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观看世界杯比赛成为很多人晚上的必备活动,但你有没有发现,有的人可以连续熬夜看球,随便睡一会儿就能精力充沛,而有的人熬夜看球,第二天就昏昏沉沉地无法工作。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近日,来自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科学家在小鼠身上发现了调控睡眠的通路机制,揭示了其中的答案,相关研究已发表在近期的《自然》杂志上。
睡眠普遍存在于动物中,但睡眠时间却存在巨大的差异,例如长颈鹿每天只需2-5小时的睡眠,而考拉需要18-22小时。即便在同种动物个体中,睡眠时间也存在差异,有的人每天只需要睡4个小时,而有的人每天要睡超过8个小时。目前为止,调控睡眠时间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
2016年,日本国际综合睡眠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在一次小鼠实验中发现了一个“嗜睡”突变体,能够让老鼠每天的睡眠时间增加4-5个小时。以此为突破口,研究人员揭示了一条调控睡眠时间的关键分子通路。
在研究中,科学家建立了小鼠睡眠研究的新方法,能实现基因的快速表达或敲除,也能避免小鼠发育缺陷,因而突破传统遗传学局限,适于冗余基因和必需基因的睡眠表型分析。
睡眠对动物的生存是必需的,长期睡眠剥夺会致死,因此调控睡眠的关键基因很可能是必需基因或冗余基因。通过研究团队的一系列工作,首次揭示LKB1-SIK3-HDAC4/5-CREB是调控睡眠时间的关键通路,阐明了睡眠时间调控的分子机制,提出了睡眠受转录调控的观点。
此次发现的转录分子通路对睡眠的调控作用保守存在于小鼠、果蝇、线虫中,也有可能存在于更低等的动物中。此外,也有因冗余基因相关突变造成人嗜睡的报道。在未来,这项研究或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睡眠缺陷与睡眠疾病的问题,进一步促进人类探索高质量睡眠、构建良好的生活状态。(金恺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