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湖羊品种特性及舍饲关键技术

CNKI智慧科普聚合平台
汇集海量科普资源,打造高质量科普平台,促进科普传播。
收藏

湖羊最初由蒙古羊选育而成,在太湖流域具有悠久的育成和饲养历史,故也称“湖羊”。江苏、浙江、上海等地是湖羊的中心产区。江苏湖羊舍饲以中小规模家庭农场为主,基层饲养员及农场主对湖羊舍饲的一些关键技术掌握不到位,部分农场的舍饲技术较为传统,不能满足当下生产、防疫等相关要求。本文通过总结湖羊的特性及舍饲的关键技术,例如羊场建设、同期发情技术、配种技术、TMR配制、玉米秸秆青贮技术、常见疾病防治技术等,为中小规模家庭农场湖羊舍饲提供参考。

1 湖羊品种特性

湖羊可作为肉、裘、乳兼用家畜,宜舍饲。湖羊具有性成熟较早的特点,因此其初配年龄也较早。湖羊四季发情且母羊排卵数多,多胎多羔是其重要的特性,通常1年2胎或2年3胎,一胎可产多只羔羊。

2 湖羊舍饲关键技术

2.1 湖羊场建设

规模羊场设施应包括羊舍、辅助生产设施、生活管理设施及无害化处理设施。羊舍的建设可按照平均每只羊1.5~1.6 m2计算;兽医室、青贮窖、消毒更衣室、饲料加工及仓库等配套设施按每只羊0.5~0.9 m2计算。1000只规模羊场所需建筑面积为1500~1600 m2,配套设施500~1000 m2。因此,1000只羊的规模场所需占地面积为2000~2600 m2。种公羊舍饲面积应提高,保证其充足的运动空间,或设运动场。羊床高度根据清粪方式决定,漏粪间隙根据羊的大小确定。羊舍以半开放式和开放式为主,使用卷帘调节舍内通风和温度。

2.2 繁殖技术

选种和配种是湖羊繁殖、提高生产效益的重要技术,选种可参照湖羊的国家标准《湖羊》(GB4631—2006)进行评定后选择。配种常采用同期发情技术、人工授精或自然受精。

2.2.1 选种

选种时应选择品种特征明显、结实健壮、发育良好、生产性能好、性情温顺的湖羊作为种羊。选择种羊时要重点考察其繁殖性能和体型外貌。产肉、产毛等性能可在后续选育中进行优化。

繁殖性能方面。种公羊应选择发育均匀、良好,母羊外阴发育良好,无明显畸形。母羊乳房发达,发育良好、丰满匀称,呈两个半球状。除此外,还应考虑母羊的产羔数量、母性行为、哺乳能力、产后发情等相关指标。

体型外貌方面。头狭长清秀,中等大小,鼻梁稍隆起而平宽,眼球乌黑、光亮有神,耳大且下垂,公、母羊均无角,上下唇吻合好,颈细长。牙齿无畸形、无明显外伤,采食灵活。母羊的肩胸较狭窄,而公羊肩胸较母羊深,公羊胸毛粗长,肩胸结合好,肌肉丰满,肩后无凹陷,母羊臀部略高于鬐甲。湖羊背腰较平直,后躯略高于前躯,躯体狭长,体态清秀,腹紧凑,略微下垂,侧视略成长方形。整个后躯大于前躯,臀宽、长、平,大腿肌肉发达,尾呈扁圆形,外看形似饼,翻起观之呈半圆,无尾沟,尾尖略上翘。

2.2.2 同期发情技术

同期发情是指通过某些方法使母羊群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发情,以达到同期授精,是提高繁殖性能的重要技术,已被广泛用于湖羊的繁殖。同期发情技术包括使用阴道栓、前列腺素、孕马血清等,同时使用生殖激素+阴道栓的方法可以提高发情同期化程度。本文主要介绍阴道栓法。

阴道栓法具体操作:选择产后40 d以上未受孕的健康母羊,或7月龄以上的后备母羊组群(近期没有驱虫和疫苗接种计划)放置阴道栓。阴道栓在阴道留滞10~12 d后撤去,并检查阴道栓,以判断阴道或子宫是否有炎症,有炎症的母羊要进行标记,进一步观察和治疗。在撤栓当天,每只母羊肌肉注射孕马血清250 IU。在撤栓48~50 h进行第一次配种。再间隔8~12 h进行第二次配种。

2.2.3 早期断乳技术

湖羊早期断乳技术是缩短空怀期的重要措施,是湖羊规模化养殖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技术最关键的就是确定断乳时间,但相关文献记载的均不同。该技术的实施在不同地区、不同饲养水平下差异较大。一般情况下,早期断乳是根据羔羊的体重情况将哺乳期缩短至30~60 d,具体哺乳天数要根据羔羊生长发育情况以及体重增重情况进行确定。

早期断乳技术的操作要点:要对羔羊进行循序渐进的早龄开食训练,保证羔羊断乳后能够尽快适应饲料。在分娩舍内部设置带有饲料槽的围栏,围栏要确保羔羊能够随意走动而母羊不能进去,目的是分离母羊与羔羊。通过限制母羊哺乳时间,对饥饿状态下的羔羊进行单独开食训练。然后确定开食饲料的饲喂量和种类,由于羔羊出生后的2~3周内对饲料的采食量有限,此时可饲喂少量固体饲料,既能保证羔羊的营养需求,又有利于促进羔羊瘤胃功能的发育;逐渐增加饲料的饲喂量,减少羔羊对母乳的吮吸次数,并可以少量饲喂一些优质的青干草。当羔羊完全适应饲料后,要做到定时、定量、定温饲喂,确保羔羊能够从饲料中获取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并且有利于减少断乳对其造成的应激,保证羔羊的健康。

2.2.4 品系选育

将传统的选育技术与现代分子选育技术相结合,对提高湖羊繁殖性能和经济效益有很大帮助。现代分子选育技术主要通过标记候选基因,并利用特殊基因辅助选择进行选育。与羊繁殖性能有关的基因包括PGR基因、ESR基因、FSH基因、PRL基因、LH基因、FecB基因,其中,FecB基因已被确认为是影响绵羊繁殖力的主要基因。

在湖羊的选育工作中常采用FecB基因型鉴定方法,具体操作方法是对公羊、母羊进行FecB基因型鉴定,将BB型、B+型公羊和母羊分别组群,以形成高繁殖力品系和大个快长品系。

2.3 饲养管理

规模羊场采用高床离地分群、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方式进行饲养。

2.3.1 分群

湖羊性成熟较早,因此在断乳后应将公羊和母羊分圈饲养。再根据年龄、体型、强弱进行分群饲养。常规养殖条件下,每只种公羊占地1.5~2 m2,每只妊娠/哺乳母羊占地1.2~1.6 m2,每只后备公羊和母羊占地0.5~0.6 m2。

2.3.2全混合日粮(TMR)

TMR技术是将精饲料、粗饲料及微量元素、矿物质等按一定比例和顺序加入TMR搅拌机,充分混合后制成的营养丰富、适口且精粗比例较稳定的一种饲粮类型。规模化湖羊场建议使用TMR饲养,可以避免饲料浪费,还可节约人力,降低成本。

2.4 驱虫与免疫

2.4.1 驱虫

湖羊驱虫可以根据当地寄生虫的流行情况选择合适的驱虫药。驱虫药可分为体内驱虫药、体外驱虫药和体内外同时驱虫的药物。湖羊体内寄生虫包括球虫、绦虫、肝片吸虫、血矛线虫等,体外寄生虫主要包括螨虫、蜱虫和蚤等。驱虫时间通常在春、秋季节,一年2次。

应根据寄生虫种类、流行情况合理选择驱虫药。线虫可选择伊维菌素、阿苯达唑和左旋咪唑等药物。脑脊髓丝虫可使用伊维菌素与酒石酸锑钾交替用药。肺丝虫可使用伊维菌素针剂。肝片吸虫可使用氯氰碘柳胺钠或三氯苯达唑片。焦虫可使用三氮脒。球虫可使用磺胺类药物。螨虫、蜱虫等体外寄生虫可使用双甲脒、辛硫磷、敌百虫等进行浇泼或药浴。使用驱虫药时应考虑湖羊的健康状况,避开妊娠期。

2.4.2 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羊传染性疾病预防的重要措施,舍饲湖羊应免疫的病种包括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羊快疫、猝狙、肠毒血症、传染性胸膜肺炎、羊痘、链球菌病等。布鲁氏菌病、包虫病等根据该病的流行情况和当地强制免疫计划进行接种。我国对布鲁氏菌病采取分区防控的方法,在布鲁氏菌病一类地区对该病进行强制免疫,种羊禁止免疫;在布鲁氏菌病二类地区原则上禁止对羊实施免疫,如需免疫的养殖场可向当地县级以上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包虫病免疫计划主要针对流行区,对种羊进行程序化免疫,对新生羔羊、补栏羊及时进行免疫。

3 总结

羊是我国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中国有悠久的养羊历史,也是养羊大国。湖羊作为我国著名的绵羊品种,具有耐高温高湿、生长发育快、四季发情、母性好、繁殖力强等优良特性,在我国被广泛推广饲养。湖羊适合舍饲,舍饲可以降低土地成本、便于管理。但需要解决舍饲的一些技术难题,掌握羊场建设、繁殖、饲养管理及疾病预防等关键技术,可以大大提升湖羊舍饲经济效益。

评论
宁远县陈世权
少师级
已阅读
2022-12-13
科普cuili007
庶吉士级
好的
2022-12-25
醉卧松山石
少傅级
培育养殖技术。
202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