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真君子海内博物通,大学者睁眼看环瀛

Zhang Jin
原创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非遗工作委员会委员
收藏

君子海内博物通,学者睁眼看环瀛

张进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非遗工作专委会委员

吕埴

大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58岁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用尽最后的一丝力气,对另一名传教士熊三拔嘱咐了最后遗言:“我利玛窦远离故土,跋涉万里,来到中华,死而无憾矣!希望能把我和徐保禄合译的书籍完成,改变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利玛窦所说的“徐保禄”,不是别人,正是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徐光启。“保禄”是他的教名,即Paul。

当徐光启从上海日夜兼程感到北京时,利玛窦已经下葬。徐光启只能在利玛窦的墓前徘徊良久,哀伤之情,难以言表。

一张地图,记住一个人

徐光启,1562年4月24日出生在上海黄浦区乔家路,祖籍苏州,祖父经商,幼时家境富裕,到了其父亲这一代,家道中落,开始务农。

徐光启从小在龙华寺读书,他学习认真,喜欢钻研新鲜事物;19岁考中秀才,在家乡教书。他22岁那年,家乡遭遇水灾,祖母病故,家庭生活更加艰难。此时的徐光启读书更加刻苦,他想通过科举制度改变命运,但在参加乡试时却名落孙山,那一年他26岁。

在这段难熬的岁月里,徐光启目睹了百姓艰辛的生活环境,特别是1587—1588年家乡的一场空前大饥荒给他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在儒家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熏陶下,他意识到农业发展对消除民众饥饿的重要性、调节河渠水系以避免水灾的必要性,于是对农学研究产生了兴趣。

但为了生计,徐光启不得不四处奔走,29岁那年,他前往广东韶州教学。当时韶州有一所欧洲天主教的教堂,也是中国第一所教堂。有一天,徐光启想到教堂看看,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位会说广东话的意大利籍的传教士郭居静,他带领徐光启参观教堂。

教堂内欧洲风格的装饰,吸引了徐光启的目光,在看到教堂墙壁上挂着的一幅《坤舆万国全图》(世界地图)时,徐光启驻足不前,他好奇地问郭居静:“这是什么地图?”

郭居静详细地给徐光启讲解了《坤舆万国全图》上的国家地理位置,徐光启惊奇道:“原来地球是个大圆球!世界上还有五大洲,三大洋(当时的认知),太神奇了!不知道这幅图出自哪位高人之手?”

这张展示了欧洲大航海地理发现和精妙绘图技巧,标明经纬度、赤道、五带,以及世界五大洲地理、物产的地图,彻底颠覆了中国人脑海中天圆地方的传统观念。郭居静还告诉徐光启,这幅图是利玛窦绘制的。“利玛窦”,徐光启记住了这个名字。

以高明的交友之道,撬开磐石

利玛窦最初是靠着被中国人视为“奇技淫巧”的玩意儿敲开了中国的大门。利玛窦之前的传教士活动范围被明朝政府禁锢在澳门一隅。此时,欧洲经过“文艺复兴”的洗礼,在文化、技术等各个层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利玛窦到中国来的时候,处于大航海时代的欧洲各国纷纷在海外扩展势力。作为“精神狩猎者”的传教士遭到了中国朝廷和民众的排挤,无法进入内陆。传教士沙勿略在客死澳门前感叹:“磐石啊,什么时候才能撬开?”

有了前车之鉴,利玛窦在中国做事分外谨慎。经过观察,他决定和儒生士大夫们交往,把西洋钟表、西洋乐器、地球仪、天球仪、罗盘、日晷等物品送给各路官员。高明的“交友之道”,令利玛窦得以辗转进入内陆。

那时候,明朝是不让教士到北京传教的。利玛窦要地方大臣在明神宗面前帮他说话,他才到了北京,后来又通过宦官马堂的门路,送给明神宗圣经、圣母图,还有几只新式的自鸣钟。

明神宗不懂得圣经,也不知道圣母是什么人。但是对新式自鸣钟,倒很感兴趣,命令马堂把利玛窦带进宫来。

明神宗接见利玛窦的时候,请利玛窦谈谈西洋的风俗人情。利玛窦本来是意大利人,为了夸耀自己,把自己说成是“大西洋国”的人。有人一查万国地图,找不到什么“大西洋国”,就怀疑利玛窦来历不明,要明神宗把他撵走。但是明神宗不听这个意见,倒赏给利玛窦一些财物,让他留在京城传教。有了皇帝的支持,利玛窦跟朝廷官员们接触就很方便了。

此时,利玛窦已经用中文把四书背的滚瓜烂熟,穿上了峨冠博带的儒服,蓄起了须发,以温和儒雅的姿态同士大夫坐而论道。

利玛窦发现中国读书人“重文轻理”,即重视人文学术、轻视自然科学和技术。他决定采取“扬长避短”的策略,把宋明儒家讲求的“象数之学”,用西方学者擅长的“自然科学”加以补充。

一见如故,一拍即合

徐光启与利玛窦神父的第一次会晤是在1600年的南京,是在徐光启恩师焦竑的引荐下,那一年他38岁。利玛窦年长徐光启10岁,两人一见如故。徐光启倾慕利玛窦的见识与博学,利玛窦则仰慕徐光启的儒雅和才华,称他是“海内博物通达君子”。除了室内各种奇形怪状的科学仪器,利玛窦带来的各种西方科学典籍,也深深吸引了徐光启。

徐光启与利玛窦真正密切交往,是在初次见面的4年之后,那时42岁的徐光启终于考中进士。此后,两人频繁交往的时间也不过3年。但就是这3年的交往,对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当时已经皈依天主教的“保禄博士”徐光启,成为了一位卓越的天主教士大夫,他与利玛窦展开积极的文化对话和合作,又与耶稣会的几名传教士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他以虔诚的基督徒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生活。

从1605年开始,在北京翰林院任职的徐光启,常常来到利玛窦的住所,听他讲解西方科学。《几何原本》是西方科学的基础,徐光启自然发现了它的翻译价值。他希望能摸清对方文化的底细,然后看看怎样加以消化吸收,最后才能融合中西文化,形成一种超越东西方的新文化。愿意正视西方文化,敢于接受思想挑战,所以徐光启才是真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双璧生辉:《几何原本》《农政全书》

对中国人来说,《几何原本》是一门完全陌生的学问。利玛窦曾经鼓动礼部尚书瞿景淳的儿子瞿太素翻译此书,此人才智过人,结果也未能成功。17世纪的中国,几乎没有人懂得拉丁文。仅凭利玛窦的讲授,能理解《几何原本》已属不易,遑论翻译。利玛窦虽然汉语流利,但终究不是他的母语,不知哪些字词可以与《几何原本》中的术语对译。

1606年,徐光启当时44岁,已经过了钻研科学的大好年华。

利玛窦一度怀疑,徐光启要翻译《几何原本》是否是明智之举,坐在他对面的这个身着官服,斯文白皙的中年人却极其地平静回答,“一物不知,儒者之耻。”此后,利玛窦每天风雨无阻地踏入利玛窦的府邸。

一年多后,利玛窦在日记中充满感情地记录道,徐保禄用清晰、优美的汉字翻译出了《几何原本》的前6卷,创造性地解决了翻译中的术语问题。其中,简练的中文对译,从“点”“线”“面”,到“平行线”“对角线”,到“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以至“相似”“外切”等,一直沿用至今。

《几何原本》原有15卷,徐光启曾反复恳求利玛窦将其他9本也教给他,但利玛窦觉得先让前6卷出版,如果中国人接受并愿意学习,那么他们再翻译后9卷。但是这个愿望,直到徐光启去世也没有实现,后来由清代数学家李善兰和一位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AlexanderWylie),于1858年才翻译印行。

1607年春天,也就是《几何原本》前6卷 的中译版问世后不久,徐光启的父亲去世,于是他回乡丁忧3年。

徐光启的老家松江府是个农业发达地区。农家出身的他在从政后并未忘怀农本,始终认为农业是国计民生的根本。居丧期间,徐光启进行农业试验,研究外来粮食作物甘薯、北方作物芜菁等农作物的培育,总结出许多农作物种植、引种、耕作的经验,这些经历都为他日后撰写《农政全书》打下了基础。

《农政全书》是徐光启在搜集整理历代农学著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研究编成的一部农业百科全书,是我国古代农书的集大成之作。

1613年,徐光启以身体欠佳为由,告病前往天津,并在那里购置农田,致力于水稻试种。当时,水稻是仅产于中国南部地区的农作物,徐光启大胆在北方试种成功,可以避免粮食因长途运输而造成的各种问题和费用,意义非凡。

1629年,67岁高龄的徐光启依旧在勤恳工作,他开始为明朝编订新的历法。之前的中国人将一日分为十二个时辰,徐光启按照西方习惯,将一天分成了24小时,同时将月份分出阴历和阳历,对24节气也有所修订。到了1644年(顺治元年),徐光启编制的新历开始颁布,并在全国通行,亦一直沿用至今。

徐光启不仅编订新的历法,他还曾上书崇祯皇帝要求建立天文台,原因是朝廷的钦天监的官员们向崇祯皇帝禀告某日上午10时有日食发生,结果过了中午日食才发生。出现了天象观察的错误,崇祯皇帝下令复核。

徐光启之前和利玛窦学习过天文知识,所以他才向崇祯皇帝建议,建立新的天文台。为了便于观察天体,徐光启采用西方先进的方法,做成了中国第一架天文望远镜——窥筒远镜,以及第一个采用西式方法制作的地球仪。2021年5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公布,批准中国提议在嫦娥五号降落地点附近的8个月球地貌的命名申请,其中就有“徐光启”,以此纪念他在天文学方面的贡献。

1633年,徐光启晋升太子太保兼文渊阁大学士。此时的他,身体已经出现病症,但依旧没有选择告老还乡,颐养晚年,他继续为毕生钻研的科学事业奋斗着。同年11月8日,徐光启因年老病逝(正常老死)于任上,享年71岁。

死后,崇祯皇帝为其辍朝一日,以示哀悼。他的灵柩被运回他的家乡上海安葬。如今上海城南有一条“光启路”,那里有徐光启的故居;附近还有一座“光启公园”,那里有徐光启的墓冢。“光启路”和“光启公园”,都是为了纪念徐光启这位17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先驱者。

评论
顾志谦
秀才级
一物不知,儒者之耻!境界!
2022-12-06
白云胡杨
少傅级
真君子海内博物通,大学者睁眼看环瀛
2022-12-07
王庄集镇西沙村吕继彬
贡士级
👍
2022-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