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BBC 电视台在 2016 年播出了一部很有意思的纪录片《无法停止》,讲述的是人们那些无法停止的癖好,其中的第一集《病态收藏癖》中就描述了各种各样的收藏癖好:
英国林肯郡的罗恩是一位小矮人收藏爱好者,从 20 多岁开始,他持续收集了 50 多年的小矮人,目前拥有 1725 个小矮人,是世界上收藏小矮人数量最多的人。罗恩的小矮人密密麻麻地摆满了从花园、客厅再到卧室、厕所的各个角落,场面极为壮观。罗恩甚至开了一个小矮人博物馆,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分享他与小矮人的故事。
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一名芭比娃娃收藏者劳瑞则收集了近3000个芭比娃娃,她花了25年的时间,从世界各地购买各种限定款芭比娃娃,她甚至专门腾出了书房,放进好几个橱窗,就为了摆放这些珍爱的收藏品。
这些收藏爱好者不禁让我们叹为观止,尽管我们平常人很少会有那么夸张的收集癖好,但在我们的社会中,收藏毋庸置疑是非常普遍的一种行为,小时候我们可能会收藏零食里附带的卡片,成套的奥特曼卡片,玩耍用的玻璃珠或别的玩具等等,长大后我们可能会收集邮票,盒子、鞋子、杯盖、手办或各种艺术品等,而在当今社会中还发展出了虚拟收集,尤其是电子游戏中收集卡牌、收集道具,甚至是收集成就等等……
收集似乎是我们本能性的一种行为,很多人都乐此不疲,今天我们就从心理学的角度,聊一聊收藏爱好这件事情。
01
收集是为了什么?
收集,或者说收藏,是一种获取和保留物品的倾向,这种倾向几乎无处不在,例如鸟类和仓鼠都会囤积一些食物,研究者汉默(Hammer)甚至还发现仓鼠会更喜欢囤积玻璃珠[5]。无论是现代还是原始社会,我们人类也有收集的习惯,例如囤积食物以备不时之需或度过寒冬等。
然而,对于人类来说,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收集显然已经超越了原始的“生理需求”,更多的是一种心理需求,背后的原因可能会涉及经济、社会和心理等各方面的因素。
研究者萨利(Sarri)通过对各种收藏行为进行研究,进而将收藏者划分为四种类型[6]:
第一种是痴迷型收藏者,他们对收集对象有一种痴迷的感情,为了收集到想要的物品,甚至愿意付出很大的代价,例如在纪录片《无法停止》中,一名痴迷于收集仿真娃娃的女子,她甚至会把仿真娃娃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这显然不是一种理性的收集癖好。
第二种是好奇型收藏者,他们会把自己的收藏看成是一种投资,例如一些收藏古董并进行拍卖的人。
第三种是爱好型收藏者,纯粹把收集当成一种兴趣爱好,例如爱好收藏小矮人的罗恩就是这样的人。
第四种是表现型收藏者,收藏品是他们自我形象或情感的表达,例如芭比娃娃收集者劳瑞认为这些娃娃是对她不安定的童年的一种补偿,能够给她一种舒适的安全感,或者有些人收藏名贵艺术品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等。
所以,收藏行为的背后往往是收藏者内心的动机,它可以是出于物品的经济价值,也可以是由于物品的社会价值,还可以是出于自我情感等等。
02
不同的收藏品
同样的快乐
从萨利划分的这四种收藏者类型中,我们不难发现,收藏行为的核心是与自我相关的,通常与积极的自我体验有关[3]。
自我体验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指的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我们可以用以下几个例子,来说明收藏行为与自我体验之间的联系[4]。
1. 收藏行为是追求自我价值感的体现
例如,人们把收藏某个物品当成是兴趣爱好,并不要求外部的回报,正如研究者龙(Long)和谢夫曼(Schiffman)所说:“收藏品就是收藏行为的纪念品。”收藏者会把收藏品作为实现自我价值感的一种体现。
2. 收藏品是自我表达的载体
例如,人们经常会收集与过去有关的物品,尤其是与童年相关的,例如漫画书、糖果盒、玩具等,人们通过赋予这些收藏品独特的意义,进而与过去建立链接,表达对过去记忆的怀念,或者对童年的补偿。
3. 收藏品能够提升自我认同和自尊
例如人们通过收集艺术品,来证明和表现自己的美学素养,或收集名人的所有物,通过自己对收藏品的拥有权,提高收藏者的自尊。
脑科学的研究还发现,收藏行为通常伴随着边缘皮层和中脑边缘皮质的显著激活,这两个脑区主要负责表达情感和调节奖赏[2],这跟我们前面讨论到的积极自我体验是一致的,收藏行为和收藏品能够引发人们的积极情感,让大脑发出奖赏的信号,使得人们在收藏过程中感到快乐,对收藏行为充满动力,进而不断地想要继续收集更多的物品。
03
收集虽好,也要适度
收集是一种很普遍的行为,是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一种倾向,并且进一步发展成了满足人们情感体验的行为,但也有些人的收集行为超出了正常的范围,对自己的生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困扰。
例如痴迷型收藏者,可能会无法控制自己对某些物品的情感,导致对收藏品注入了过多的情感,一方面可能会忽略自己身边重要的人,另一方面可能会为了收集物品而倾家荡产,造成严重的经济生活问题。
还有一些人无选择性地进行收集,以至于囤积了大量无用的物品,变成了人们口中的“仓鼠症”,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囤积障碍,指的是因知觉到储藏物品的需要而难以丢弃,或难与物品分离,并由此导致一系列的心理和行为障碍的精神疾病[1]。
简单来说,囤积障碍患者主要有以下三个核心症状:
1. 无论物品有无价值,都会感到难以舍弃,丢弃的话会感到痛苦;
2. 有强烈的储存欲望,会堆积大量的物品在生活区域,显得杂乱不堪;
3. 囤积物品已经严重影响日常生活,造成焦虑或痛苦。
在纪录片《无法停止第2集:停不下来的囤积狂》就描述了一些囤积障碍患者,他们在家里囤积了大量的物品,看起来像是整个人住在了垃圾场里。
总而言之,收集本身是一个很好的爱好,能够给人带来很多的快乐和自我价值,但同时也要量力而行,否则就会适得其反,给自己的生活带来诸多困扰。
参考文献:
[1] 江梦茜.(2021).大学生囤积行为的心理机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云南师范大学).
[2] Anderson, S. W., Damasio, H., & Damasio, A. R. (2005). A neural basis for collecting behaviour in humans. Brain, 128(1), 201-212.
[3] Zonneveld, L., & Biggemann, S. (2014). Emotional connections to objects as shown through collecting behaviour: The role of ardour. Australasian Marketing Journal (AMJ), 22(4), 325-334.
[4] McIntosh, W. D., & Schmeichel, B. (2004). Collectors and collecting: A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Leisure Sciences, 26(1), 85-97.
[5] Hammer, L. R. (1972). Further hoarding preferences in hamsters. Psychonomic Science, 26(3), 139-140.
[6] Saari, L. (1997). Those crazy collectors. The Orange County Register, 15, D1.
作者|陈宇峰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研究生
审核|唐义诚 北京中科普心理健康促进中心 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