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剖宫产好还是顺产好?剖宫产前要做好哪些准备?

中华医学会
原创
传播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健康素养
收藏

作者:王少为 北京医院 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营养与代谢疾病委员会委员

审核:段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常委

很多孕妈妈快要临产时,都在想是顺产好还是剖宫产好。

其实顺产还是剖宫产,需要产科医生来评估,医生会根据孕妇及胎儿的情况,决定最后的分娩方式,孕妈妈们只要配合医生就可以了。

剖宫产不过才有两三百年的历史,剖宫产是解决难产的最佳方式,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方式可以替代它,但是剖宫产不是最佳的分娩方式,绝大多数,85%以上的孕妇都可以经阴道分娩,也就是自然分娩。

剖宫产相比于阴道分娩来说,省时省力,一台剖宫产手术最多半小时就完成了,阴道分娩对于初产妇来说可能需要几十个小时,耗费人力、体力,但是我们要从长远来看,要看远期预后怎样。

对于母亲来说,剖宫产首先要承担麻醉的风险,要承担手术的创伤,会留下瘢痕,不仅腹部皮肤会留下瘢痕,子宫上也会留下瘢痕,再怀孕时受精卵有可能在瘢痕处着床,发生瘢痕妊娠,胎盘植入性疾病的发生风险也会增高,会面临很大的风险,需要终止妊娠。

剖宫产术中出血量要比阴道分娩多一倍,还有感染的风险,术后恢复也比阴道分娩要慢。

对于孩子来说,剖宫产的孩子患过敏性疾病的概率是阴道分娩的6倍,过敏疾病包括哮喘、麻疹、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严重的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生命。剖宫产的孩子患自闭症、孤独症、情感障碍的概率是经阴道分娩的6倍。

孩子在阴道分娩过程中会有吞咽动作,阴道中的有益菌群就会进入孩子的消化道,最初的免疫刺激就建立了,出生后半年肠道菌群差不多就完善了。剖宫产的孩子没有这个过程,所以肠道免疫的建立要晚、要迟,患肠道疾病的概率就高,比如容易腹泻、便秘等。

另外阴道分娩的孩子,头皮经过挤压刺激后,有利于小脑协调性的发育,剖宫产的孩子患运动协调障碍的概率是阴道分娩的6倍。

剖宫产有这么多的风险,所以在没有任何医学指征的情况下不建议选择剖宫产,那么,究竟哪些孕妇需要做剖宫产手术?剖宫产手术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一、哪些孕妇适合做剖宫产?

影响分娩的四大要素有:产力、产道、胎儿及孕妇心理因素。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有可能造成生产过程的意外发生,如果医生预估可能发生意外,那么就会建议孕妇选择剖宫产。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一般情况下,如果产妇出现以下指征,医生往往会建议进行剖宫产:

母体因素:产妇产道出现问题,比如骨盆明显畸形、产道过度狭窄、子宫经过复杂手术后留有瘢痕等等,不能耐受产道分娩。

如果母亲有严重的并发症,比如严重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的心脏病、脑血管疾病,也需要进行剖宫产手术。

胎儿因素:如果胎儿过大,母亲骨盆相对狭窄,胎儿无法通过产道,或者胎儿胎位异常等,也需要进行剖宫产。

此外,对于某些早产的胎儿,为了提高胎儿的存活率,也需要进行剖宫产手术。

紧急情况:分娩过程中,出现紧急情况,比如胎盘早剥、胎盘前置、母亲出现大出血等意外情况,为了挽救胎儿和母亲的生命,也需要做剖宫产手术。

二、剖宫产手术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剖宫产手术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择期的剖宫产,即提前预约时间做剖宫产手术;一类为急诊剖宫产,指产妇入院后必须马上进行手术,否则有可能危害生命。

剖宫产的准备一般需要先完善必要检查,比如血压、脉搏、身高、体重、心肺听诊、肝脏触诊、子宫情况、血常规、尿常规等。

这些检查与手术过程中麻醉的选择、手术方式的选择、术后的治疗等都密切相关。比如产妇凝血功能不好,就不适合进行硬膜外麻醉。

同时医生还会进行术前准备,比如切口的选择,切口局部清洁、备皮等。

此外,手术前,为应对手术过程中的紧急情况,医生还会做应急预案,比如提前备血、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等。

三、剖宫产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从医学的角度,不论选择什么样的分娩方式,最重要的是最大限度地保证母亲和孩子的安全。

剖宫产同样如此,一般情况下,在母亲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需要让孩子尽量地足月,也就是满37周,最好择期在孕39周剖宫产。

如果母亲有并发症,比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如果孩子不出生,母亲的疾病无法彻底解决,这种情况下,及早终止妊娠对母亲的健康更有好处。

这时医生会综合考虑,让母亲和孩子的健康利益最大化,通俗一点,就是说在保证母亲安全的情况下,让孩子成活的可能性更高,这也就是剖宫产的最佳时机。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评论
兴仁小学张正梅
大学士级
其实顺产还是剖宫产,需要产科医生来评估,医生会根据孕妇及胎儿的情况,决定最后的分娩方式,孕妈妈们只要配合医生就可以了。
2022-12-15
刘海飞123
少师级
已阅读
2022-12-15
刘金寿(LJS)
学士级
相信科学,听从医生
2022-12-15