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感染至少7亿中国人!这种病菌被列为“明确致癌物”,怎么根治?

科普中国新媒体
原创
科普中国新媒体官方账号
收藏

一人感染传全家”,相信很多人听说过幽门螺杆菌,却不知道它的凶险。当这几个字出现在自己体检报告上时,“感觉没什么症状”的侥幸心理通常会占上风,不少人选择了对这项指标置之不理。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新发布的第15版致癌物报告中,新增了8种化合物,幽门螺杆菌慢性感染被列为明确人类致癌物。去年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也刊文指出,我国七成新发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为阳性

现实生活中,幽门螺杆菌有多普遍?它究竟多大程度威胁人体健康,又该如何科学预防?我们结合权威研究和专家总结,帮你揭开它凶险的真实面目。

01

幽门螺杆菌

在我国有多普遍?

我们的胃一直在持续分泌胃酸,它可以杀死食物中的细菌,同时帮助消化食物。但胃腔有一种病菌——幽门螺杆菌可以反复感染

它能够分解尿素产生氨来中和胃酸,为自己营造舒适的生存环境,成为长期寄生在人类胃部的致病菌。

幽门螺杆菌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长期存活于胃部强酸环境下的细菌,它的感染范围非常广

根据世界胃肠病学组织(WGO)保守估计,全球至少有一半人口感染幽门螺杆菌。而中国是感染幽门螺杆菌人数最多的国家,感染率高达59%,将近7亿人感染。

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幽门螺杆菌与众多胃部疾病密切相关的现实。

今年5月正式发表于《中华消化杂志》的《第六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非根除治疗部分)》报告指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90%以上十二指肠溃疡和70%~80%胃溃疡的病因,危害不容小觑。

但这还不是最严重的。2021年底一篇发表在《柳叶刀》的研究报告发现,幽门螺杆菌是胃癌发病的主要感染源之一,可提高6倍非贲门胃癌和3倍罹患贲门胃癌的风险性

这是一项来自英国牛津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等研究中心合作的大型胃癌风险研究。

研究纳入了在2004年至2008年期间招募了来自中国十个不同地理区域 512715名30-79岁的成年人,采用病例队列研究设计经过十年随访,研究结果显示:

在非贲门胃癌和贲门胃癌病例以及亚队列对象中,幽门螺杆菌阳性率分别为 94.4%、92.2% 和 75.6%。

根据风险评估,幽门螺杆菌引起78.5%的非贲门胃癌和62.1%贲门胃癌病例。

结合2018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幽门螺杆菌导致我国每年约34万例胃癌新发病例

随处可见的幽门螺杆菌无疑是威胁健康的杀手,但并不是毫无办法。

在上面提到的《第六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非根除治疗部分)》中指出,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使绝大多数消化性溃疡得到永久治愈,也可以有效地降低胃癌发生风险

提高公众对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预防胃癌的知晓度,并基于人群展开幽门螺旋杆菌大规模筛查和根除,将是预防胃癌的关键策略。

02

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感染?

众所周知幽门螺杆菌具有传染性,当一个人携带幽门螺杆菌,受影响的可能是全家人,尤其是向儿童和青少年传播

由于在患者的唾液、粪便、呕吐物中都能检测到幽门螺杆菌,意味着平时使用的餐具、马桶甚至食物和水都有可能成为传染源。

然而幽门螺杆菌又十分狡猾,即使感染也有约70%人没有明显不适。即使主动就医也是因为出现了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的相关症状。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身体明显有以下这些症状就要格外留心,它有可能提示着我们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可能性:恶心,纳差(食量减小),反酸,烧心,嗳气(打嗝),腹痛腹胀,消化不良,口腔异味等

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检测方式大致分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类。侵入性检测包括快速尿素酶试验、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镜检等。

而最常见的非侵入检测方法是C13和C14呼气试验,它也是国际上公认的幽门螺杆菌检查“金标准”准确率可达95%以上,不仅没有交叉感染的风险,且方便快捷,只需要吹两次气就可以完成检测。

03

根治幽门螺杆菌

要注意这几点

《中国自然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中显示,幽门螺杆菌在几年内的感染多数仅能引起轻度的浅表性胃炎;但数十年的长期慢性感染易出现糜烂、疣状胃炎、萎缩性胃炎甚至胃癌。

所以,尽管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高危因素,但在它成为癌变助推器之前,依然拥有一定的防治时期。

简单来说,越早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健康就越有保障,当以下人群已经检查出幽门螺杆菌阳性,就要将及时根治提上日程了:

有消化性溃疡疾病的患者,比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糜烂等癌前病变的患者。家族中有胃癌患者,如父母或曾祖父、曾祖母等人中患有胃癌,那么在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就需要进行治疗。胃黏膜相关淋巴瘤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容易加重肿瘤病情,因此需要及时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哪个家庭成员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其他家庭成员均有被感染的可能性,如一人呈阳性,那么家庭成员最好共同进行检测、治疗

对成年人而言,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成功以后,年复发率不超过1%,很难再次被感染,这样才可阻断幽门螺杆菌在家庭中的传播,有助于减少根除后的再感染。

而针对儿童和老年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根据相关疾病状态和获益风险制订个体化管理策略。

04

如何预防

“一人感染,全家共享”?

和所有预防感染传播的方法一样,想要有效预防幽门螺杆菌,我们可以从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入手:

1、消灭传染源

即家庭成员应定期体检知晓自己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一旦感染要及时进行根除治疗。这不仅是为了减少患病风险,同时也能及时切断在家庭内部传播的源头。

2、切断传播途径

即关注造成粪口、口口传播的卫生习惯。及时清理粪便、呕吐物并充分清洗可能被污染的地面、桌面、餐具等,养成饭前便后要洗手的好习惯。

杜绝用嘴喂孩子的不良习惯,也不要用嘴去触碰婴儿奶嘴及各种食物;如家庭成员中有人感染幽门螺杆菌,一定要采用家庭分餐制,用公筷、公勺盛饭夹菜,不要相互夹菜。

3、保护易感人群,即保护家中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的儿童和青少年。尽量让儿童使用独立餐具,帮助其建立长久的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正确认识幽门螺杆菌,按照科学方法防治,才能让我们在疾病面前不恐慌,用健康的心态拥抱每一天的生活。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第六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非根除治疗部分)[J].中华消化杂志,2022,42(5):289-303.

[2]中国幽门螺杆菌科研协作组.中国自然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0,15(5):265-270.

[3]金秋雨,张阳,李哲轩,等.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关联的流行病学研究[J].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2022,8(2):5-10.

作者|jting

审核|孙浩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胃肠肿瘤中心 主任医师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评论
科普1968
太傅级
阅读
2022-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