潜航器无法收回至母船,只能在滔天巨浪的撞击下颠簸前行,返回港口后,浮力槽严重受损,资金用罄,载人潜水任务只能无限期延宕。法国见证新型潜水技术的雄厚潜力,便向比利时收购,然后将压力球拆下,固定于自行设计的浮力槽,改名为FNRS-3。1953年8月,法国于地中海的测试缔造2112公尺的佳绩,隔年在大西洋再 度写下4053公尺的新纪录。

与此同时,皮卡尔另起炉灶,打造出强度超过铸钢的合金球体。这个抗压舱直径约两百公分,壁厚八公分,重十吨;观景窗采用树脂玻璃,以避免石英玻璃易碎的安全疑虑。巨大的钢制浮力槽,有一座了望塔似图7.奥古斯特-皮卡尔设计上天下海的载具,的小室,潜艇漂浮于水面时,用来阻挡海浪冲击人员进出抗压舱入口的通道。

1953年9月,全新打造的「第里亚斯特号(Trieste) j进行深潜,随即创下3167 公尺的新记录,但碍于经费短缺而滞留于地中海,让这场与法国的竞赛,再度失去先机。

挑战人类梦想的极限(瑞士,1994)

1956年,贾克-皮卡尔走访美国各地的海洋研究机构,宣扬深海载具对于海洋探勘与研究的重要,获得科学界的一致认同。 隔年苏联成功发射首枚人造卫星,在太空竞争失去先机的美国,随即表达购卖意愿,希 望在深海探险事业能够拔得头筹。深海潜航器于是来到加州圣地亚哥的海军基地,与太 平洋彼端的马里亚纳海沟遥遥相望。为了达成这个终极挑战,皮卡尔监造新的压力球, 建造更大的浮力槽。1960年1月23日,贾克-皮卡尔与美国海军军官华许(Don Walsh)登上第里雅斯特号,五个多小时过后,抵达挑战者深渊(Challenger Deep)的底部,深度计此刻的读数是10916公尺(图&9)

在当时,法国是美国开发深潜技术的主要竞争对象,紧随着第里亚斯特号成功抵达 挑战者深渊的脚步,法籍「阿基米德号(Archim泌e)」于隔年建造完成(图10)。1962 年,阿基米德号在千岛-勘察加海沟缔造了 9560公尺的纪录,在日本海沟也深潜至9300 公尺。此后'这两个深海潜航器的纪录维持近半个世纪之久。直到2012年'执导铁达尼号而缔造全球影史票房纪录的卡麦隆(James Cameron),只身搭乘「深海挑战者号 (Deepsea Challenger) J前往海洋最深处'成为造访挑战者深渊的第三人(图8) °

中洋脊的联合探勘

1960年代初期,板块构造学说由地质学家狄亚兹(Robert Dietz)与海斯(Harry Hess)两人分别提出,尔后引发一场影响深远的地球科学革命。他们指出中洋脊是海洋 地壳产生的地带,岩浆持续自裂谷底部的隙缝冒出,冷却凝固形成玄武岩质的海洋地壳, 而分布于洋盆边缘的海沟,则为海洋板块隐没的位置。尽管往后地磁、震测和地形观测 等地球物理探勘资料也都支持这个论点,海洋地质学家执意前往中洋脊实地考察,亲眼 目睹海洋地壳形成过程。

法美中洋海底研究计划(Project FAMOUS)经多方奔走而具体成形,这个跨国合 作最令人瞩目之处,在于投入三艘深海潜航器参与探勘任务,规划使用载人潜艇勘察中 洋脊裂谷。1973年,法国地球物理学家皮雍(Xavier LePichon)搭乘「阿基米德号」 下潜,近距离观察甫形成不久的海洋地壳,年轻的枕状熔岩尚无沉积物覆盖,显示玄武 岩不久前才自地底岩浆库流出。翌年,法籍「赛亚娜号(Cyana)」与美籍「亚尔文号 (Alvin) J深海潜艇陆续加入调查行列,这两艘新式潜艇具有灵敏的操控力,附有照明 系统的影像拍摄装置,运用机械手臂采集标本,能够大幅提升水下作业的效率与质量(图 11,12)。这些性能上的显著提升,宣告体积庞大、机动性差的阿基米德号将被取代。

新式深海潜航器能够大幅缩减体积、减轻重量并增加机动性,关键技术在于复合微 球泡棉(syntactic foam)的问世。这种塑胶泡棉内含无以数计的空心小玻璃球,外径 不大于300微米,微球直径越小,耐压能力越强;将这些微球混入热塑性的环氧树脂中 固化,即使在超过一万公尺的深度也不会被压碎,为潜艇设计带来关键性的突破。现代 深海潜艇采用轻量化的浮性材料,产生的浮力足以中和抵销抗压舱及其他辅助系统的总 重,从而将厚重的抗压舱包覆在小型潜艇之内。新式潜航器的轻巧特质,得以让母船回收安置于甲板之上,快速前往世界各地,执行下一趟探勘任务。

图11.[左]赛亚纳号(帛琉,1995)

图12.[右]亚尔文号(刚果,1993)

深海生命绿洲

隶属于美国伍兹霍尔(Woods Hole)研究所的亚尔文号,是全球使用次数最多、 频率最高的深海潜水器,启用至今已执行超过五千次的潜水任务(图13)。第一代的亚 尔文号于1964年建造完成,历经几次的性能提升'目前作业深度可达6500公尺。半个 世纪以来,亚尔文号积极参与各种深海调查任务,研发并改进探勘技术,对于海洋地质学、海洋生物学的发展产生巨大的贡献'尤以深海热泉生物群的发现'被誉为20世纪 深海生物学的最大发现。

图13.亚尔文号达成五千次潜水任务纪念(美国,2018)

1977年,海洋地质学家前往东太平洋寻找海底热泉存在的证据。此行规划先由研 究船实施深海拖曳系统的大范围调查,从温度资料判读出异常的征兆,再派遣深海潜艇 予以确认。当亚尔文号潜入目标区域,科学家眼前浮现一幕奇异景象,因热气而晃动不 已的热水从黑烟囱往上喷出,夹带着各种矿物质形成黑色烟幕,温度高达三百五十度; 热水中的重金属和硫化物遇冷沉淀堆成柱状的烟囱,周遭布满着奇特多样的热泉生物群, 包括巨型管虫、贻贝、蛤蚌、虾、蟹等,都是生物学家全然不知的深海新物种(图14)。 然而仅仅几公尺之外,竟又回复一片冰冷单调、荒凉死寂的火山熔岩地形。

这些置身于永恒黑暗的深海居民,并非经由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来获得能量,而是利 用细菌进行化学合成作用。寄居在蛤蚌和管虫体内的细菌,位于食 物链的最底层,它们利用黑烟囱释出的硫化氢产生能量,提供整个深海热泉聚落使用(图15)。科学家认为这些细菌可能出自地球初期的早期生命,揭露地球生命起源的重 要线索。而上方的厚层海水形成阻隔外界冲击的缓冲带,庇护脆弱生命免于遭受陨石撞 击或其他灾变所影响,让这处深海绿洲成为地球最古老的生态系。

图14.亚尔文号与深海管虫(圭亚那,1996)

图15.深海热泉维系周遭生命的能量源头(亚述群 岛'2006)

铁达尼号的发现1912年4月,「铁达尼号(Titanic)」这艘建造之初宣称不可能沉没的豪华巨轮,在横越北大西洋的首航途中撞击冰 山,船首多个隔水舱破损进水,短短不到三个小时,就已沉入 冰冷海面之下,导致超过一千五百人罹难,为近代史上最大规 模的船难事件。多年来,寻找这艘传奇巨轮的最终安息处,并 不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为人淡忘,发现铁达尼号的确切位置,成 为各国深海探勘团队垂涎却又望而兴叹的诱惑。

美国伍兹霍尔研究所的巴拉德(Robert Ballard)深知小型载人潜艇拥有优异的水下操作能力(图16),却无法适用于 广大海域的搜寻任务。他的团队致力研发远端操作的系缆式 遥控水下载具(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为这次行动 带来成功的契机。这套拖曳式深海探勘系统包含用于大区域 调查的「亚哥号(Argo)」,以及目标物探索的「杰森号 (Jason)」。前者配有回声测深仪,侧扫声纳系统,高感光 度的数位摄影机,可透过电子元件将捕捉光线的亮度放大,弥 补人类视觉之不足;后者配备摄影机和机械臂,用以采集具有 科学意义的样本(图17;18)。

1985年,巴拉德的工作团队和法国海洋开发研究所展开合作,共同搜寻铁达尼号的下落。双方拟定使用高分辨率的侧 扫声纳拖曳在海床上方,标定出可疑目标,再下放深海探勘系统撷取影像加以研判。几天过后,巴拉德体认单独使用声纳寻找残骸的不足之处,便重 新拟定策略。依据过往调查水下失事船舰的经验,物品在沉落至海底的过程会受到海流 影响而呈现带状分布,因此在海床发现人造物体就有很大机会找到船体,于是改由亚哥 号执行海底实时影像回传的任务。研究团队轮班盯着摄影机,寻找任何残骸碎片的迹象, 就在搜索航次即将结束前,一些看似金属碎片的人造物体出现在屏幕上,其中之一被辨 认出是锅炉,顺着越来越多的碎片,铁达尼号残骸主体于隔天被发现。隔年夏天,巴拉德指挥亚特兰提斯号研究船重返失事地点,亚尔文号先后执行十多 次的载人潜水任务,对于残骸内外进行详尽检视。只见铁达尼号船身断裂成两半,前半 截平躺于海床之上,船首埋入深约二十公尺的灰泥中,船身中央部分已消失,船尾旋转 了一百八十度,掉落在与船首距离约600公尺的远方。亚尔文号上的操作员引导「小杰 森号(Jason Junior)」进入船身,行动灵巧的穿行于各层甲板,透过彩色摄影机可见 到船舱内部的木质装潢依旧完好保存,只是增添岁月刻画的痕迹(图19)。

图17.拖曳式深海调查 系统(密克罗尼西亚, 1998)

图18.遥控水下载具 「杰森号」(圭亚那,1996)

此后,长眠于大西洋底的铁达尼号不得安宁,频频诱引不同动机的远征队前往探勘、研究、拍片与观光,甚至从残骸现场打捞失事物件。由于铁达尼号的残骸散布于三千八百公尺的水深,能够胜任这些任务的深海潜航器屈指可数,加拿大导演卡麦隆曾经多次搭乘俄罗斯「和平号」下潜,拍摄的画面成为电影和纪录片的重要素材(图20);法国「鹦鹉螺号」则参与备受争议的商业打捞行动(图21),数以百计的物品出现于拍卖市场,沦为收藏家缅怀铁达尼号的另类

选择。

探索内太空的未来

深海探险先驱发明各种探索内太空的可行方法,将人类塞入中空的压力舱,然后送 入冰冷漆黑的幽冥深海之中。从巴顿的深海潜水球、皮卡尔的深海潜航器以及亚尔文号 的新式潜艇,展现不同世代设计观念上的典范转移。然而载人潜艇往返于海面和海底之 间的必要性逐渐受到质疑,随着虚拟实境技术的进步与普及,许多危险的水下任务改由 海下机器人执行,以减低人员执勤所面临的风险。当深海无人载具成功地寻获铁达尼号 藏身之处,也同时揭示新科技将再度改变内太空探索的方式。

多年来,国内外学术界与产业界已打造出种类繁多、性能互异的无人深海载具,包 含较为人所熟知的系缆式遥控水下载具,以及能在海中自动航行、无须系缆的自主式无 人载具(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根据不同调查项目,水下载具可以配备 多种传感器,量测水中各项物理、化学、地质与生物相关的水文参数。系缆式的遥控水 下载具,可以将深海载具所感测的海下环境,实时的方式呈现给海面上的科学 家,透过虚拟实境技术,让工作人员在水面操作,却也拥有乘坐潜艇在海下观 测的临场感(H 22,23)。自主式水下载具在海洋科学也有广泛的应用,可帮助 海洋化学与地球物理调查不同深度的 大范围水域及水下地形。透过定时浮出水面发送讯号,经由人造卫星的传送,科学家不出门即可掌握千里之外的资讯。

图22.[左]遥控式水下载具(法属南极,2008)

(图24) °图24.各国研发的遥控式与主动式水下载具(帛琉J 1998)

评论
大海🐢
庶吉士级
邮票记录科技发展历史。
2022-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